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孙子的“重战慎战”“非危不战”的战略思维手段观时,我给同学们介绍了孙子关于是否选择战争手段,如何选择战争手段的问题,这个战略思维手段观,对于规范战争决策具有科学的指导价值。但是已经确定了战争手段之后,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呢?通过前面的课,同学们已经知道,战争是力量的竞赛,但力量的最初对比形态,并没有完全决定战争的胜败,如果遵循“我专敌分”“避实击虚”的力量思维原则,就能够始终做到集中兵力,以强打弱、避实击虚,从而获得胜利。但是,要“我专敌分”和“避实击虚”,又必须解决两个基本的前提:第一个前提是如何统一自己军队的意志和号令,第二个前提是如何瓦解敌军的军心士气并鼓舞自己的军心士气。这两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也根本谈不上“我专敌分”,没有办法“避实击虚”。这就需要指挥员要在战争指导上遵循科学的手段思维原则来思考作战中的这两个前提问题。
那什么是战略思维中的手段思维原则呢?我个人认为,所谓战略思维中的手段思维原则,就是规范军事指挥员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来号令军队、统一意志,瓦解敌军士气并鼓舞自己军心士气打击敌人时,必须遵循的基本思维原则。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
首先,孙子论述了“一人耳目”的“用众之法”问题。如何统一自己军队的意志和号令,这是作战中集中兵力、避实击虚打击敌人的一个重要前提,用什么手段才能实现呢?孙子在《军争篇》中,引用古兵书《军政》中的论述,并颇用了一段笔墨论述了“一人耳目”的“用众之法”问题。原文是这样的:“《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孙子引用《军政》中强调运用金鼓、旌旗等指挥器材之语后,进一步强调了金鼓、旌旗等指挥器材对于“一人之耳目”的重要作用,强调将帅要善于运用金鼓、旌旗等指挥器材对全军进行统一指挥,要约束官兵“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强调将帅要根据士卒视听特点而变化指挥手段,以确保能顺利、有效实施指挥。孙子关于指挥手段及其作用的论述,虽然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但其揭示的规律却是非常有远见的,是古今通用的。千军万马的行军和作战行动,如果没有强大的指挥手段,没有将帅强有力的指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钮先钟先生在《孙子三论:从古兵法到新战略》一书中高度评价孙子的这一“用众之法”时就说:“当今天的世界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之际,孙子对C3(指挥、管制、通讯)的重视使我们对于他的远见不得不深表佩服。”所以,在当今的信息化战争时代,世界各国军队都在大力加强以C4KISR系统为核心的军事信息系统建设,其核心目标,就是要加强军队的指挥,真正实现军队内部的指挥顺畅。所以孙子提出的“一人耳目”的“用众之法”,确实解决了自己军队作战中的统一意志和统一号令的问题,是战略思维中必须遵循的重要的手段思维原则。
其次,孙子论述了“夺气夺心”瓦解敌军的军心士气并鼓舞自己的军心士气的问题。要“我专敌分”和“避实击虚”,必须解决的第二个前提问题,是如何瓦解敌军的军心士气并鼓舞自己的军心士气。孙子要求将帅在思考“军争”问题过程中,要将敌我双方士气、心理的较量置于战略高度予以足够的重视。强调将帅要善于运用“夺气夺心”的心理战手段,这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维价值取向观的客观要求和逻辑延伸,是孙子在《军争篇》中提出的又一个重要手段思维原则。在《军争篇》中,孙子用了一大段精彩的话论述了“夺气夺心”的心理战手段问题。“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这一段论述,孙子揭示了心理战的基本原则——“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即通过掌握敌我双方军心士气变化的规律,避免在敌人士气高昂的情况下与敌作战,而在敌人士气衰落时予以打击。
具体而言,孙子的这一战略思维中的手段思维原则,是从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展开的。
(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ClCC国防教育特邀专家杨新
C2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7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