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有几位名将过早的死去很令人惋惜,同时他们的死也影响了三国大势的走向,如果他们依然活跃在三国的舞台上,相信三国的历史会大大不同,今天先说说孙坚孙策父子。
一个是江东猛虎,一个是小霸王。当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真正用心出大力气的只有孙坚和曹操两人,而且孙坚的表现也比曹操好很多:力斩华雄,两败吕布。结果董卓急了,“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吾诸将,使知忌之。”就想和孙坚结成儿女亲家以此笼络孙坚,孙坚断然拒绝,董卓为避开关东群雄特别是孙坚的兵锋迁都长安。孙坚兵进洛阳并得到了传国玉玺。
随后曹操追击董卓兵败汴水,差点被董卓手下中郎将徐荣活捉。可以说在关东群雄讨伐董卓的行动中,孙坚的表现极为出色和耀眼。可惜在随后和刘表的征战中,被黄祖部下一位无名小兵射死,英雄盖世的孙坚死得实在是不值。
小霸王孙策勇猛尤胜其父孙坚,孙坚死后,他继承父亲的基业平定江东,奠定了之后东吴三分天下的基础。曹操闻听孙策平定江东,大破黄祖后,不禁长叹““狮儿难与争锋也!”,于是笼络孙策,将曹仁的女儿许配孙策的弟弟孙匡,又让儿子曹彰娶了孙贲的女儿。可惜刚则易折,加上年轻气盛,处事不慎,孙策为刺客所伤不久就死了,年仅26岁。
(原创作品,请勿抄袭转载!各平台除“百丈之溪”和“流云天下"外,其余任何号发表的均为抄袭)
孙坚死的时候是191年(时年37岁),孙策死的时候是200年,父子两人死的时候正是当打之年。191到200年这段时间,北方正是群雄混战的时候,曹操,袁绍,公孙瓒,刘备,吕布,袁术争相厮杀。父子两人如果参与其中肯定能分一杯羹,青幽并冀凉兖益七州他们鞭长莫及无法染指,但是扬州,荆州,徐州,豫州四州他们父子必定会有斩获,最可能的是趁北方群雄无暇顾及南方的时候平定扬州和荆州。(扬州不难,看孙策一人之力就平定了江东,父子两人联手,估计刘表也不是对手)。
200年孙策死的时候,正是北方两强袁绍和曹操大决战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刘表是安于现状没有参与其中,以孙策极具侵略性和不甘固守的性格,父子两人肯定会参与曹袁之争。有了他们父子在一旁虎视眈眈,官渡之战能否打得起来还不一定,即使能打结局还真不好说。以曹操打赢了官渡之战后还花了七八年的时间平定北方来看,有了他们父子的参与,北方肯定还要再乱上一阵子,这正好给了孙坚孙策安抚荆杨两州和剿灭山越及其他叛乱势力的时间,同时可以把触角伸向更南方的士燮。
退一步说,官渡之战的结果还是曹操胜出,而且也顺利的平定了北方,双方的大决战赤壁之战还是如期发生在208年。荆州水军尽归孙坚孙策,挟荆杨两州的实力也大可与曹操争雄,最后的结局要么是个不败不胜之局(和演义中曹操刘备汉中之争差不多),要么就是曹操小败(火烧赤壁估计烧不起来了),曹操退守北方,荆州方向成为双方以后较量的最前线。
孙坚孙策加上一个开拓不足守成有余的“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父子三人分工,孙坚孙权守荆州和江东,孙策西取益州,收服交州士燮,如此手握荆杨益交四州,天下必成南北对峙局面,孙氏北与曹操争雄,天下未可知也。
孙坚孙策若在,三分天下局面必定不会形成,这其中肯定没刘备什么事了,刘备要么投曹操,要么投孙坚孙策(我觉得投曹操的可能性还是要大点)。至于诸葛亮应该站在孙坚孙策一方,不过在整个孙氏集团的重要性肯定就没那么突出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0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