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刀与笔,本名陈思,文史爱好者,法学硕士。希望能够一直坚持自己兴趣爱好,用点滴文字记录自己的思考,和广大同好交流、分享自己观点。
小说中蜀汉设反间计罢黜司马懿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
司马懿是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重要对手,其计谋和行动每每切中蜀汉要害。小说第九十一回曹丕临终曾诏命曹真、陈群、司马懿三人辅政,后曹叡(又作曹睿)继位,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司马懿主动上表乞守雍、凉,引发诸葛亮忧虑。诸葛亮认为司马懿深有谋略,现又都督雍、凉人马,久必为蜀中大患,甚至不顾蜀汉大军刚刚平定南中尚未休整完毕就急于出兵讨伐,后在马谡的劝阻和建议下,诸葛亮设下反间之计,在魏国散布司马懿将要谋反的言论,最终促使曹叡心疑,借曹叡之手削夺司马懿兵权并将其罢黜。在笔者看来,小说进行上述的情节安排,目的是突出司马懿之智计,为此后司马懿复出以及诸葛亮与司马懿二人的精彩斗智铺垫,然而小说中此处关于司马懿的授命辅政、乞守雍凉、中计遭贬是否都有其历史依据?
首先,司马懿在历史上确实有作为曹丕钦命的辅政大臣。
《三国志 文帝纪》 [1]记载,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夏,曹丕召曹真、陈群、曹休和司马懿并受遗诏辅政,同时《三国志 曹真传》 [2]《三国志 陈群传》 [3]《晋书宣帝纪》 [4]《资治通鉴》 [5]也均有记载。只不过,《三国志文帝纪》中明确的辅政大臣有四人,分别为曹真、陈群、曹休和司马懿,但《晋书 宣帝纪》和《资治通鉴》中曹休则不在辅政大臣之列,《三国志 曹休传》亦未有记载曹休受诏为辅政大臣,《三国志曹真传》和《三国志 陈群传》没有列出曹休的名字,而是在并受遗诏辅政的人员最后加了“等”字(小说的处理则是曹丕临终前先召曹真、陈群和司马懿三人,在谈话间,曹休入宫问安)。虽然历史对曹休是否为曹丕诏命中的辅政大臣有不同记载,但是司马懿位列辅政大臣之一却是板上钉钉的。
此外,小说中言曹叡即位后即加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实际上司马懿在曹叡继位后到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前还有一次军事行动并获得军功。《三国志 明帝纪》 [6]《晋书 宣帝纪》 [7]《资治通鉴》 [8]记载,孙权在曹丕逝世的当年八月趁机出兵攻魏,并命令诸葛瑾、张霸进攻襄阳,孙权自己亲自率军进攻江夏,曹叡命司马懿作为统帅率兵迎战诸葛瑾、张霸。最终,司马懿击败诸葛瑾、斩杀张霸,歼灭吴军千余人,获得此役全胜。此役战功再加上此前辅政大臣的身份,至黄初七年十二月,司马懿才由抚军大将军晋升为骠骑大将军。
其次,司马懿在历史上并未主动乞守雍凉。
据《晋书 宣帝纪》[9]和《资治通鉴》[10]记载,司马懿在曹叡继位初期,其主要负责荆、豫方面的战事。如上文所述,司马懿曾率兵抵御东吴对襄阳的进犯,至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司马懿负责都督荆、豫州诸军事。而雍、凉方面则由曹真负责,据《三国志 曹真传》[11]记载,曹丕继任魏王时,曹真即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此后一直负责曹魏西线的经营。换言之,诸葛亮北伐前期,曹魏西线的统帅是曹真而非司马懿,直至公元231年曹真逝世,司马懿才接替曹真开始接手主抓曹魏西线战事。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当曹魏朝堂得到司马懿“谋反”的告示榜文时,诸如华歆、王朗等都认为司马懿有反心(华歆甚至搬出曹操曾经说司马懿“鹰视狼顾”),应当及早铲除,唯独曹真站出来为司马懿说话并认为此为吴蜀反间之计。在笔者看来,此处曹真十分清醒,是其在小说中为数不多的正面表现,也反应了小说中曹真和司马懿的关系并非一开始就水火不容。
最后,司马懿在历史上并未中计遭贬。
如上文所述,诸葛亮北伐前期,司马懿主要负责都督荆、豫州诸军事,并未主动乞守雍凉。虽然司马懿身为曹魏辅政大臣,可未有历史资料记载蜀汉方面对司马懿有所忌惮,而蜀汉方面也未有类似设计反间计的记载,因此可以推定诸葛亮听从马谡建议设下反间计、司马懿中反间计被贬的故事均为小说所虚构。
综上,小说第九十一回有关于司马懿的情节,仅有授命辅政于史有据,而乞守雍凉、中计遭贬都是小说的艺术加工。
受小说影响,许多读者都误以为诸葛亮北伐其主要对手为司马懿,实际上在历史上,诸葛亮在建兴九年(公元231年)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才接替曹真成为曹魏西线的军事负责人,双方才正式面对面交手。故而在此之前部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手戏,很多都是小说为了烘托二人的斗智而进行的嫁接或虚构,而这些嫁接或虚构的故事倒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司马懿的文学形象。
[1]《三国志 文帝纪》:“(黄初七年)夏五月丙辰,帝疾笃,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嗣主。”
[2]《三国志 曹真传》:“(黄初)七年,文帝寝疾,真与陈群、司马宣王等受遗诏辅政。”
[3]《三国志 陈群传》:“(文)帝寝疾,群与曹真、司马宣王等并受遗诏辅政。”
[4]《晋书 宣帝纪》:“及天子疾笃,帝与曹真、陈群等见于崇华殿之南堂,并受顾命辅政。诏太子曰‘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明帝即位,改封舞阳侯。”
[5]《资治通鉴》:“(黄初七年)夏,五月,帝疾笃,乃立睿为太子。丙辰,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并受遗诏辅政。”
[6]《三国志 明帝纪》:“吴将诸葛瑾、张霸等寇襄阳,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讨破之,斩霸……”
[7]《晋书 宣帝纪》:“及孙权围江夏,遣其将诸葛瑾、张霸并攻襄阳,帝督诸军讨权,走之。进击,败瑾,斩霸,并首级千馀。迁骠骑将军。”
[8]《资治通鉴》:“吴左将军诸葛瑾等寇襄阳,司马懿击破之,斩其部将张霸。”
[9]《晋书 宣帝纪》:“太和元年六月,天子诏帝屯于宛,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10]《资治通鉴》:“(太和元年)六月,以司马懿都督荆、豫州诸军事,率所领镇宛。”
[11]《三国志 曹真传》:“文帝即王位,以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6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文化商丘】商汤革命始蒙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