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投降朱明成祖的许多大将不得善终,但此人能得好结局,原因在这了

洪都烟客 2023-09-22 03:11:08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先后派出耿炳文、李景隆等人挂帅,对朱棣的燕军对抗。耿、李二人的手下,有盛庸、平安、何福、顾成等多位大将,一度给燕军带来很大的麻烦。

今天我们说一说其中的这一位顾成。

顾成身材魁梧壮硕,满身纹身,擅用马槊。他家世代是船工,后来投奔朱元璋,最先是帐前一员亲兵,以后因功慢慢提升,成为一员军将,进入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征战。洪武十八年,升任贵州都指挥同知。二十九年再升为右军都督佥事,佩挂征南将军印。

建文元年,顾成升任左军都督,跟随耿炳文征讨朱棣,那时耿炳文岁数大了,顾成也七十多岁。同年八月,双方在在真定一带大战,官军大败,三万多人被斩首,顾成和驸马李坚等人被俘。耿炳文退守真定,朱棣围攻两天之后,解围而去。

顾成被押去见朱棣,朱棣问他:“你是父皇的老部下,如今怎么和我为敌?”

顾成很会说话,哭着说他是被奸臣逼迫,冒犯燕王,罪不可赦。现在见到了殿下,感觉就像见到了太祖。如果能饶我不死,愿效犬马之劳。

这种话朱棣爱听,夸道:“忠义之士,能如是乎!”下令为他松绑,赐他衣物,又说:“此天以尔授我也!”

那以后,朱棣让顾成留在北平,协助朱高炽守卫大本营。官军包围北平时,朱高炽在城防和军事调度方面都听顾成的。

顾成是一个忠诚、小心的人,而且读过许多书,不同于其他粗鲁的武将,所以做事处处小心。为了避嫌疑,他在北平这段时间,从来不肯亲自带兵,自己也不带兵器,朱棣、朱高炽赐给他的兵器,他也不接受。在这一点上,他是非常明智的,自己毕竟是一员降将,不是朱棣的嫡系。

滹沱河之战,燕军打得非常艰苦,朱棣的战旗上,箭如猬刺。朱棣派人把这一面旗送回北平珍藏,准备将来教育后代。顾成看到,先被教育了,流着眼泪说:“我从小当兵,久经战阵,算是一员老将了,却从来不曾见过如此凶险的战事。”

朱棣登基之后,进封顾成为镇远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又派他回到他最熟悉的贵州去镇守,他在那里做得不错,当地的土人甚至为他建造了生祠。

有一段时间,朱棣把顾成召回来,让他协助皇太子监国。顾成明白这是个凶险的任务,不敢答应,叩头请求让他回贵州去,辅导皇太子的事,朝廷中有许多能臣可以胜任,他自己能力不足。

朱高炽的皇太子之位一直不太稳固,顾成在与皇太子告别时,只是劝他竭诚孝敬,体恤百姓,不必在意其他,因为万事在天。这种话很有道理,而且别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顾成的小心,保护他一生平安,最后死在永乐十二年,时年八十五岁。在归降朱棣的将领当中,这样的结果非常难得。其他几位,比如盛庸、何福、平安等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当初,顾成投降的消息传到南京,建文帝下令处死他的大儿子顾统。所以顾成死后,由顾统的儿子顾兴祖继承了镇远侯。以后几起几落,到天顺年间才恢复侯爵。

水浒传人物档案,必须有籍贯 出身 星宿 排名 特长 兵器 上梁山的原因 简历 一生精彩的事例

1、林冲

林冲,外号豹子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

后火并王伦,尊晁盖为梁山寨主。他参与了梁山一系列的战役,为山寨的壮大立下汗马功劳。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六位,上应天雄星,位列马军五虎将,把守正西旱寨。

抗击来围剿梁山军的官军、侵略北宋的辽国和剿灭国内造反的田虎、王庆、方腊势力时屡立战功。征方腊后病逝于杭州六和寺,追封忠武郎。

星位:天雄星

兵器:丈八蛇矛

排名:第六位

2、鲁智深

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本名鲁达,是关西人氏,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

