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郜丽梅:夏后氏与山东地区的国族

历史研究 2023-09-22 03:17:17

夏代即是由众多国族组成的早期国家,所谓“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当禹之时,天下万国。”文献记载的山东地区这个时期就曾居住着许多国族,其中,东夷集团是活动在这一区域的重要部族。自夏王朝建立前夕,东夷国族首领在权力结构中就有重要的地位。如皋陶作士,禹曾欲传位于皋陶,因其早亡,而又欲传位于伯益。“我们从关于皋陶、伯益的传说中,至少可以捕捉到两点历史信息:一是夏王朝建立前后,东夷族和地处中原的夏族有着紧密的修好往来,夷夏关系曾经有过平等和睦的时代;一是东夷显贵参与了‘中央王国’的治理,甚至有条件、有能力‘代天子之位’或‘争天子之位’。”皋陶和伯益都是东夷部落的首领,在此可以看出东方异姓国族在夏初政治权力结构中的重要的地位。夏王朝“开国”之后,夏代的东方更成为其经略的重点。山东地区的国族如薛、有仍氏、有鬲氏、斟灌、斟寻等都曾是维护夏王朝的主要依靠力量;但是,世移势易,夏末山东地区异姓国族的反叛也加快了夏王朝的灭国。

一、政治拉拢

夏初的益、启之争是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也是夏代第一次的夷夏之争,其结果是伯益在帝启二年败逃,帝启六年,去世。然启在益死后仍“祠之”,“益死之后,启岁善牺牲以祠之。” 或又封其子若木于箕山,为费氏。益启之争,夏启虽然获得胜利,然而,刚刚从“邦国”转变到“王国”的夏王朝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控制力去统治所有的异姓国族。启先杀益,而复祠之,又分封其子,实为当时政治形势使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夏启在“建国”之初,为了维护其王权统治,对当时异姓国族尤其是其中不服和观望者采取政治拉拢和怀柔的手段。

薛国是夏代山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国族。孔颖达《正义》曰:“薛,任姓,黄帝之苗裔。”《左传》载薛的先祖奚仲在夏时为车正,然《淮南子·齐俗训》云:“尧之治天下也,舜为司徒,稷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大田师,奚仲为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卷七十三下:“薛氏出自任姓。黄帝孙颛顼少子阳封于任,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薛侯,其地鲁国薛县是也。奚仲迁于邳,十二世孙仲虺,复居薛,为汤左相。”奚仲在夏禹时被封为侯,则不可能还曾在尧之世为“工”,《淮南子》把奚仲与舜、稷、禹放于同时期,抑或拉长了“时间深度”,似为古书习惯。然夏后氏任命奚仲为夏代车正,主要的原因或许是当时夏后氏国家的实力和政治形势与格局使然,但不能排除夏后氏借此对其他异姓国族拉拢以维护其政治统治。

九夷是东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夏后氏的关系一直若即若离。《竹书纪年》中关于这方面的记载颇多。(后相)七年,于夷来宾。后少康即位,方夷来宾。“帝泄二十一年,加畎夷等爵命。”等等,《路史·后纪》十三注引下有“由是服从”四字,表明夏后氏在政治上给九夷部分族长“加爵命”,亦即政治笼络方式,强化对他们的控制。

后来的夏桀时期的有仍之会虽然更大意义上是夏桀炫耀武力和好大喜功的原因促成,但毫无疑问同时也是一种政治怀柔的手段和策略。

二、征伐

夏后氏对于山东地区的经营,除了拉拢以外,对于不愿臣服、归顺者或不忠于职守者往往予以征伐。帝仲康时胤征羲、和,即是因为羲、和二族不能忠于“王事”,“废天时,乱甲乙”,以至于“不知日食”。夏末,夏桀在有仍会盟诸侯,有缗反叛,于是桀起兵伐之。

《竹书纪年》也有征伐东夷的记录:

《纪年》又有:(帝相)元年,征淮夷。

《今本竹书纪年》:帝杼“八年,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尾。”

《竹书纪年》曰:后相即位,二年,征黄夷。《后汉书·东夷传》注

《纪年》:二年,征风夷及黄夷。《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竹书纪年》曰:(相)二年,征黄夷。《通鉴外纪》卷二

《古本竹书纪年》:后荒即位,元年,以玄皂宾于河,命九夷(夷,王国维补)东狩于海,获大鸟。

《古本竹书纪年》:不降即位,六年伐九苑。

以上这些都反映了夏后氏对山东国族的武力征服,所谓“诛不从命”。

通过政治上的拉拢和武力的征伐,夏后氏能够有效地控制东方。虽然“夏代的夷夏关系经历了修好、交恶、再修好、再交恶的反复过程”,但通观有夏一代,东夷臣服于夏后氏是主要的,亦即夏后氏的实力已经从中原扩张到了东方极远之地。至于夏末,“汤欲伐桀,伊尹曰:‘请阻乏贡职以观其动。’桀怒,起九夷之师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犹能起九夷之师,是罪在我也。’汤乃谢罪,请服,复入贡职”。其时,亦即商灭夏前夕,夏后氏在东夷仍然有实际的影响和控制力,这与夏后氏一直坚持不懈地对东方的经略密切相关。

三、复国与灭国

夏后氏分封同姓国族之后,由于夏王朝内部权力的争夺以及与异姓国族的冲突,同时也由于领土扩张尤其是对东方经略的需要,许多同姓国族外迁,遂与异姓国族在地域上共处和融合,在山东出现了交错杂居的地域模式。有夏一代,夏后氏的复国与夏王朝的灭国都与东夷国族有密切的关系。

