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朱重八
元朝末年,红巾军兴起之后,出生于贫苦农家,当过和尚,做过乞丐的朱重八也混进了革命队伍。
而且,他还混得风生水起,先是受到义军领袖郭子兴的青睐,将视如己出的义女马秀英嫁给了穷小子朱重八,还一路栽培他,短短时间改名朱元璋的朱重八就在义军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朱元璋剧照红巾军领袖
其后更是一路高歌猛进,按照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思想,一步步壮大自己的实力,却不计较虚名,在各路义军纷纷称王的时候依旧能保持低调谦逊。
但是,朱元璋的谦逊只是表面,他尊奉小明王韩林儿的号令,也只是为了借助韩宋政权的威势来壮大自己罢了。
小明王剧照
因此,等到徐达的北伐大军平定山东,南征军招降了方国珍,形势一片大好之后,朱元璋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准备登基称帝了。
当然,这也是朱元璋麾下那些骄兵悍将的心愿,大家伙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除了一开始为了活命之外,后面还不都是为了升官发财,享用良田美宅,财富美人?
朱元璋登基称帝
按照惯例,皇帝登基之前有一整套的流程要走,历朝历代都是现成的,也不用另外去准备太多。
比如三请三辞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朱元璋已经急迫得连这一步都懒得走了。
当文臣之首李善长率领文武百官按照程序上表奏请之后,朱元璋马上就答应了。
朱元璋剧照
仅仅过了10天之后,他就搬进了新盖的宫殿里,把自己要做皇帝的意思向上天祭告,大概意思就是:
自从宋朝灭亡之后,我们中原子民遭受了外族的入侵,但是他们不是真命天子,不过百年国运就没了,天下重新陷入纷乱。
上天赐下许多英才辅佐于我,终于再次平定了战乱,大臣们都说天下百姓无主,一定要推举我登基称帝,我朱元璋不敢推辞,也不敢不向上天禀告。
就这样,原本十分繁琐的称帝流程被朱元璋大大简化了。
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把自己住的宫殿改名叫“奉天殿”,皇帝诏书的开头也改为“奉天承运”,表示他的一切都是奉天意而行的,是正义的,他的王朝也是承载上天鸿运的,你们谁能反抗上天?
可是呢,天下的事情往往没有这么简单。
不是朱元璋自己说“奉天承运”,所有人就都相信他,然后放下武器跪地膜拜他的。
朱元璋把国号定为大明,这个“明”出自明教。
无论是郭子兴还是小明王韩林儿,他们的队伍都是打着明教的旗号,而作为他们的部属,朱元璋和他的伙伴们自然也属于明教的一员。
红巾军
元末乱世,各方义军就是打着“明王出世”的旗号起兵反元的,二十年群雄混战,无论是“弥勒教”、“白莲教”,还是明教,都是宣传和标榜“明王出世”。
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第一,表示新政权还是继承小明王这一系统,所有明教徒都是一家人,应该团结在一起,共享富贵;第二,告诉人“明王”在此,不必痴心妄想,再搞这一套花样子;第三,使人民安心,本本分分来享受明王治下的和平合理生活。
但是,朱元璋手下的那些儒生们不同意,他们一直以来都极力劝说朱元璋背叛明教,脱离红巾军,暗杀小明王自立朝廷。
等到朱元璋终于建极称帝,这些儒生们更是不愿放过机会。
他们强行用儒教去解释国号大明,“明”,取光明的意思,就是火,分开就是日月,古礼上有“大明”朝日夕月的说法,千百年来“大明”和日月都算是朝廷的正祀,为历代皇家所看重,儒生们所乐见。
明教剧照
很不幸,朱元璋被他们说服了。为了保持“大明”作为国号的尊严,朱元璋立国的第一年,就在大明律里加入了一条:严厉禁止白莲教、明教、弥勒教的活动,并且制定了非常详尽的细则条款。
明教在严刑压制下,只好改换名称,隐姓埋名,转为秘密组织。
可是, 这些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
那就是,朱元璋虽然建立了大明朝,但并没有替人民解除痛苦,改善生活。
因此,各地依旧烽烟四起。
比如,小明王在西北的余党就非常活跃。从洪武初年,到永乐七年这四十多年间,王金刚奴、田九成、高福兴都先后称帝,直接沿用小明王的年号,不承认朱元璋的大明王朝。
明教剧照
西系红巾军的根据地蕲州,以及湘潭、保定等地在永乐年间也都曾爆发过“白莲教”起事。
而且不仅于此,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的起义贯彻了大明王朝的始终。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朱元璋建立的大明虽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是对于广大的农民来说,并没有解决他们被地主剥削的命运,这些没有随着胡人被赶走而结束,而是继续延续了下来。
元末起义的红巾军,其主力就是农民,他们破坏旧秩序和旧的统治机构,就是为了改变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特权。
毫无疑问,地主们要保卫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自然就要和红巾军对抗,于是他们组织了各种形式规模不一的民军和义军,建立防线,抵抗红巾军。
地主剧照
这些民军或义军的首脑人物,无一例外都是丰衣足食的地主阶层人物,他们受过教育,有文化,有组织能力,在地方有号召力。
在混乱的时局中,他们不参与元军与红巾军的战争,也不偏袒任何一方。
可是,等到一个新生的政权建立,而且这个政权有足够的实力保护地主利益,维护地方秩序的时候,他们也就毫不犹豫地宣布拥戴这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新政权了。
同时,新政权在建立之后,又有一批新的贵族、官僚产生,他们就是新的地主。
着名历史学者吴晗表示:
对于这两种地主,大明朝廷不敢不,也不能不尊重他们的利益。于是,农民的生活问题,农民的困苦,很自然地就被搁在一边,无人理睬了,农民被出卖了!因为农民的利益天生就是与地主对立的。
朱元璋和他的大部分功臣,都是农民出身,过去亲身受过地主的压迫剥削。但是在他们的成长壮大过程中,又不得不吸收,争取,依靠地主的力量,来打败蒙元朝廷。
起义军剧照
在建立新朝廷之后,又要依靠这些地主来维护统治,任用他们作为基层官吏,县令、知府、布政使,甚至三公九卿,因为他们有文化,有经验,有能力。
如此,农民的悲惨命运又怎么能够得到改变呢?
生活不下去的他们,于是只能如从前那样,拿起武器抗争,尽管大多数时候这都是徒劳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1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