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是17,18世纪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任内推行西方化政策,进行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改革,同时对外扩张,击败强敌瑞典,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是近代俄罗斯帝国的奠基者。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赵国的第六任国君,在位28年,梁启超称之为“黄帝以后第一人”。任内推行改革,胡服骑射,一跃成为战国时仅次于秦国的关东六国之首,其后攻灭中山国,北击东胡、楼烦、林胡等少数民族,威震列国。
“痛哉 !耻哉 !中国民族之外竞史也 !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北方贱种世世为中国患,而我与彼遇,劣败者九而优胜者不及一。其稍足为历史之光者,一曰赵武灵,二曰秦始,三曰汉武,四曰宋武 (刘裕 ),如斯而已 !如斯而已 !而四役之中其最足为吾侪子孙矜式者,惟赵武灵”。 梁启超对赵武灵王推崇备至,把他与彼得大帝相提并论(另外一对相提并论的是商鞅和俾斯麦),他认为中国历史自商周以来对北方胡人作战战绩最辉煌的是赵武灵王,秦始皇,汉武帝,刘宋武帝刘裕四人而已,其中最为推崇的就是赵武灵王,他毫不吝啬的称其为“黄帝以后第一人”(实话实说,这话貌似稍微吹过了点,梁启超之所以要这么说,关键就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当时晚清和赵武灵王即位时的赵国有点像,他希望清廷能来一次类似胡服骑射式的改革)。
事实上,撇开其他不论,赵武灵王赵雍和彼得大帝还真有些相似之处:第一,两人登基时年龄都不大,赵雍15岁即位,彼得11岁登基;第二,两人接手的都是个烂摊子;然后通过自己的锐意改革强大起来。第三,军事上都取得重大胜利,第四,都是胆识过人之人,赵雍曾周游秦国,并以赵国使者身份亲自面见当时的秦昭襄王,而彼得大帝也曾化身周游西方列国。梁启超把两人相提并论还真没毛病。(百丈之溪原创,请勿抄袭转载。)
三家分晋后,赵国是先天不足,和魏齐韩楚等国不同,它要独自面对北方的三胡“林胡、东胡、楼烦“,而三胡善于骑射远袭、灵活迅猛,战斗力强悍,给赵国带来很大的麻烦,同时腹地还有中山国这个心腹大患,赵雍之前赵国的几代君主在没有解决这两个强敌的后顾之忧之前就贸然参与七国间的中原争霸,结果是三面受敌,国势大衰。赵雍即位前期军事上更是连败于秦国和齐国,痛定思痛,经过一番舆论上的准备,赵雍决定进行一番大改革,简单的说就是穿胡人的衣服因为它比赵人穿的衣服更实用更轻便灵活,学习胡人的骑射技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是一场没有流血的相当成功的政治军事变革,赵国的军事实力在赵雍刻意的低调中突飞猛进,赵雍有了强大的实力做后盾也慢慢的露出了獠牙:首先开始了对中山国的灭国之战,五伐中山,彻底击败了这个打不死的小强中山国,并在公元前296年从地图上抹去了中山国。在攻灭中山国的同时,赵国对林胡和楼烦的战争也连连告捷,夺取三胡大片领土,增设了雁门郡和云中郡,同时将大量胡骑部众收编入赵军骑兵,迫使林胡和楼烦大幅度地向北迁移。
十年的时间,赵雍内吞中山,北收三胡,拓地数千里,疆土扩张了将近三倍,赵国在赵雍手上终于扬眉吐气,迎来了赵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史载“时赵之强,甲于三晋”。(百丈之溪原创,请勿抄袭转载。)
正当42岁的赵雍到达人生顶峰的时候,他却在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传位于小儿子赵何(赵惠文王),自号主父,专心军事对外战争,国内政治、经济事务则全部交由赵何负责。因为对他来说,他志在灭秦,而当时赵国国力和秦国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如果同时兼顾军事和内政难免会分心。只是他没想到,就是他这一安排却埋下了日后两子相争,父子反目,自己在小儿子赵何(赵惠文王)的默许和纵容下活活被饿死在沙丘宫内。此处不作详说。
赵雍一心灭秦,北收三胡后,秦国北边的榆中、云中地区已在赵国手中,赵武灵王打算从此进攻秦国。于是他假扮成赵国使者的随从人员入秦,沿途考察秦国风土人情,到咸阳后更是跟随使者进入秦王宫亲自面见当时的秦昭襄王和宣太后。并在秦国反应过来之前迅速离开了秦国,以一国之君亲临敌境进退自如,非大智大勇者不能为之也。
梁启超曾长叹曰 ”使主父(赵武灵王)而永其年,则一统之业,其将不在秦而在赵!“赵雍死的时候才46岁,如果不是沙丘宫变饿死于宫中,上天能再给他十几年时间,那时赵国的实力不说超过秦国也应该和秦国不相上下了,彼时两强相争,天下大势犹未可知也。至少秦国灭六国就不可能那么容易,战国纷争的局面可能还有延长很多年。
借用一首诗来祭奠英雄赵武灵王 “闲来凭吊数春秋,阅尽沧桑土一抔。本籍兵争百战得,却同瓦解片时休。祖龙霸业车申恨,主父雄心宫里愁。唯有朦胧沙上月,至今犹自照荒邱!”