后羿和寒浞都是东夷的首领,他们先后篡夏大约近四十年的时间,是东夷国族与夏后氏最直接的一次冲突,也是最严重的一次夷夏之争,几乎终结了夏王朝的历史。作为夏后氏异姓国族的有鬲氏,是夏后氏主要支柱国族之一,夏后氏灭寒浞及其二子过、戈,主要依靠有鬲氏之力量。《左传·襄公四年》:“靡奔有鬲氏。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寒浞灭羿,取代了羿的统治地位,夏遗臣靡逃奔有鬲氏,依靠有鬲氏、有虞氏联合夏后氏同姓斟灌、斟寻二国的遗民来灭掉了寒浞,少康才得以复国,史称“少康中兴”。少康“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夏代的历史得以延续。

所以,山东地区的国族,是夏王朝在东土的依靠力量,为维护夏王朝东部地区的稳定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同时也是颠覆夏王朝的重要力量。

夏桀是夏王朝的末世之君,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用尽百姓之财来筑造倾宫,修饰瑶台。《史记·夏本纪》记载:“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致使众叛亲离,诸夷内侵,遂至亡国。

首先起来叛夏的是九夷之一的畎夷。《竹书纪年》记:“桀三年,畎夷入于岐以叛。”王国维在《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说此本于《后汉书·西羌传》。《后汉书·西羌传》有“后桀之乱,畎夷入居豳、岐之间”。严师古注《汉书·匈奴列传》:“畎夷即畎戎也。又曰昆夷,昆字或作混,又作绲,昆绲畎声相近,亦曰犬戎也。”是以畎夷又在西方。然徐旭生认为“这是范晔当日把东方的畎夷与西方的犬戎闹不清楚,所以既把畎夷载于《东夷传》,‘夷有九种’下,却把后相‘征畎夷’(只见《西羌传》),后泄对诸夷‘始加爵命’及‘畎夷入居邠岐’事记于《西羌传》中。《路史》记此事,注中虽也引用‘畎(无夷字)遂入居邠、岐之间’,可是正文却正作‘犬戎侵岐,居之’,不误。今本《竹书纪年》不晓得范晔的错误,遂致沿用”。是畎夷应居于东方。畎夷叛乱是夏后氏周围异姓国族反叛的先兆,也是夏后氏德衰的结果。

有缗为夏后氏的异姓国族。《左传·昭公四年》:“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夏桀在有仍会盟诸侯,有缗反叛,于是桀起兵伐之,“帝桀,十一年,会诸侯于仍,有缗氏逃归,遂灭有缗。”夏桀克有缗是夏代后期一次重要的对异姓国族的征伐,也致使夏后氏各异姓国族离心,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夏王朝灭亡。夏桀虽灭掉有缗氏,同时也消弱了自己的力量,也是其最后灭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左传》有“桀克有缗,以丧其国”之言。

夏桀之时,曾为夏代同盟之国的薛国仲虺则为商汤左相,助商灭夏。则薛又作为商汤之联盟国族,成为推翻夏王朝的一支力量。

可见,夏王朝四百多年的统治期间,山东地区的国族与夏王朝始终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王朝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四、余论

有夏一代,山东地区迁出、迁入的国族非常活跃。在夏代山东地区存在的国族中,有穷氏、过、鬷夷、三鬷(鬷夷之后)、费、斟寻、斟戈氏、莘氏都曾有过迁徙。有穷氏初居曲阜,后迁至河南滑县一带,经过数次迁徙,最后居于河南巩县斟寻附近。过或初居河南太康县一带,后迁至山东掖县。三鬷或由山东定陶迁至河南唐河县。而夏代的同姓国族费、斟寻氏、斟戈氏、辛氏东曾东迁山东。

费、斟寻氏、斟戈氏、莘氏等夏后氏同姓国族东迁,留居东夷之地,与之杂处,中原夏文化也应随之被带至东夷,与东夷文化融合,具备了新的文化特征。这是否属于夏文化范畴,却为多数研究者所忽视或避而不谈。然而弄清楚这些问题,对夏文化的探索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同时,东夷地区国族的西渐,例如有穷氏、寒浞的西侵,把传统的东夷文化带入到夏代统治的政治中心,东夷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传统的中原文化中去,又该如何理解?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傅斯年先生的《夷夏东西说》认为,夏后一代的大事“统是和夷人的斗争”,夷夏东西对峙而交胜,“夷曾一度灭夏后氏,夏亦数度克夷,但夏终未尽定夷地”,并说“夷羿必是敌国之君”,而非夏之属臣、叛臣。李学勤先生也说“夏朝的统治在相当程度是建立在对夷人的统治基础之上,夏朝不是一个夷夏东西的问题,而是夷本身就在夏朝的范围之内”。

事实上,夏后氏同姓国族东迁,同时也是夏文化的东渐。“就夏代而言,完全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是,在东方的山东地区有一支夏代的文化,这支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夏朝的范围之内。”夏后氏同姓国族迁徙到东方,与东方的异姓国族杂居,必然带来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夷夏“因对峙而生争斗,因争斗而起混合,因混合而文化进展”。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显示,在豫东、鲁西有二里头文化和岳石文化融合的遗存的大片区域,这虽不足以证明两种文化在整个夏代的东方发生融合或融合到什么程度,但起码可以说明“豫西地区的夏与山东地区的夷人一定存在着关系”,就此而言夏文化已经超出中原的范围。

夏后氏的中心开始于豫西、晋南一带,势力并不能扩张到远在山东的东夷地区。而东方诸国开始也并不都臣服于夏后氏。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看,相对于其他地区,山东地区部族众多,互不统属,岳石文化似乎也并不落后于二里头文化。随着夏后氏实力的强大,本来与东方关系密切的夏王朝势力开始东渐,并逐步扩大其控制范围。又由于地缘关系,东方必然是夏后氏扩张的首要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与东方异姓国族发生直接的关系,而开疆拓土对于一个实力强大的国族则是必然之事,自然竞争的法则也适用于人类的某些时候和历史阶段。夏王朝要扩大疆域,要控制和征服东方,必须控制和征服东方的国族。于是,有夏一代,东方始终是其经略的重点,这是夏代的夷夏关系和东西关系的交恶和修好不断反复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夏代的历史就是一部夷夏东西交通的历史。

列举黄帝在人类生活上的伟大贡献。急!!!

