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传闻中曹操屠城杀害二十余万人是真的吗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

摄诗文史版 2023-09-22 05:38:09

说到历史上的曹操其实和上面演义还有小说中的曹操还真的是有天差地别的区别的,那么有的人说曹操非常的暴虐,性感非常的暴躁,而且有传闻声称曹操有两次屠城活动,而且竟然杀了对方二十余万人,那么这个事情在正史上到底是不是真的,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

曹操做为三国君主,他既有仁厚仗义的一面,也有暴虐嗜杀的一面。

此人两次屠城,滥杀无辜,一次是屠杀手无寸铁的徐州百姓,一次是坑杀官渡之战的投降士兵,造成近二十万人死于非命。

《三国志》记载:曹操屠杀徐州百姓,起因是他的老爹曹嵩在徐州被杀害。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董卓为乱期间,曹嵩辞官返乡,到徐州琅王牙郡(今属山东诸城)躲避战乱。

曹嵩在汉灵帝在位时花重金,买了一个太尉的官职,位列三公,他属于朝廷命官,徐州牧陶谦特意派张闿[kǎi]为护卫,保护曹嵩的生命安全,以及随行百余辆车子的财产安全。

张闿见财起意,杀掉曹嵩,抢夺了财物,这件事儿本来不是陶谦的过错,可是曹操却怀恨在心。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大举发兵攻打徐州,为父亲报仇,先后攻破十余城,在彭城(今属徐州)与陶谦展开决战,结果陶谦大败,徐州城后来毁于战火,六十三岁的陶谦忧劳成疾,郁郁而终。

曹操狂“屠彭城”,斩杀男女数万人,尸体堵塞河道,造成“泗水为之不流”,大军所过之处,“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此次大屠杀保守估计也在十万人左右。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联合袁绍,发动了进攻曹操的战争,史称官渡之战,结果联军大败,曹操坑杀降卒七万余人。

曹操在给汉献帝的奏章中称:“凡斩首七万余级”。

曹军有兵不足三万,可以说每个士兵平均杀两人以上。除此之外,还把一千多个降卒的鼻子割下来,用以羞辱袁军。

建安十一年(206年),袁绍的外甥高干据守壶关反叛朝廷,曹操派曹仁攻打高干。

曹仁几个月久攻不下,曹操下令说:“城拔,皆坑之。”曹仁劝谏曹操,他认为不给对方生路,守城士兵就会拼死抵抗,曹操这才放弃了坑杀的想法。

结果,高干大败,城破后大多士兵选择了投降,高干只身逃到匈奴人的地盘请求支援,未果,逃亡荆州途中被曹军斩杀。

曹仁一句话,救了无数投降士兵的性命,而第二年,曹军在柳城(辽宁凌源)征伐时,降卒就没那么幸运了。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远征乌丸三郡,在柳城(辽宁凌源)也发生过屠城事件,大肆屠杀降卒。

“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斩杀乌桓首领蹋顿及亲王以下胡人、汉人投降的士兵及百姓二十万人。算上前两次,曹操屠杀降卒、百姓的记录应该是将近四十万人。

可是这段史实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古代没有标点符号,这句话也可以看成是:“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这就成了曹操斩杀蹋顿及亲王以下,大约不会超过一百人,而收降其部众二十余万。

“已下”通“以下”,按照常理,这后面应该还有一组数据,诸如“十余人”、“百余人”之类,整个句子似乎不太通顺,争议还在继续。

不过曹操在徐州屠城,在官渡坑杀降卒的历史则毫无争议,斩杀没有抵抗能力的人多达二十万人,这个数字也足够令人瞠目结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曹操打仗屠过城吗?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是曹操所作的汉乐府诗《蒿里行》的节选片段。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相互攻伐,给平民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身处于其中的曹操,满腔抱负,却依然改变不了国家四分五裂,百姓水深火热的现状。在对百姓遭遇的同情和悲愤中,作下了此诗。

