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如果庞统没死,蜀国后期让他对付司马懿,能赢吗

小天说历史 2023-09-22 07:35:17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三国”里的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这句话自然是对诸葛亮与庞统两人的赞美。称赞他们有平定乱世之能力。虽然在《三国演义》里刘备两个都得到了统一天下,但也不能说他们两人就是水货。

毕竟在小说里,他们的能力确实有目共睹。只是较为可惜的是,庞统在落凤坡过早地死去,而关羽失去荆州,以及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战败让诸葛亮的《隆中对》无法实施,这才导致蜀汉统一天下的进展越发艰难。

所以难免有人会想,如果庞统没死那么早,在蜀国后期被伐时对上司马懿,那会这么样?

这里我们就需要分析一下司马懿诸葛亮庞统三人的特点了。

相对于军事,诸葛亮其实更擅长处理内政,而军事上他往往是大的战略制定者,而且比较喜欢求稳,因此有优秀的将领作为先锋,再兼具天时地利人和,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战绩。

而司马懿更擅长忍和守,不谈大举反攻,只要能把诸葛亮拖住,将其耗住,便是他的胜利,事实证明他这招后来也确实成功了。

至于庞统,他更喜欢冒险,兵行险招,更为激进,他虽然死的早,但刘备入西川以及连环计便都是他的计划。

如果让庞统对上司马懿,或许他便会采用一些出其不意的方式进攻,比如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很可能就在他手中实现。

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庞统的死就是在于他急于求成被埋伏了,如果他攻打司马懿时的一些险招被识破,极有可能反过来对自己造成致命影响。

而司马懿如此能隐忍,想让他轻易上庞统的当,或许也没那么容易。

所以庞统若真对上司马懿,很可能二人对峙的时间不会像诸葛亮那么长,极有可能其中一个人抓住对方的破绽,或是出其不意的打击,就直接将另一方彻底打败了。那么真正的胜率而言,大概也就是五五分成吧。

当然,如果庞统真的前期没死,后期蜀国一定是会让他和诸葛亮一起对付魏国的,如果这两个人能互相补充,一个主导进攻,一个在后面管理后勤、支援,为前者查缺补漏,那么蜀汉的赢面绝对是大于曹魏的。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所以也就造成了蜀汉后期的无奈与遗憾。

如若庞统不死,和诸葛亮一起辅助刘备能打败司马懿吗?

就连东汉末年群雄中最厉害的曹操,手下出谋划策的谋臣如云,在赤壁之战惨败之后曹操哀叹如果郭嘉在我不会这样惨败。前秦苻坚绝对是一代英主,励精图治统一北方,可惜头号智囊王猛的过早去世,让苻坚一意孤行进攻东晋,结果淝水之战一败涂地,苻坚很快身死国灭,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大好机会。

庞统如果不死, 那么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就不用离开荆州, 或者不用那么早离开, 也不用都离开, 只留下一个关羽。庞统和诸葛亮的老师都是水镜先生, 两人的谋略按说应该不分上下, 即便是有高低, 也应该不会悬殊太大。这样的话, 庞统辅助刘备攻取益州, 干掉刘璋, 拿下汉中应该也不成问题。

《三国演义》中最为出名的两个政治军事家便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二人具有十分相似的才能,两人之间的斗争一直延续到最后,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最终都是不分伯仲的。司马懿名为“冢虎”,号称山顶上的猛虎,他的绰号更加独特,跟他的性格有着很大联系,聪明而有野心,司马懿最终也像“冢虎”那般登上巅峰,在三国演义中,司马家族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完成了统一大业。

曹氏不可能任其发展,孙氏也会打秋风。三国打的是混战,没有稳固的联盟可言。当诸葛亮和庞统还在为国家的实力发展忧愁时,其他两国肯定会挑起战争的,而这会进一步削弱蜀国的发展实力

对于司马懿来说,唯一的对手就是诸葛亮,他自己也曾经叹息过自己比不过诸葛亮的事实。在同一个时代,司马懿不可能没有听说过庞统的称号,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将卧龙凤雏放在一起过,反而只是对诸葛亮万分钦佩,这并不是不认识凤雏,而是对他的不屑。诸葛亮最后的战败只是天时地利不合,并非他本人原因。





如果是庞统和司马懿对战,那么司马懿还会赢吗?