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从黄帝时代起,就告别了蛮荒混沌的岁月,拉开了5000年文明史的帷幕。先祖轩辕黄帝率领先民们,磨

砺智慧,统一华夏,安定四方,立中华创业自强之精神,领世界文明古国之风骚。从此以后,先祖生息的场所,就成为中华民族的

摇篮,黄陵县桥山这块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地,便成为全民族共同向往的精神圣地。因此,历朝历代,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

姓;也不论党派政别、国内同胞,还是海外侨胞,在黄帝陵前无一例外地同祭一个始祖,追寻一个根系,魂牵一个神州;也不论是

庄严肃穆的公祭,还是敦厚淳朴的民祭,以及叶落归根的游子之祭,无不显示出民族精神的巨大感召力和凝聚力。正因为如此,无

论哪个时代,无论在哪个国度里,只要凭借炎黄子孙这一熟悉的称谓,就能够跨越无限时空,穿过无数障碍,消融一切隔膜,找到

自己的同胞和兄弟,寻到一种亘古不变的民族聚合力。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中华民族以汉民族为主体,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汉

族则是在黄帝部族为主的古华夏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他少数民族也是由黄帝的后裔,

在中原地区以外的边陲地带辗转迁徙繁衍而成。因此,轩辕黄帝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始

祖。 其一,就血缘关系来考察。轩辕黄帝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那时候,我国黄河中

下游地区以及山东、苏北一带已形成了众多的氏族和氏族部落,其主要是活动于以华山中

心的西部地区的黄帝部族和炎帝部族,以及居住在山东、苏北的九黎族部族。其中黄帝部

族后裔夏后氏和有虞氏等12个部落,以及炎帝后裔,联合组成夏,称为“夏”。“夏”与

“华”古字相同,“夏”即“华”,“华”即“夏”,“华”“夏”联称还是夏。所以中

华民族就是由黄帝部族后裔为胚胎的华夏族繁衍而来的。故世代繁衍生息于黄河中下游的氏族部落都与黄帝有血缘联系。 其二,就

地缘关系来考察。根据考证,黄帝部族主要分布于渭水以北的陕北高原、渭北高原,炎帝部族主要分布于陕西岐山、宝鸡一带。

黄帝炎帝部族都有东徙的历史。黄帝部族主要沿北洛水南下,东渡黄河,依中条山、太行山向东发展,直至山西南部和河北涿鹿。

炎帝部族东进轨迹则较黄帝部族偏南,其顺渭水、黄河而东,至河南、山东一带,势力范围与九黎族落形成犬牙交错,并肩抵足

之势。后来,经过黄帝与蚩尤、黄帝与炎帝几次战争,黄河中下游,包括山东、苏北地区,共同统一于黄帝部族,形成以中原为

中心,以黄帝部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的大融合。又经过几千年的民展,华夏族的族居地逐渐扩展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其他他

区。至公元202年,华夏族在关中地区建立西汉王朝,成为汉族第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当时亚洲、非洲人就称中国人为汉族,因

而出现了汉族这个称谓。这时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正式形成。 汉族的形成,为中华民族的定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他少

数民族,也是黄帝后裔发展而成的。如被称为“五胡”的鲜卑族、羌族、匈奴族,以及犬戎、北狄皆黄帝之后。因此,“是中华

民族之全体,皆均黄帝子孙”,而轩辕黄帝则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共同始祖。

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炎帝也是我国远古时期一位部落联盟首领,与黄帝为同胞兄弟,因居于姜水,故姓姜。其部族活动于

陕西渭水之滨的武功、岐山一带,为周人的祖先。炎帝部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农业文明做出了许多巨大贡献。但是随

着其部族势力的日益壮大,也逐渐滋生了许多邪端异行,恃强仗势,欺凌弱小,大行无道,民怨迭起。具有刚直勇武、嫉恶如仇

秉性的轩辕黄帝,为维护各部族利益和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反复规劝炎帝,希望其改弦更张,弃恶从善。但炎帝一概置若罔闻,

依然我行我素。于是黄帝便准备以武力相劝戒。他教民习武,操练干戈,积极备战。战争进行的相当激烈、残酷,“尸横遍野,

血流漂橹”,双方伤亡惨重。最后,炎帝部落终于抵挡不住日益兴旺强大和正义在握的黄帝部族的进攻,败退涿 鹿城东的阪泉

(今在河北省涿 鹿)。其时,黄帝率领以熊、罴、豹、 虎为图腾的氏族部落,挥舞着用雕、鹰、鶡、鸢等飞禽的羽毛装饰的旗

帜英勇追杀。经过多次艰苦战斗,终于打败了炎帝,统一了其部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使一度战端迭起、民无宁日的中原地区

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黄、炎之战,是我国上古时期姬、姜两个异姓部落的一次激烈冲突,也是我国原始社会由母系

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历史反映。新石器早期的母系氏族公社,发展到新石器中晚期,已经过渡为父系氏族社会,尔后

经过数百年之久,再进入奴隶社会。因此,从黄陵时代直至夏代前期,我国下处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原始公有制逐

渐向私有制转变,部落之间为了土地、牲畜等产生的纠纷越来越多,冲突与战争不断出现,于是,一些近亲部落逐渐结成一种稳

定性的部落联盟,组成联盟议事会,选出军事首领,这表明当时氏族社会的最高组织形式已具有军事性质。黄帝战胜炎帝成为中

央之帝,这正是氏族公社向奴隶制国家演变的萌芽表现。战争之后,黄帝部落依然生活在北方,炎帝部落向南方和东方转移,与

长江流域苗蛮逐渐融合。

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的炎黄阪泉战火初熄,居于黄河下游亦即今山东、江苏北部一带的九黎族部落便向黄帝部族居住的黄河