雄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公元前296年,在沙丘空旷寂寥的宫殿内,赵武灵王绝望地伸出手,倒在地上,气息奄奄。外面宫门紧锁,重兵层层把守,他已经被围困三个月了,宫殿里的水果、瓜子、糕点早被吃光,连鸟雀窝都被掏净尽雏鸟被生吃,他再也无法坚持下去,怀着满腔的悔恨去,在饥饿中永远地闭上了双目。
赵武灵王名叫赵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他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国君。他胡服骑射,北平胡人。他先后护送秦王子、燕王子继位,他们分别是秦昭襄王、燕昭襄王。他是赵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游遍赵国全境的国君,更是唯一一位,微服到秦国侦查的国君,他还是“太上皇”的始祖——主父。他这么厉害,谥号却是赵武灵王。这“灵”字正是说明他的重大失误,其中之一就是做主父。这个“灵”字也正是他“任性”导致的活活饿死,无人相救的总结。
赵雍继位时才15岁,而楚、秦、燕、齐、魏五国借吊信之名,集结士兵数万,兵临城下,虎视眈眈。赵雍依靠托孤重臣肥义,用超常的计谋和手段令五国无功而返。刚一继位,他就崭露头角,拥有一代雄主范儿。
他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改革,避免赵国分裂的局面。特别军事上的改革,也就是胡服骑射,使士兵行如风,猛似虎,真正做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了。将中山国一口吞,把林胡一手抓,让楼烦俯首称臣,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
赵雍想要刺探秦国虚实,亲自当间谍,乔装改扮,深入敌国秦国打探,面见国王秦昭王和宣太后被发现全身而退。赵武灵王擅长外交,之前亲自立了秦昭王与燕昭王两位国王。在国际政治中是举足轻重的一代霸主,他建立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牢固地保卫了王权。但他因美女而废长立幼,因长子而玩火自焚。
一代枭雄的情感赵雍的夫人是韩国公主,他是韩夫人的顶梁柱,韩夫人是他的贤内助。两人育有嫡长子赵章。子凭母贵,更加上赵章为人仁孝,于是就立为太子。然而,赵夫人去世后,一切都变了,就连太子也降为王子,封号为安阳君了。
原来是小三上位,太子遭殃。一日,赵武灵王梦中邂逅女神,巧的是吴广的女儿吴娃竟然是赵武灵王的梦中情人。吴广献女上位,吴娃也给他生了个儿子叫何,也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吴娃母以子贵,成为继后。小三一上位,母以子贵又变成子以母贵了。赵雍“因为爱情”,废长立幼。而且为保证幼子能成功继位,他在年富力强之际就退居二线了。
作死的节奏赵雍当了“主父”(太上皇),“主父”的意思是,赵国一国2君主,只是自己不再使用国王的称号,职责主抓军事和外交。结果大臣却全部归向儿子何,何成了赵国老大,他却失去了往日的荣耀。貌似赵雍克妻,吴娃不久也去世了,而这更让赵武灵王忧虑。他最忧虑的还是自己的大儿子安阳君赵章。
他看到大儿子跪拜小儿子的样子很可怜,想起自己贤惠的韩夫人,心疼的受不了。想到章被废却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孝顺自己,愧疚之情油然而生。有了复立章为王的想法。赵雍的心中还有另一个可怕的想法,自己还年轻,必须夺回王位,重振昔日的威风。
