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亲朋好友一朝分离、天各一方,从此相会无期的情况可谓比比皆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人们对离别也就产生了别样的情绪,逐渐衍生出关于“饯别”的文化。饯别与祖道风俗密不可分。饯别是指祭祀完路神后,亲友们就近为旅行者设宴送行,又被称为“祖饯”,有的则是在野外搭帷帐饯别,因而又被称为“祖帐”。
古人饯别通常要饮酒,这种饮饯风俗最初成于西周,《诗经·邶风·泉水》“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就反映了周代的饯别习俗。汉代以后,饯别的活动越来越多。饯别之时,酒是不可缺少之物。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中就记载,东汉郑玄应诏前往袁绍帐下做官之前,亲朋好友前来送行,“饯之城东”,到场者三百余人,“皆离席奉觞,自旦及暮”,郑玄饮酒300余杯方才成行。魏晋朝以后,祖道这种媚神仪式逐渐削弱,饮酒饯别逐渐成为“祖道”的主要内容。曹植《送应氏》中写道:“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晋人张华《祖道征西应诏诗》曰:“庶寮群后,饯饮洛湄。感离叹凄,慕德迟迟。”这都反映了古人饮酒相送的民间风俗。
饮酒相送
六朝时期南方出现了一种“啼泣”的送别习俗,即六朝人饯别时一定要啼哭泣别,“数行泪下”,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寡情的表现,甚至还会受到责难。[1]《艺文类聚》记载东晋时有客人临行之前与谢公辞别,因为不能与之“流涕”相别,被众人讥讽。
古人多选择在城外、河边、桥边、亭下作为饯别之所,并且还专门形成了一些具有送别意义的特殊词汇,如“南浦”“灞桥”“长亭”等等。
“南浦”一词最早见于屈原《楚辞·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河伯与恋人在南浦依依不舍的分别场景为后人所感动,使得“南浦”之别成为人们送别尤其是水边码头送别的一个意象。唐诗中多有描写,比如王维《齐州送祖二》中有“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之语,诗中所写的送别地点是在南浦。
明·沈周《京江送别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灞桥与霸桥相同,则是汉唐时期有名的送别之地。《三辅黄图》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元杂剧《汉宫秋》记载汉元帝就曾在灞桥边送别昭君前往匈奴和亲。到唐代,灞桥成为唐诗中经常出现的送别场景。如李白《忆秦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灞桥之别与年年柳色一样,都寄托着彼此的离愁别绪和深情厚谊。
亭大约设置于秦汉,与后世驿站相类似,是行人提供饮食和休息的场所。“十里长亭,五里短亭”,亭有长亭和短亭之分,长亭送别成为中国送别文化中的特色,尤其是唐宋以后长亭送别更有哀婉伤痛之感。《太平御览·居处部》引《永嘉记》曰:“乐城县三京亭,此亭是祖送行人之所。”李白的《菩萨蛮》写道:“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宋代柳永《雨霖铃》词中写尽分离之苦。其云: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雨霖铃》
《西厢记》中崔莺莺在长亭送别张生,可以说将长亭分别和相思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近人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更是表明长亭送别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魅力。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0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历史上的今天|着名作家丁玲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