中下游进犯。其部首领蚩尤,智勇双全,精明强干。他通晓天道,精通律历,其部族人也本领高强,勇猛过人。他们曾“烁金为

兵,割革为甲”,进行过长期的军事训练与备战。正是凭借强大的兵力,蚩尤率其部族兼并了许多部落而所向无敌。面对强敌咄

咄逼人之势,黄帝及其部族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企图以仁义去感化蚩尤,以化干戈为玉帛,免得生灵涂炭。但蚩尤觊觎黄帝

的中央天帝宝座已久,毫无所动,志在不移,反而愈益骄横,驱逐榆罔与炎帝,以示挑衅。在与蚩尤谈判的同时,黄帝仍未放弃

战争的准备。他制造武器,训练士兵,设置军器,创作军乐,赶制甲胄,部族上下同仇敌忾。经过比较充分的准备,黄帝部族基

本具备了迎战蚩尤的条件,于是便率领以熊、罴、豹 、虎等为图腾的部族,与蚩尤在涿鹿展开激战。由于九黎部族骁勇善战,常

常戴角披皮,以角抵人,冲锋陷阵,势若猛兽,所以黄帝部族损失惨重,“流血万里”,久战不胜,但黄帝凭借个人智慧,并且

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扭转战局,化险为夷,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擒杀了蚩尤,征服了蚩尤部落,使我国黄河流域的众多部

落统一到黄帝麾下。黄帝与蚩尤之战是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集团战胜文明程度较低的九黎族的一场原始战争。关于这一战争的许

多传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帝部族与黄河下游的九黎族经过战争互相融合的历史。这在中华民族史上,是华夏族

形成的重要一步。这一历史过程已为考古材料所证实。在中原地区发现的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交流的现象,就是华夏部族与九

黎部族融合的历史沉积。经过阪泉之战,黄帝威震天下,声名远扬,黄帝部族因此信誉鹊起,日益强大。于是黄帝大会诸侯于釜

山(今河北省涿鹿西南),与会首领多达“万国”,黄帝被诸侯尊为天子,各部族均称臣纳贡,咸来宾从。接着黄帝又游历四方,

所到之处,外族人民为黄帝的仁义之德深深感动,纷纷向黄帝族朝贡称臣,进一步加强了黄帝族与其它民族相互融合,形成以华

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相通融合的局面,构建起中华民族的基本框架。

胡曹、于则发明鞋帽: 上古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但是出于抵御风寒,以及奔走于荆

莽丛林中狩猎捕鱼而防肤护肌之需,必须有衣冠。而且,此时人类早已告别了群众婚陋史,进入了配偶婚姻,更加注重避讳文饰,

男女大防,衣冠同时具备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而生产的发展,人类智慧的不断开发,为衣冠的制作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支

持;嫘祖养蚕缫丝,则为衣冠的创制做了物质上的准备。史书记载:“黄帝作旃冕,胡曹作冕,伯余作衣裳,于则于扉屦。”根

据历史记载,考察服饰的起源和演进历史,我们认为这些记载是确实可信的。另外,衣裳服饰的最初发明还是人类长期蓄积、偶

尔得之的产物,其直接受启迪于某种偶尔意外的发现。传说隆冬季节,黄帝派胡曹、于则两人率众进山狩猎。那时天气特别寒冷,

猎人们腰缠兽皮,赤脚露顶左波于高山密林之中。当他们满载而归时,气温聚降,胡曹部众竟有20多人耳朵被冻掉,于则带领的

30多人,半数以上双脚冻烂,无法行走。两位头领在愁苦之际,胡曹随手拾起一块石子,向树上的一个空鸟巢掷去,击落鸟窝,

正巧落于一个人头上。由于鸟窝是用鸟羽和细软材料织成的,质地柔软,极富保暖性,此人顿感暖意融融。其他人纷纷效仿,顷

刻鸟巢盖顶,无一例外。这就形成原始的帽子雏形。于则部光脚站在雪地里,大家双脚麻木,不能继续前进,于则心情烦躁,不

断以足蹬一朽树,以排遣心头郁闷。不意双脚陷进树身的软木中,非常暖和。于是他灵机一动,令大家动手,将软木砍倒,截成

短截,将其掏空,塞上软草,绑在脚上,既保暖又松软,这就形成原始的鞋子雏形。以后,随着实践的发展,鞋子和帽子不断得

到改进完善,演变出许多类型和款式,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我国古代儒家认为,黄帝制作的衣冠,标志着人与动

物的区别,认为有衣冠的人类当有仁义道德,故有“衣冠文明”之说,而穿衣戴冠无仁义者则被斥为“衣冠禽兽”。所以说,衣

冠的发明标志着人类从此跨入文明时代之说是有道理的。

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史书曾有黄帝“命西陵氏劝蚕稼”的记载。西陵氏即黄帝夫人嫘祖。关于她发明养蚕、缫丝的故事见诸

史籍较多,也在民间广泛流传。嫘祖是一位聪慧勤劳的山野少女,后遇轩辕遂结良缘,辅佐黄帝,治理天下。一次黄帝命嫘祖为

负责制帽的胡曹和做鞋的于则提供原料。嫘祖率妇女剥树皮,剔麻线,集裘皮,虽艰苦备尝,但所集原料杯水车薪,远不足用。

嫘祖劳累过度,又心急中焚,竟心力交瘁,抱病卧床。她悉肠百结,不思饮食。尽管周围女子为其精心备饭,然嫘祖毫无胃口,

日渐消瘦。于是众女子上山采集鲜果,以供嫘祖食用。偶尔她们采集到一筐洁白晶莹,状若蚕豆的果子,但嚼之不碎,弃之不忍,

便置于沸水,希冀煮熟食用。偶用木棒搅动,细丝成缕,缠满细棒,越拉越长,以至不尽,众皆惊奇,告之嫘祖。嫘祖上山观察,

才在桑树林中,见到白丝球乃蚕吃桑叶,吐丝作茧自缚而成。于是她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细心观察蚕的成长过程,掌握了养蚕成