诸葛亮和庞统是三国时期并肩齐名的大名士,他们都是有着定国安邦的国士之才。只不过庞统没有诸葛亮那么幸运。从他求职到入仕,经历过很多的波折和磨难,后来好不容易被刘备赏识重用,却又英年早逝。


而诸葛亮的人生则完全不同,一路顺风顺水,最终做到了蜀汉丞相。刘备死后他执掌蜀汉大权,数次北伐曹魏,但不幸的,与司马懿的对峙中,最终失败病死五丈原。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诸葛亮不是对手,那么换成庞统对战司马懿,结果又会怎样呢?司马懿还能战胜吗?


首先,能力上的差异。

虽然当时诸葛亮和庞统齐名,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的才能都是一样的。事实上,他们二人在特长是有很大差别的。诸葛亮虽说各方面的才能比较均衡,但是他最擅长的并不是军事谋略,而是内政后勤,为什么这么说呢?

刘备平定荆州的时候,诸葛亮在哪里?是随刘备出征出谋划策吗?答案并不是,根据《三国志》记载:?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也就是说当时诸葛亮之在刘备的委任下,负责各郡的赋税和粮饷,说白了就是主抓后勤保障的工作。


当平定益州之后,诸葛亮的工作重心有没有变呢?答案依然是没变,《三国志》中说:?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为什么刘备一直以来都是安排诸葛亮负责蜀汉的粮草后勤之类的工作呢?因为诸葛亮最擅长做这个,军事才是他并不突出。


而庞统则与诸葛亮相反,他擅长的恰恰是军事谋略。在帮助刘备去西川的时候,庞统为刘备献上了上中下三策,每一种策略都有其特点,可以供刘备自由选择。关键是这三条策略,不管刘备选择哪一条都可以成功达成目的。从这里就足以看出,庞统对于战略的分析是十分周全的,他考虑到了各种情况及其应对措施,相比之下,诸葛亮就做不到这一点了。


其次,性格上的差异。

虽然他们二人都有着杰出的才能,但是性格上确实跫然不同的。诸葛亮做事的原则绝不会超出这两个字:谨慎。这是他一生最奉行的原则,要是做一件事情没有把握,他绝对不会选择去冒险。对于自己的这一性格,诸葛亮是心知肚明的,在《出师表》中就坦言道?先帝知臣谨慎?,也就是说不仅他对自己的性格有正确的认识,而且刘备也是深知这一点的。所以刘备就把诸葛亮安排在最合适他的位置,也就是后勤内政方面。


而庞统则不然,他是一个十分果敢的人。在刘备进军蜀川的时候,当刘璋来涪城会见刘备的时候,庞统就建议刘备趁机直接拿下刘璋,这样便可不费吹灰之力拿下益州了。但是刘备却踌躇不决,担心会失信于天下。而庞统则不以为然,他觉得战乱之际,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条条框框,以强并弱自古皆是如此。


所以要是庞统指挥蜀军北伐的话,以他的性格,他很大程度上就会采用魏延的奇袭之计。而且以魏延的性格,也绝对会和庞统合得来。魏延的能力是众所周知的,他是绝对的大将之才,在和庞统的完美配合下,他的才能就会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蜀国的北伐事业将会完全的不同。那么有没有可能成功呢?


答案仍是不容乐观,战胜司马懿的概率也不大。为何呢?其实很简单,虽然庞统主导北伐可以改变一些局面,但是却无法改变蜀汉实力较弱的事实。因为两军交战拼的是综合实力,魏国实力雄厚,蜀汉根本难以望其项背,再加上蜀汉的粮草运输问题难以解决。所以说,就算换了主帅,北伐的结果仍是难以改变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1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