他于是采用将赵国一分为二,北边赵章为代王;南边赵何为赵王。这样,两子制衡,赵武灵王趁机复出。遗憾的是,他把立章的这一想法向大臣肥义说了,肥义很快识破并婉言拒绝。国家大义不允许他支持赵雍的胡来,他知道支持赵雍就等于将赵国分成了两块。肥义是何的老师兼丞相,三朝元老,他率众臣反对。赵武灵王无可奈何,只好作罢。肥义也担心,赵章在其父的“补救”上,其师的“教育”上作乱。
肥义回去立刻告诉何及何的大臣心腹。公子成(在宗室影响巨大,服骑射之挫后,蛰居多年。)与大臣李兑(肥义为赵王何培养的人才),宗室重臣阳文君赵豹(一直不受赵雍的喜悦)分工准备,赵王何严控兵符,戒备森严,时刻警惕赵雍和赵章的一举一动。
赵雍将讨封不成一事故意告诉大儿子章和田不礼。激章和何决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想重掌朝政。公子章与田不礼本来就对何恨意丛生,司马迁《史记》:
“章素侈,心不服其弟所立。” 章在得到赵雍的支持后,他决定采取行动,因赵王何戒备太严无法下手。
自掘坟墓赵雍为章找下手机会。老奸巨猾的他以在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选看墓地为名,让这两个儿子都跟着。赵王何明知是圈套,但碍于老爹的面子只好硬着头皮赴约,他在肥义和信期的陪同下随行。
到沙丘后,赵王何集团住一宫,赵雍与章集团居一宫。田不礼和章密谋:诛杀何,控制赵雍,以奉赵雍之命的名义称王。
于是,章借用赵雍的令符请赵王何到主父宫议事,以便借机杀之。何的老师肥义怕有诈,代何赴约,成了替死鬼。章又差人请何。何集团感觉不对劲,赵王大臣信期逼问来人,得知肥义被杀。怒斩使者。立即发兵攻章,公子章与田不礼战败,田不礼逃亡宋国,公子章败退到主父宫,赵雍让他躲里面。
信期、李兑、公子成把主父宫包围起来。公子成决定先斩后奏。他派兵攻入主父宫,诛杀公子章及其党羽,赵雍亲眼看着爱子被杀却无能为力。李兑他们怕赵雍秋后算账,就一条道走到黑,亮大招——放话道:“不想死的赶紧跑吧。”赵武灵王的手下顿作鸟兽散,赵雍就成了地道的孤家寡人了。为什么赵雍不跑呢?你以为他不想跑吗?跑了几回了,士兵不让他出去。李兑他们不敢弑君,但又围困赵武灵王。久而久之,一代雄主就成了饿死鬼。
没有一个亲信来救。宫外的大臣士兵不会救他:所有人员都倒向赵王何这一边。他们如果救了赵武灵王,他一定会算账,有诛灭族的危险。赵国有法律规定包围主父宫灭族。
因公子章被杀后,公子成和李兑商量说:
"因为公子章的原因,包围了武灵王,现在即使撤围解兵,我们也会被灭族。"
多数人不救他:大家对赵武灵王持着否定的态度,他的做法太奇葩,都认为他糊涂,以看笑话的态度认为他这是作死。保守派排斥赵武灵王的变革,赵武灵王死了,对大家都有好处。
赵惠文王不救他:手下人不给他报告自作主张处置了。再说赵何还只是个孩子,当时才13岁。
在杀章前公子成和信期、李兑商量三思后商量,如果请示赵何,赵何很难下达诛杀他的父亲和亲哥的命令。但是还必须得杀,这样诛杀赵章的罪名就会落在他们三个人的头上,最后他们三人也得死。而如果不请示赵何,自己处置,赵何也一定会接受这个结果,不会加罪于他们。
虽然无法亲口下达灭父兄的命令,但心里明白,父兄不死自己得死,只好顺天意顺民意,选择置之不理。
赵成等人围困赵雍时,赵何对他父亲置若盲闻,直到最后赵成来报告说赵雍饿死了,赵何才哭嚎两声,命令厚葬,全国举哀。
赵武灵王墓位于灵丘县东南三十里处,是赵国第六代国君的陵墓,如今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武灵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死在当年商纣王的酒林肉池之地,巧合的是85年后秦始皇也死在沙丘宫,故沙丘被称为“落龙之地”。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0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