茧技术,开创了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第一缕天然纤维之先河,并不遗余力地推行养蚕植桑技术,教民缫丝织锦,从此,中华民族

开始了养蚕织锦的历史。今黄陵县城南,传说就是当年嫘祖养蚕处。后人在此曾修建了“嫘祖庙”以纪念这位养蚕的发明者。由

于年代久远,庙宇已不存在。所幸的是这次整修黄帝陵,已将恢复“嫘祖养蚕织帛处”列入总体规划之中。 养蚕的发明,为我们

先祖造衣冠提供了条件,衣冠的创造与发展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丝织业的发展,我国被称为“丝绸之国”,丝帛

曾成为东方文明的象征和古代王权的代表,并作为和平友好的信使开启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使中华民族开始走向世界,

与世界各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化干戈为玉帛”也成为和平、友好、团结、合作的美喻。因此,以蚕桑、丝织为核心而发展

成“嫘祖文化”不仅包含了物质文明的重要内涵,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内涵,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树起了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嫘祖也因其卓越贡献被人们誉为“先蚕娘娘”而受到特殊的尊奉。早在后周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曾以太牢这一最高礼仪祭祀嫘

祖,唐代对嫘祖更是推崇备至,几乎与黄帝相提并论,从而使嫘祖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受到世代人民的敬仰。

仓颉造字: 上古时代,在文字发明之前,人们主要采取结绳记事方法,既不方便,又非常晦涩,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生活秩

序和社会发展。有鉴于此,黄帝便命史官仓颉造字。一个大雪初霁之晨,仓颉上山打猎,看到从白雪皑皑的山谷中,飞出两只小

鸡,在山野觅食。踪迹远去,只留下两行抓印。又有两只山鹿窜出山林,远遁而去,留下清晰的

蹄印。仓颉思付良久,顿然大悟:两种动物其形不一,爪迹迥异,各绘其形,以示其状,不就可

以创造出代表万物的文字吗?于是他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熟视人物器皿,摹形状物,

创造出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文字的初创,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文

字发明之前,人类的知识和经验主要贮存于掌握知识和经验的人的头脑中,依靠言传身教来传

播。随着掌握知识者的死亡,知识也就失传了。而文字则使人类具备了独立于人体之外的知识

贮存系统和难以泯灭的物质载体,从而极大地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关于仓颉造字之说,过

去曾有诸多质疑。传统说法认为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初创时间应在殷商时代。但1985年,

西安西郊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15块兽骨上的楔刻形文字,其形体结构与殷商甲骨文很相似,

但时间可能比殷商甲骨文早1700年。又据1993年3月1日《光明日报》报道,山东大学考古实习

队,在山东邹平县苑城发现的龙山文化陶书上的5行11个字,其年代比殷商甲骨文早800年之久。

由此推断,文字初创时期至少应在距今4500年以上。因此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并非无稽之谈

关于黄帝

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从黄帝时代起,就告别了蛮荒混沌的岁月,拉开了5000年文明史的帷幕。先祖轩辕黄帝率领先民们,磨

砺智慧,统一华夏,安定四方,立中华创业自强之精神,领世界文明古国之风骚。从此以后,先祖生息的场所,就成为中华民族的

摇篮,黄陵县桥山这块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地,便成为全民族共同向往的精神圣地。因此,历朝历代,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

姓;也不论党派政别、国内同胞,还是海外侨胞,在黄帝陵前无一例外地同祭一个始祖,追寻一个根系,魂牵一个神州;也不论是

庄严肃穆的公祭,还是敦厚淳朴的民祭,以及叶落归根的游子之祭,无不显示出民族精神的巨大感召力和凝聚力。正因为如此,无

论哪个时代,无论在哪个国度里,只要凭借炎黄子孙这一熟悉的称谓,就能够跨越无限时空,穿过无数障碍,消融一切隔膜,找到

自己的同胞和兄弟,寻到一种亘古不变的民族聚合力。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中华民族以汉民族为主体,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汉

族则是在黄帝部族为主的古华夏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他少数民族也是由黄帝的后裔,

在中原地区以外的边陲地带辗转迁徙繁衍而成。因此,轩辕黄帝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始

祖。 其一,就血缘关系来考察。轩辕黄帝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那时候,我国黄河中

下游地区以及山东、苏北一带已形成了众多的氏族和氏族部落,其主要是活动于以华山中

心的西部地区的黄帝部族和炎帝部族,以及居住在山东、苏北的九黎族部族。其中黄帝部

族后裔夏后氏和有虞氏等12个部落,以及炎帝后裔,联合组成夏,称为“夏”。“夏”与

“华”古字相同,“夏”即“华”,“华”即“夏”,“华”“夏”联称还是夏。所以中

华民族就是由黄帝部族后裔为胚胎的华夏族繁衍而来的。故世代繁衍生息于黄河中下游的氏族部落都与黄帝有血缘联系。 其二,就

地缘关系来考察。根据考证,黄帝部族主要分布于渭水以北的陕北高原、渭北高原,炎帝部族主要分布于陕西岐山、宝鸡一带。

黄帝炎帝部族都有东徙的历史。黄帝部族主要沿北洛水南下,东渡黄河,依中条山、太行山向东发展,直至山西南部和河北涿鹿。

炎帝部族东进轨迹则较黄帝部族偏南,其顺渭水、黄河而东,至河南、山东一带,势力范围与九黎族落形成犬牙交错,并肩抵足

之势。后来,经过黄帝与蚩尤、黄帝与炎帝几次战争,黄河中下游,包括山东、苏北地区,共同统一于黄帝部族,形成以中原为

中心,以黄帝部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的大融合。又经过几千年的民展,华夏族的族居地逐渐扩展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其他他

