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故意放任日本袭击珍珠港”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阴谋论。
这种论调认为,罗斯福事前掌握了日本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但他选择按兵不动,因为美国当时的反战力量很强大,罗斯福希望以珍珠港为代价,换取对日开战的民意。相信这个阴谋论的人,不但对情报部门的运作缺乏最基本的了解,也缺乏最基本的逻辑分析能力。
美国情报专家罗伯塔·沃尔斯泰特,在她1962年出版的《珍珠港:警告与决策》一书中,如此解释为何罗斯福政府没能准确判断日军对珍珠港的袭击:“事后看迹象总是清楚的。……我们现在能看出它当时预示着什么样的灾难,因为灾难已经发生,但在事发之前迹象总是模糊不清,有各种互相矛盾的理解……”“总之,我们未能预见到珍珠港事件,不是因为缺乏有关资料,而是因为无关资料太多了。”
具体而言就是,从1941的1月到12月,美国各情报机构不断获得与珍珠港相关的信息,但同时也不断获得更多的非珍珠港方面的信息。这些海量的信息是杂糅在一起的。要从海量情报资料中,将并不算多的、与珍珠港袭击相关的讯息识别出来,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阴谋论者恰恰在这个地方犯下了逻辑错误——在日本袭击珍珠港已成事实之后,他们很轻易地从情报资料中找出了与珍珠港相关的那一小部分,然后就推论得出了“罗斯福故意放任日本袭击珍珠港”的结论。
相似的逻辑错误,也让这些人坚信另一个神话——“池步洲破译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密电,但美国人的傲慢使他们与这一重要情报失之交臂”。池步洲破译的是一份日本外务省致日本驻美全权大事野村吉三郎的密电,密电中提到:
(1)立即烧毁各种密码电报本,只留一种普通密码本,同时烧毁一切机密文件;
(2)尽可能通知有关存款人转存于中立国家银行;
(3)帝国政府决定照御前会议采取断然行动情报。
然而,这份密电美国军方同样掌握。日本外务省的A型密码、B型密码早已被美方破译,日本外务省的密电没有什么是美军不知道的。真正的关键不在情报破译,而在情报分析。白宫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有关日本的情报。包括日本外务省同驻美外交人员的联络电报、日本驻檀香山领事发回国内的密电、监视日本军舰动向的信息,以及美国外交官从东京发回的消息。这些情报亦真亦假,甚至相互矛盾,其中既有关于珍珠港的,也有关于菲律宾、关岛、巴拿马的——有关菲律宾的最多,涉及珍珠港的最少。
要从这海量的情报中,分析判断出日军究竟会往哪里行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池步洲提供的日本外务省的密电,远不足以解决这种情报分析上的困难。
所有的阴谋论,都在致力于为它的受众提供一种最为简单的答案,使他们可以用自己极有限的知识,去快捷地解释那些复杂现象。前面提到的“罗斯福故意放任日本袭击珍珠港”之说,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阴谋论出炉的过程,可以说是极其地简单粗暴——已知:
(1)日本袭击了珍珠港;
(2)美国情报机构有获取到与袭击珍珠港有关的资料;
(3)罗斯福正受到反战舆论的困扰。
所以,罗斯福故意按兵不动,让日本人成功袭击了珍珠港。这种将专业知识拒之门外(情报系统的运作难点,除了情报破译,还有情报分析)的推理模式,省去了受众搜集资料与逻辑论证的环节,很自然地广受懒于思考者的欢迎,阴谋论也就随之大行其道。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据海军部长诺克斯的密友詹姆斯.斯泰尔曼透露:1941年12月6日晚,在美国白宫,美海军部长诺克斯、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陆军部长史汀生、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商务部长霍普金斯少见地聚在一起,与总统罗斯福一同消磨时光,他们在等待一件事——日军进攻珍珠港!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距日本约3500多海里,距美国本土约2000海里,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最重要的基地。1940年春夏之际,纳粹德国以“闪电战横扫西欧,英军退守英伦三岛,日本军方中的“南进”派认为这是日本占领太平洋诸岛,攫取战略资源的大好时机。
美国总统罗斯福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认为,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的主力对日本“南进”计划威胁最大,为去掉后顾之忧山本五十六制定了一个偷袭珍珠港的作战计划。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上空的日本飞机接到了一个信号:“虎!虎!虎!“这是对珍珠港美军基地发起进攻的命令,日本海军特混舰队长途奔袭,以354架舰载机偷袭了美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击毁击伤美国舰艇40余艘,美国损失飞机260多架,伤亡4000多人。
日军轰炸机
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美国,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国遭到了日本蓄意的攻击,这个日子将永远是我们的国耻日!“当天下午,美国政府对日宣战。英国首相丘吉尔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消息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当初为了把美国拖进战争,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是搞到一个《租借法》,想不到日本人帮了他大忙——珍珠港事件使美国人终于找到了参战的借口!
日军袭击珍珠港
按詹姆斯.斯泰尔曼所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一些美国上层官员事先已知日本要偷袭珍珠港的计划,他的说法是否属实?后人为此收集了许多资料,以期证明美国到底是否事先知道日本要偷袭珍珠港?
从那些资料中人们提出了一些疑问: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美国当时的海军情报官劳伦斯.萨福德中校破译了日本联合舰队向珍珠港开进的详细情报,这份极有价值的情报由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中将送到了白宫,然而,罗斯福却只漠不关心地说了句:知道了!
珍珠港内军舰沉没
罗斯福在得知这份情报后,曾密电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上将,让他立即把珍珠港内的航空母舰调到外海,照例进行训练,而其他舰船则一律留在港内。
在金梅尔接到总统的密电后,美军太平洋舰队通信参谋莱顿中校也破译了日军的密码,并将其送到金梅尔的办公室,但金梅尔却不屑一顾地将其扔在桌上,只是对莱顿说:“军人最大的弱点是你慌失措。这没有什么!你已尽到职责了,但是,不能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
珍珠港内沉没的军舰
当日本飞机在珍珠港上空扔下第一批炸弹时,下面整齐地排列着美军的水面舰船和作战飞机,只有航空母舰没在港内。
袭击前日本大使从日本外交部获得了一封很长的电报,并受令在发起袭击前(华盛顿时间下午一时)将它递交给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但大使人员未能及时解码和打印这篇很长的国书,最后这篇宣战书在袭击后才递交给美国,这个延迟增加了美国对这次袭击的愤怒,它是罗斯福总统将这天称为“一个无耻的日子”的主要原因。
日军飞机飞过燃烧着的军舰
实际上这篇国书在日本递交美国前就已经被美国解码了,据说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在读过这篇国书后立刻向夏威夷发送了一张紧急警告 ,但由于美军内部传送系统的混乱,这篇电报不得不通过民用电信局来传,在路上它失去了它的“紧急“标志,袭击数小时后才由一个年轻的日籍美国邮递员将这张电报送到美军司令部。
从这些证据来看,在当时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上层,有极少数人事先就已经知道了日军将进攻珍珠港的情报,并且显得是那样胸有成竹,在这一切情报最终报告给罗斯福时,他正在与他的助手和好友霍普金斯交谈,他对霍普金斯说:“我料定我们的敌人不会永远不犯错误,如果日本人进攻我们,我将争取国会批准美国参加这场战争。
近年来,包括美国学者在内的一些西方学者,以此为据,认为珍珠港事件是罗斯福为了摆脱国内孤立主义思潮的束缚,以太平洋舰队为诱饵所施的一个苦肉计,珍珠港被袭,真的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吗?至今还是一个谜。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1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