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德国人造不好半自动 复杂且糟糕的毛瑟1916步枪

疯而不狗 2023-09-22 05:24:26

想当年狗子我第一次玩战地一的时候是蒙圈的,看着那一堆蒙德拉贡,Cei-Rigotti,RSC,Meunier A6等半自动步枪傻了,诚然这些枪在一战时期确实存在,但多数仅是试验型武器,压根没有大量装备啊。不过这游戏要是纯粹拉大栓的话也确实显得乏味,算是真实性向游戏性的妥协。

这篇是某战地一玩家希望我讲讲游戏中也出现过的那把毛瑟1916半自动,尤其是希望搞懂这把枪奇葩的自动原理到底是啥,所以咱们开始。

首先我得说,德国人对半自动步枪不怎么热衷,即便是二战时期的G41和G43都是风评较差的步枪,一战时期德军的单兵自动装填武器概念也非常落后,好比说当时墨西哥设计了蒙德拉贡,法国人有Meunier和RCS,美国人有温切斯特自装填,甚至还有诸如BAR、费德洛夫等全自动步枪,但德国人在一战中仅自产了1000支毛瑟1916,还主要是给气球/飞艇在天上自卫用,因为糟糕的可靠性压根不能让它下地。

毛瑟1916并不是毛瑟厂的第一支半自动,他们在19世纪末就开始琢磨自动装填步枪的可行性。1898年出过一款枪管短后坐原理的步枪,然后1905年又捣鼓了一支枪管长后坐的,不过最后这两都被抛弃了,我寻思是德国人对精度不满意。(枪管后坐对精度不利,所以德国人后来一支纠结这个问题...)到1908年,毛瑟厂采用惯性后坐原理设计了一款被称为毛瑟06/08的半自动步枪,这也就是毛瑟1916型半自动的前身。

直接来聊它这个神奇的惯性后坐自动原理。

惯性后坐只是枪机后坐,枪管是固定的,也没有任何导气结构。但光是枪机后坐的话就得有闭锁机构,除非是像发射手枪弹的冲锋枪可以依靠枪机本身的质量来承受子弹发射时的膛压,但这毛瑟半自动发射的是7.92x57mm军用步枪弹,光靠枪机质量肯定不行,所以得用刚性闭锁,但怎么开锁呢?我们先看它的机构

光是看就觉得这货很德国,但这复杂的结构也预示着不可靠,我们先把眼光集中到那两根带导杆的闭锁片和带导槽的惯性后坐板上。

在闭锁情况下,两个闭锁片的导杆被后坐板的导槽收拢,闭锁片抵住枪机后端,这会儿是妥妥的刚性闭锁,完全扛得住子弹发射时的膛压。然后问题来了,那这闭锁片怎么被后坐板打开,完成开锁呢?靠后坐时的惯性

这个闭锁片并没有刚性连接到机匣盖上,而是可以滑动的,通过一个弹簧复位。当步枪发射时,后坐力让整枪连带着机匣盖一起后坐,但后坐板却因不是刚性连接而保持在原位,与此同时,闭锁片的导杆在后坐时滑动到后坐盖的“打开”槽位,闭锁片不撑住枪机,那么枪机也就能后坐了。而此时膛压已经下降,开锁是安全的。

我知道这么形容可能有点抽象,打个比方说,你把枪想象成一台火车。把你自己想象成那个后坐板,当火车忽然开动的时候,你是不是因为惯性会往后倒丫?这就是惯性后坐的原理。

当然,从我们现代角度去看,这种原理极为不靠谱。抵托不实或者机构稍微进点沙子就会出幺蛾子,对子弹的一致性要求也高,所以毛瑟1916很快就被淘汰了。同时期采用类似原理的还有舍格伦霰弹枪,不过同样没了下文...倒是类似原理被意大利贝内利公司用在他们的半自动霰弹枪上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8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