区。至公元202年,华夏族在关中地区建立西汉王朝,成为汉族第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当时亚洲、非洲人就称中国人为汉族,因

而出现了汉族这个称谓。这时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正式形成。 汉族的形成,为中华民族的定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他少

数民族,也是黄帝后裔发展而成的。如被称为“五胡”的鲜卑族、羌族、匈奴族,以及犬戎、北狄皆黄帝之后。因此,“是中华

民族之全体,皆均黄帝子孙”,而轩辕黄帝则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共同始祖。

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炎帝也是我国远古时期一位部落联盟首领,与黄帝为同胞兄弟,因居于姜水,故姓姜。其部族活动于

陕西渭水之滨的武功、岐山一带,为周人的祖先。炎帝部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农业文明做出了许多巨大贡献。但是随

着其部族势力的日益壮大,也逐渐滋生了许多邪端异行,恃强仗势,欺凌弱小,大行无道,民怨迭起。具有刚直勇武、嫉恶如仇

秉性的轩辕黄帝,为维护各部族利益和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反复规劝炎帝,希望其改弦更张,弃恶从善。但炎帝一概置若罔闻,

依然我行我素。于是黄帝便准备以武力相劝戒。他教民习武,操练干戈,积极备战。战争进行的相当激烈、残酷,“尸横遍野,

血流漂橹”,双方伤亡惨重。最后,炎帝部落终于抵挡不住日益兴旺强大和正义在握的黄帝部族的进攻,败退涿 鹿城东的阪泉

(今在河北省涿 鹿)。其时,黄帝率领以熊、罴、豹、 虎为图腾的氏族部落,挥舞着用雕、 鹰、鶡、鸢等飞禽的羽毛装饰的旗

帜英勇追杀。经过多次艰苦战斗,终于打败了炎帝,统一了其部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使一度战端迭起、民无宁日的中原地区

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黄、炎之战,是我国上古时期姬、姜两个异姓部落的一次激烈冲突,也是我国原始社会由母系

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历史反映。新石器早期的母系氏族公社,发展到新石器中晚期,已经过渡为父系氏族社会,尔后

经过数百年之久,再进入奴隶社会。因此,从黄陵时代直至夏代前期,我国下处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原始公有制逐

渐向私有制转变,部落之间为了土地、牲畜等产生的纠纷越来越多,冲突与战争不断出现,于是,一些近亲部落逐渐结成一种稳

定性的部落联盟,组成联盟议事会,选出军事首领,这表明当时氏族社会的最高组织形式已具有军事性质。黄帝战胜炎帝成为中

央之帝,这正是氏族公社向奴隶制国家演变的萌芽表现。战争之后,黄帝部落依然生活在北方,炎帝部落向南方和东方转移,与

长江流域苗蛮逐渐融合。

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的炎黄阪泉战火初熄,居于黄河下游亦即今山东、江苏北部一带的九黎族部落便向黄帝部族居住的黄河

中下游进犯。其部首领蚩尤,智勇双全,精明强干。他通晓天道,精通律历,其部族人也本领高强,勇猛过人。他们曾“烁金为

兵,割革为甲”,进行过长期的军事训练与备战。正是凭借强大的兵力,蚩尤率其部族兼并了许多部落而所向无敌。面对强敌咄

咄逼人之势,黄帝及其部族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企图以仁义去感化蚩尤,以化干戈为玉帛,免得生灵涂炭。但蚩尤觊觎黄帝

的中央天帝宝座已久,毫无所动,志在不移,反而愈益骄横,驱逐榆罔与炎帝,以示挑衅。在与蚩尤谈判的同时,黄帝仍未放弃

战争的准备。他制造武器,训练士兵,设置军器,创作军乐,赶制甲胄,部族上下同仇敌忾。经过比较充分的准备,黄帝部族基

本具备了迎战蚩尤的条件,于是便率领以熊、罴、豹 、虎等为图腾的部族,与蚩尤在涿鹿展开激战。由于九黎部族骁勇善战,常

常戴角披皮,以角抵人,冲锋陷阵,势若猛兽,所以黄帝部族损失惨重,“流血万里”,久战不胜,但黄帝凭借个人智慧,并且

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扭转战局,化险为夷,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擒杀了蚩尤,征服了蚩尤部落,使我国黄河流域的众多部

落统一到黄帝麾下。黄帝与蚩尤之战是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集团战胜文明程度较低的九黎族的一场原始战争。关于这一战争的许

多传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帝部族与黄河下游的九黎族经过战争互相融合的历史。这在中华民族史上,是华夏族

形成的重要一步。这一历史过程已为考古材料所证实。在中原地区发现的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交流的现象,就是华夏部族与九

黎部族融合的历史沉积。经过阪泉之战,黄帝威震天下,声名远扬,黄帝部族因此信誉鹊起,日益强大。于是黄帝大会诸侯于釜

山(今河北省涿鹿西南),与会首领多达“万国”,黄帝被诸侯尊为天子,各部族均称臣纳贡,咸来宾从。接着黄帝又游历四方,

所到之处,外族人民为黄帝的仁义之德深深感动,纷纷向黄帝族朝贡称臣,进一步加强了黄帝族与其它民族相互融合,形成以华

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相通融合的局面,构建起中华民族的基本框架。

胡曹、于则发明鞋帽: 上古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但是出于抵御风寒,以及奔走于荆

莽丛林中狩猎捕鱼而防肤护肌之需,必须有衣冠。而且,此时人类早已告别了群众婚陋史,进入了配偶婚姻,更加注重避讳文饰,

男女大防,衣冠同时具备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而生产的发展,人类智慧的不断开发,为衣冠的制作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支

