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黄公略有什么本事,毛主席称之为“飞将军”,两次为他写词

历史客栈 2023-09-22 07:57:23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诗词大家,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传世,在这些诗词中,又有不少是赞颂我军高级将领的,比如那首着名的“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不过,彭老总还有一位搭档,更受毛主席赏识,曾两次为他写词,就是黄公略。

黄公略是湖南湘潭湘乡人,跟毛主席、彭老总、陈赓、谭政、彭绍辉、蔡和森都是湖南湘潭老乡,长大后在湘军中当兵。

因为有文化,黄公略很快就转做文书工作,被保送到湖南陆军讲武堂深造。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友:彭老总。

后来,黄公略又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三期,并在参加张太雷、叶剑英领导的广州起义后,加入了共产党。

黄公略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彭老总已经当上了湘军的团长,在他的推荐下,黄公略担任湘军第5师随营学校校长,后任营长。黄公略与彭老总、滕代远志同道合,秘密在第5师发展党员,开始酝酿平江起义。

平江起义后,工农红军第5军成立,彭老总担任军长,黄公略担任副军长,红5军也被称为“彭黄”红军。

后来,成立了红6军,黄公略被任命为红6军军长,就是在这个时期,黄公略成为毛主席诗词中赞扬的第一位红军将领,就是下面这首词——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那么,当时是怎样一个情况,让黄公略进入了毛主席的诗词呢?

当时,彭老总、滕代远率红5军登上井冈山,与朱毛红军会师,而黄公略留下来继续发展根据地。

有一次,敌军5个团加几个税警团合力围剿,而黄公略手中的兵力不足800人,形势非常危险,但是黄公略创造性地运用游击战术,将部队化整为零,敌人来的时候,就分散进老百姓的家里;敌人走了之后,就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发展红军的力量。

结果,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黄公略率部与敌人作战数百次,歼灭敌军5000多人,缴获枪支2000多支,黄公略的部队也越来越大,达到3000多人,根据地也不断扩大,最后竟然将赣南苏区连成了一片!

毛主席非常高兴,欣然提笔,写下了那首词,这也是毛主席写词赞扬的第一位红军将领。

毛主席第二次为黄公略写词,是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名为《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里面的“飞将军”,就是指黄公略。

当时,红军截获了公秉藩第28师师部与留守处的电报,得知他们明天早上要出发去东固。

毛主席准备吃掉公秉藩的部队,就找到黄公略商量这仗怎么打。当时,公秉藩去东固有两条大路,但都要经过观音岩,这是一处山谷,是绝佳的伏击地,两边一堵,敌人无处躲藏,只能等死,黄公略就决定在这里打伏击。

可是,从现在出发,再到伏击地,路程太远,可能等到达的时候,敌军早就不见了,怎么办?

在毛主席的提醒下,黄公略找到一位熟悉地形的老猎户,在这位老猎户的带路下,黄公略带领全军星夜疾驰,终于抢先到达了观音岩,设好埋伏,一举歼灭公秉藩部上万多人,让公秉藩哀叹道:“红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毛主席闻讯后,大喜,对警卫员说:“我们有个飞将军啊!”后来,在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毛主席写下了那首词,盛赞“飞将军”黄公略的重大贡献。

但可惜的是,1931年9月,黄公略在第三次反围剿中,为了掩护部队撤退,不幸被敌机扫射,中弹牺牲,年仅33岁。

毛主席听闻这个消息后,放声大哭,亲自参加了黄公略的追悼大会,并手书挽联: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生继君来。

试想,如果没有英年早逝,以黄公略的资历和能力,是足以授大将军衔的。

历史客栈作者:荒沙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1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