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的心理,并没有一本《高宗日记》留下,所以我们无从得知。不过“人心同此”,一些基本的道理,还是可以推测的。
岳飞是南宋大将,前敌总司令,在金作战中立下大功。而金国,是南宋立国的最大威胁。这一点,作为南宋统治者的赵构不会不清楚。
有一首词说“岂不念,中原蹙,岂不惜,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古休说南渡错,当时只怕中原复”,于是很多人认为,赵构反对北伐,怕的是徽钦二宗被迎回,自己当不成皇帝。
不错,国家最高统治者被敌人俘虏,多年后返回仍旧统治国家,这样的先例并不是没有。像春秋时的晋惠公,被俘虏到秦国多年;同样是春秋时的越王勾践,也在吴国做了多年俘虏。
但是,那是春秋时候,人们还相信“君命天授”,所以晋惠公与越王勾践离国期间,国内由大臣人代为管理,并没有出现新的国君。
自从陈胜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君权神授”这一套就不那么流行了。就以大宋朝为例,开国皇帝就是凭武力夺了江山——不是打仗征伐,而是和平政变,武力只是威慑或者凭恃。
也就是说,宋朝统治者最大的心病、最大的担心和恐惧,不在于外敌,而在于内患。手握重兵的大将,是最容易引起皇帝忌惮的。立国数百年来,一直采取重文抑武的政策,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靖康之变以后,康王赵构因为不在京都,而幸免于难。他的皇子身份是最好的旗帜,各地方部队都主动投靠他、拥戴他。但他们的拥戴不是无条件的服从,而是以保卫江山、恢复故土为条件的。赵构要稳定局面,必须与这些大将合作,就不能公开地反对“还我河山”。
可是,只要局势一稳定下来,赵构就会想办法架空这些大将,从宗泽,到李纲,莫不如此。因为这些大将是他最大的忌惮,是宋朝几百年的梦魇,挥之不去的永远阴影。
岳飞也是梦魇和阴影之一。
在靖康之变后力挽狂澜的宗泽,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临终三呼“过河”而卒。
主持过东京保卫战的李纲,在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于绍兴十年病逝。
和宗泽、李纲这些人相比,岳飞更加年轻,有精力,在北伐中建立了崇高的个人声望。更要命的,他有一支纪律严明、完全听命于他的岳家军。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罢免了岳飞的官职,他对赵构的威胁力仍然存在,甚至更强。
像岳飞这样的人还很多。韩世忠也是其一。赵构也不能把大将全杀掉——要是那样的话,金兵再次来侵,谁能替他抵挡?要威慑这些大将,让他们乖乖听命,就得杀一儆百。
声望最高、立功最多、也最被金人忌惮的岳飞,恰好成为金人议和的条件之一:“必杀飞而可和”。这就给赵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为了国家“和平”,你就牺牲了吧!
说白了,赵构并不是不想“还我河山”。但他认为自己的皇位比河山统一更重要,重要得多。
所以,能够统一祖国、却有可能(仅仅是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人,就是赵构必欲杀之而后快的不共戴天之敌。
把个人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对立起来的人,是可悲的。而为个人利益牺牲国家利益的人,是注定要受到历史的唾弃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8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