持;嫘祖养蚕缫丝,则为衣冠的创制做了物质上的准备。史书记载:“黄帝作旃冕,胡曹作冕,伯余作衣裳,于则于扉屦。”根

据历史记载,考察服饰的起源和演进历史,我们认为这些记载是确实可信的。另外,衣裳服饰的最初发明还是人类长期蓄积、偶

尔得之的产物,其直接受启迪于某种偶尔意外的发现。传说隆冬季节,黄帝派胡曹、于则两人率众进山狩猎。那时天气特别寒冷,

猎人们腰缠兽皮,赤脚露顶左波于高山密林之中。当他们满载而归时,气温聚降,胡曹部众竟有20多人耳朵被冻掉,于则带领的

30多人,半数以上双脚冻烂,无法行走。两位头领在愁苦之际,胡曹随手拾起一块石子,向树上的一个空鸟巢掷去,击落鸟窝,

正巧落于一个人头上。由于鸟窝是用鸟羽和细软材料织成的,质地柔软,极富保暖性,此人顿感暖意融融。其他人纷纷效仿,顷

刻鸟巢盖顶,无一例外。这就形成原始的帽子雏形。于则部光脚站在雪地里,大家双脚麻木,不能继续前进,于则心情烦躁,不

断以足蹬一朽树,以排遣心头郁闷。不意双脚陷进树身的软木中,非常暖和。于是他灵机一动,令大家动手,将软木砍倒,截成

短截,将其掏空,塞上软草,绑在脚上,既保暖又松软,这就形成原始的鞋子雏形。以后,随着实践的发展,鞋子和帽子不断得

到改进完善,演变出许多类型和款式,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我国古代儒家认为,黄帝制作的衣冠,标志着人与动

物的区别,认为有衣冠的人类当有仁义道德,故有“衣冠文明”之说,而穿衣戴冠无仁义者则被斥为“衣冠禽兽”。所以说,衣

冠的发明标志着人类从此跨入文明时代之说是有道理的。

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史书曾有黄帝“命西陵氏劝蚕稼”的记载。西陵氏即黄帝夫人嫘祖。关于她发明养蚕、缫丝的故事见诸

史籍较多,也在民间广泛流传。嫘祖是一位聪慧勤劳的山野少女,后遇轩辕遂结良缘,辅佐黄帝,治理天下。一次黄帝命嫘祖为

负责制帽的胡曹和做鞋的于则提供原料。嫘祖率妇女剥树皮,剔麻线,集裘皮,虽艰苦备尝,但所集原料杯水车薪,远不足用。

嫘祖劳累过度,又心急中焚,竟心力交瘁,抱病卧床。她悉肠百结,不思饮食。尽管周围女子为其精心备饭,然嫘祖毫无胃口,

日渐消瘦。于是众女子上山采集鲜果,以供嫘祖食用。偶尔她们采集到一筐洁白晶莹,状若蚕豆的果子,但嚼之不碎,弃之不忍,

便置于沸水,希冀煮熟食用。偶用木棒搅动,细丝成缕,缠满细棒,越拉越长,以至不尽,众皆惊奇,告之嫘祖。嫘祖上山观察,

才在桑树林中,见到白丝球乃蚕吃桑叶,吐丝作茧自缚而成。于是她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细心观察蚕的成长过程,掌握了养蚕成

茧技术,开创了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第一缕天然纤维之先河,并不遗余力地推行养蚕植桑技术,教民缫丝织锦,从此,中华民族

开始了养蚕织锦的历史。今黄陵县城南,传说就是当年嫘祖养蚕处。后人在此曾修建了“嫘祖庙”以纪念这位养蚕的发明者。由

于年代久远,庙宇已不存在。所幸的是这次整修黄帝陵,已将恢复“嫘祖养蚕织帛处”列入总体规划之中。 养蚕的发明,为我们

先祖造衣冠提供了条件,衣冠的创造与发展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丝织业的发展,我国被称为“丝绸之国”,丝帛

曾成为东方文明的象征和古代王权的代表,并作为和平友好的信使开启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使中华民族开始走向世界,

与世界各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化干戈为玉帛”也成为和平、友好、团结、合作的美喻。因此,以蚕桑、丝织为核心而发展

成“嫘祖文化”不仅包含了物质文明的重要内涵,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内涵,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树起了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嫘祖也因其卓越贡献被人们誉为“先蚕娘娘”而受到特殊的尊奉。早在后周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曾以太牢这一最高礼仪祭祀嫘

祖,唐代对嫘祖更是推崇备至,几乎与黄帝相提并论,从而使嫘祖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受到世代人民的敬仰。

仓颉造字: 上古时代,在文字发明之前,人们主要采取结绳记事方法,既不方便,又非常晦涩,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生活秩

序和社会发展。有鉴于此,黄帝便命史官仓颉造字。一个大雪初霁之晨,仓颉上山打猎,看到从白雪皑皑的山谷中,飞出两只小

鸡,在山野觅食。踪迹远去,只留下两行抓印。又有两只山鹿窜出山林,远遁而去,留下清晰的

蹄印。仓颉思付良久,顿然大悟:两种动物其形不一,爪迹迥异,各绘其形,以示其状,不就可

以创造出代表万物的文字吗?于是他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熟视人物器皿,摹形状物,

创造出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文字的初创,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文

字发明之前,人类的知识和经验主要贮存于掌握知识和经验的人的头脑中,依靠言传身教来传

播。随着掌握知识者的死亡,知识也就失传了。而文字则使人类具备了独立于人体之外的知识

贮存系统和难以泯灭的物质载体,从而极大地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关于仓颉造字之说,过

去曾有诸多质疑。传统说法认为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初创时间应在殷商时代。但1985年,

西安西郊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15块兽骨上的楔刻形文字,其形体结构与殷商甲骨文很相似,

但时间可能比殷商甲骨文早1700年。又据1993年3月1日《光明日报》报道,山东大学考古实习

队,在山东邹平县苑城发现的龙山文化陶书上的5行11个字,其年代比殷商甲骨文早800年之久。

由此推断,文字初创时期至少应在距今4500年以上。因此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并非无稽之谈
参考资料:/huangdiling/hdwh/
回答者:verayang86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11 13:59