他在征四寇的战役中累立战功,生擒方腊后在杭州圆寂,追赠义烈昭暨禅师。

星位:天孤星

兵器:六十二斤水磨镔铁禅杖、戒刀

排名:第十三位

3、武松

武松,清河县人氏。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

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

与鲁智深、杨志等人聚义后归顺梁山。为十大步军头领之一,后受朝廷招安随宋江征讨辽国,方腊,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被封为清忠祖师,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星位:天孤星

兵器:雪花镔铁戒刀

排名:第十四名

4、杨志

杨志,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

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

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星位:天暗星

兵器:浑铁点钢枪

排名:第十七位

5、史进

史进第一个出场,华阴县史家村史太公之子,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七名。史进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徒弟,因身上纹有九条青龙,人称“九纹龙”。

史进和朱武、陈达、杨春聚义少华山之后,由于刺华州太守未果而身陷囹圄,后于五十八回“吴用赚金领吊坠,宋江闹西岳华山”获救,少华山众全伙上梁山。梁山好汉征讨方腊时,“九纹龙”史进在昱岭关前中箭身死。

星位:天微星

兵器:青龙棍、朴刀、三尖两刃刀

排名:第二十三位

6、时迁

时迁是高唐州人氏,以偷盗为业,时迁的轻功,堪称一流,所以称他为鼓上蚤。用跳蚤来比喻时迁,十分形象。

他曾到东京盗取雁翎金圈甲,赚取徐宁上梁山,并在梁山攻破大名府、曾头市的战役中立下大功。梁山大聚义时,担任走报机密步军头领。征方腊后病死于杭州,追封义节郎。

星位:地贼星

兵器:无

排名:第一百零七位

参考资料:-林冲

参考资料:-鲁智深

参考资料:-武松

参考资料:-史进

参考资料:-时迁

山河月明中的有哪些不符合史实的地方?

? ? ? ? 历史剧《山河月明》新剧开播,因为陈宝国、张丰毅等老戏骨的出演,大家都抱着期待来看的。可是,追了几集之后,bug就来了。别当历史剧看能好点吧。虽然上学学过那么点历史。

? ? ? ?剧情悖离历史,主要人物朱棣、朱元璋、徐达等人,性格完全颠覆。

? ? ? ?作为一部历史剧,《山河月明》剧中的主角人设,可谓是颠覆历史的。一部以明太宗永乐大帝为男主角的明朝历史剧,女一号应该是仁孝文皇后徐氏,女二号是昭献贵妃王氏,这才是正常的吧。可是呢?

? ? ? ??剧情的集中争议,便在于给男主角朱棣,设置了一个真实历史中不存在的“蒙古白月光”:

? ? ? ?她是北元名将王保保的女儿,“符离公主”伯雅伦海别,同时也就成了王保保之妹、秦王妃的侄女,更将张玉与盛庸这靖难战争的两大名将,初始身份都改成她的跟班。这就离谱!

? ? ? ? 朱棣的军师,“黑衣宰相”姚广孝是她的旧识,“靖难战神”李景隆更变成了她的倾慕者……还可以更扯吗?

? ? ? ? ?与朱棣同游开封府夜市时,这位”蒙古白月光“竟然说出了如下台词:

? ? ? ?"对你来说,这是大明朝的北京;可对我来说,此地却是我祖父大元颍川王察罕帖木儿开府驻节之所。这里的一点一滴,一草一木,父王与母妃不知道对我讲过多少次……"

? ? ? ?朱元璋时代,明朝以应天府为南京,以开封府为北京;朱棣登基后,才改以燕王封地北平为北京。

? ? ? ?上过高中吗?能不能用点心呢?

? ? ? 半生飘零未遇明君的“云飞兄”王保保,在漠北决战明军时,对部下大将说道:

? ? ? ? ”江南丢了,我们可以回到中原;中原丢了,我们可以回大都;大都丢了,我们可以回上都;上都丢了,我们可以回漠北;漠北丢了,我们还能去哪呢?”

? ? ? ?听这口气,从南到北,感情溜达了一圈嘛。明明是把元人赶回北边,这么一说反而成了是明军把他们赶走了。大明将军欺男霸女打破了他们的幸福生活.....编剧是咋想的呢?