然而,谁也想不到,如此忧国忧民的诗人,竟也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屠夫。

文学家曹操所著《观沧海》据史料记载,曹操或其治下,参与的屠城事件至少有七起以上:一、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父亲被杀,攻陶谦,屠徐州。二、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征吕布,屠彭城。四、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攻袁尚,屠邺城。五、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征乌丸,屠柳城。六、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侯渊屠兴国、枹罕。七、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屠宛城。

这其中,最骇人听闻的便是徐州大屠杀。

当时,曹操的父亲曹嵩业已弃官,为躲避董卓之乱,他来到徐州避难。却不曾想,他竟被徐州牧陶谦等人杀害。曹操大怒,誓要东征徐州,报陶谦等人的杀父之仇。

陶谦自知理亏,为曹父戴孝

据《后汉书·刘虞公公孙瓒陶谦列传》记载:“(曹军)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从后汉书可以看到,曹操在徐州大肆屠杀平民百姓,杀了徐州百姓共计数十万人,甚至连鸡犬也不剩下,而徐州的泗水因为尸体堆积的太多,都流不动了。从此徐州几乎是鲜有人迹。可以说,曹操屠杀徐州十分彻底,徐州百姓几乎悉数遭到屠戮。

而《三国志·武帝纪》中对徐州大屠杀也隐晦的提到过“所过多所残戮”六字,仅六字,却也能看出曹操对徐州百姓的累累罪行。

至于为何屠城,我们可以理解为,曹操为父报仇,又或者觉得时机已到,想趁机攻略徐州。但是,将屠刀伸向平民百姓,不分男女老少的进行屠杀,这确实为曹操光彩的一生抹上了洗不掉的黑点。

而我们也不必为此介怀,时代有时代的局限性。可能如今的我们大可站在上帝的视角去指责他,但在当时,或许他也有他不得不做的道理。或为了威慑周边,又或者为了减少一次可能发生的叛乱,还有可能,只是单纯的想发泄丧父之痛。

历史的长河中,最终遗落的只有结局。而其中过程的酸甜苦辣,我们只能慢慢去揣测,去探寻。

那么,最后的最后,你觉得,曹操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依然屠城,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屠城事件?

1、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是指史可法率领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南侵守卫战失败之后,清军对扬州城内人民展开的屠杀。当时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中和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南略》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扬州在激烈抵抗后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

2、嘉定三屠

嘉定三屠是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三次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来攻。

嘉定城城破,李成栋下令屠城,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 妇女们惨遭强奸。如遇抵抗,军队就用长钉把抵抗妇女的双手钉在门板上,然后再肆行奸淫。大屠杀持续了一天,直到尸体堵塞了河流,大约有三万多人遇害。

3、汾州之屠

汾州之屠指的是公元1649年(南明永历三年九月至十一月),满清“端重亲王”博洛、“和硕亲王”满达海等在山西汾州、太谷县、沁州、泽州等地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

4、嘉兴之屠

根据《嘉兴市志》记载,是年闰六月六日。为反抗清军暴行,嘉兴民众揭竿而起,明翰林学士屠象美、明兵科给事中李毓新主其事,降清的明嘉兴总兵陈梧反正任大将军指挥义师,前吏部郎中钱棅助饷。二十六日城陷,逃不出的居民除大批年轻妇女被清军掳掠和一些僧人幸免外,几乎全遭屠杀,史称嘉兴之屠。

5、南昌大屠杀

1939年到1945年日军在侵略南昌期间屠杀的6万4千4百余人南昌居民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日本法西斯侵略和屠杀的特大死亡城市之一。2006年南昌市政府正式对外公布首次公布日军侵占南昌城期间不完全统计,共有64420名南昌居民被杀害,有9762人被伤害致残,有132457栋房屋被炸毁或烧毁,造成财产损失上千亿元。

参考资料:度百科-扬州十日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8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