--------------------------------------------------------------------------------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你说的最详细,所以就用你了。

--------------------------------------------------------------------------------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 共 1 条

我国陕西省中部,有个黄陵县,黄陵县城北有座桥山,桥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墓。人们称它为黄陵,因此把这个原称为“中部”的县,改名为黄陵县。

黄帝陵①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它座山环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参天耸立,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挺拨、苍劲。

传说这座黄帝陵汉朝时就已存在了。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说:“黄帝葬于桥山”。西汉著名的皇帝汉武帝曾经来到这里祭祀。关于这事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汉武帝北巡朔方(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南归,带着十余万大军,路过桥山。当他看到黄帝陵时,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对臣下说:“我听说黄帝并没有死,现在又出现了他的坟,这是什么缘故呢?”臣下回答说:“黄帝成仙上天去了。这个陵墓是黄帝的臣下为纪念他,葬了他的衣冠。”后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朝的康熙皇帝,也都亲自写过祭文,祭祀黄陵。这都说明:我国历朝历代,祭祀祖先黄帝,由来已久。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清明节,陕甘宁边区政府也有一次盛大的祭黄陵活动。这年4月6日,当时陕北出版的《新中华报》对这次活动有一段十分醒目的报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特派林伯渠为代表,参加了这次民族扫墓盛典,以表示愿做抗日救亡前驱的决心。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还共同写了《祭黄帝文》,文中盛赞黄帝的功劳:“赫赫始祖,吾华肇(zhào兆,开始的意思)造;胄(zhòu昼)衍(后代延续)社绵(国家长存),岳峨(山高)河浩。聪明睿(ruì锐)智,光被遐(xiá狭)荒(远近);建此伟业,雄立东方”。祭文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振兴祖国的精神象征。鲁迅也把黄帝作为伟大的民族象征。他在一首诗中说:“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说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中华民族。近年来,每逢清明节,我国人民纷纷来到黄帝陵,以崇敬的心情,拜谒这位民族之祖。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来到大陆,差不多也都要到这里来寻根,表示后代对祖先的敬意。人们都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悠悠五千年过去了,黄帝的形象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为人类作出更多的贡献。

黄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对我们民族有过什么功绩呢?可惜,黄帝离我们太遥远了,关于他的事迹,很难征之信史,只有借助于古代的神话传说。来勾画他伟大的形象。

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呢?这在古书里是有解释的。《淮南子》一书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这是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黄帝为什么又名轩辕氏呢?根据史料记载,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用科学的观点来解释,大概黄帝是属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一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还是部落、氏族聚居的状况,阶级和国家还没有产生。黄帝的部落聚居的地方,历史记载各有不同。有的说,黄帝曾居住在河北涿漉县的山弯弯里,史书上叫做“涿漉之野”。也有的说,他的部落居住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名曰“轩辕之丘”。这说明当时大约还没有完全定居,部落经常迁徙,黄帝部落大体活动在今天陕西、河南、河北沿黄河一线。

在传说中,黄帝是个非常聪明能干的人物。他既会推算天文,制定出中国最早的历法,又会制造车、船和指南车。他还精通医术,和神医岐伯一起研究出一套诊治方法。他和岐伯关于医学的对话,被后人编成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枣《黄帝内经》。黄帝的妻子嫘祖也很能干,她教人民养蚕,总结出一套喂蚕、缫丝、织帛的经验。从此,人们既会制衣,又会作冕,还能制鞋,从上到下都装束起来,彻底改变了上古时代穿树叶兽皮的原始习惯。古代的人受饮水限制,居者靠河流,牧者逐水草,很不方便。黄帝发明了井,人们才有可能到远离河流的地方去开发。当时的人还不会盖房子,穴居野处,构木为巢;又是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黄帝手下集中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文字学家仓颉,造出了象形文字,音乐家伶伦分出十二音阶,配成乐曲;精通数学的隶首,制定了各种度量衡等等。当然,这些发明,掺杂着许多神话传说的成份,实际上任何一项发明,都绝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只不过反映了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黄帝,因为是古代学者一致承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就把一切文明制度都推源于他。

黄帝还是古代主持正义力量的代表。古书上说,他办事公道,受到了周围许多邻近部落的拥戴。当时有一个南方部落的首领蚩尤,勇猛善战,常常赁借自己的强大力量,进攻别的部落;烧杀抢掠,使得人们不能安定生活。蚩尤把矛头指向了曾与黄帝结成联盟的炎帝部落,把炎帝部落赶到了黄帝控制的河北省涿鹿地区。蚩尤乘胜追击,又跟踪到了涿鹿。在这里,终于和黄帝部落展开了一场恶战。涿鹿之战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次相当激烈的战争。传说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使黄帝部众迷失了方向。黄帝布下出奇制胜的阵式,又利用了风后所制造的指南车,辨别了风向,才把蚩尤打败。黄帝乘胜追到山东,捉住蚩尤杀掉,把蚩尤的头带回涿鹿,埋在那里。所以至今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的涿鹿县,还有一座蚩尤坟。

黄帝战胜蚩尤后,威信更高了,被中原各部落尊为共同的领袖。后来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合并,统称为华夏族。华夏族就是中华民族的前身。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把自己叫做“炎黄子孙”。古书记载说,黄帝以后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尧、舜、禹,和后来的夏、商、周三代,都是炎黄的后代。不仅中原的汉民族这样说,北方的匈奴、西边的羌族、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也都自称是炎黄的子孙。

关于黄帝之死,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据说,他并没有死,最后的归宿是乘龙升天了。因此,现在陕西黄陵前的围墙正面,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叫做“桥山龙驭”,就是指的这个故事。这更说明黄帝受到人们无比的崇敬,人们不希望他死,希望他永生。这个神话,表达了他的部族和后代们的美好愿望。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5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