? ? ? ??真实历史上的王保保,明明是个与金兀术齐名的著名常败将军,生平百战,不知被徐达、常遇春、李文忠们打得丢盔弃甲了多少回,从占据中原半壁江山,到被一路驱赶回漠北,累积损失了几十万兵马。1368年,太原之战,徐达、常遇春率军大败王保保,全歼北元骑兵十万人,收降甲士四万,王保保仅率十八骑奔逃。1369年:沈儿峪之战,徐达率军大败王保保,歼灭北元军十余万人,俘虏北元亲王两人、大臣僚属一千八百六十多人,兵将八万四千五百余人,马驼杂畜以巨万计。

? ? ? ?然而,在这部《山河月明》里,这位王保保竟然是先打败李文忠,兵困耿炳文,后战平徐达,不落下风……不知王保保是否知道人间正在如此热烈的赞扬他,他是否会脸红呢?

? ? ? 当一部”戏说剧”来看还是不错的,毕竟明星阵容辣么强大,服装也还是很华丽丽的。

象棋里将帅不能对面的由来

战争里面如果两军的主将碰见的话就肯定会有一个人死去,战争结果也会立刻出来,所以根据这个原因在象棋里规定将帅不能碰面。

象棋是棋类游戏的重要代表,有游戏就有游戏规则,象棋也有很多的游戏规则,比如“象走田,马走日”之类,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将帅不能碰面”。

这在游戏中非常重要,一旦将帅碰面,游戏不需要继续,立即分出胜负。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条重要的规则背后有一个非常有深意的小故事。

象棋的背景来源于秦末的楚汉争霸,“楚河汉界”分立棋局两边,作为重要的分割线。其实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象棋是韩信或者张良发明的,当然也并没有直接的科学证据证明这一点。

“将帅不能碰面”的说法相传来源于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对抗已经进入白热化,双方的排兵布阵已经对整个局势的掌握已经非常完善,只等着天时地利人和之际将对方一举拿下。这样的胶着状态很多时候考验的是双方主将的心态问题,历史上的项羽刚愎自用,一点都沉不住气,所以最先按捺不住的就是项羽。

但是项羽的进攻手段并不高明,他没有从正面向刘邦宣战,而是找人抓来了刘邦的父亲做为人质,其实这样的行径在战争时期也无可厚非,虽不坦荡,但也能理解。

他绑来刘邦的父亲,逼迫刘邦在广武山与他见面,这是他精心选择的地点,两面环山,中间只有一条很小的间隙。他告诉刘邦,要他自己亲自前来换取他父亲的性命,不然就把他父亲丢进锅里煮。

按说项羽打的如意算盘并没有什么不妥,刘邦若来,正好合他心意,顺利的抓住他,除掉自己的劲敌,他若不来,不孝的名声一旦传开,军心涣散,也可以更好的抓住他。

但是刘邦的狡诈和滑头并不在项羽的算计之内,刘邦直接告诉项羽他们曾经结义,他的父亲就是项羽的父亲,如今要煮了自己的父亲,要记得分他一碗汤。这样一来,被逼到绝路的就是项羽了,他不得不放弃一开始的想法。

直接向刘邦下战书,准备和他决一死战,项羽一身本领,力能扛鼎,在战乱中一箭射中刘邦的肩头,但是刘邦放出假消息,说直射到了自己的小拇指,项羽怀疑刘邦在诱敌深入,而山形险峻,不敢贸然进攻 ,就以广武山为界,西为汉,东为楚。

战争中如果主将碰面就会直接刀剑相向,总有人牺牲,那么不管是哪一方的主帅阵亡,这场战争就已经分出胜负了,所以后来人才定下这个规矩,而这就是象棋“将帅不能碰面”的典故。

扩展资料:
象棋的起源:

象棋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难解的问题,原因是象棋在定型之前,经历过多次演变的过程。象棋曾被称为“象戏”。根据出土文物与文献,恰图兰卡在波斯库思老一世时发展成沙特兰兹,经丝路传入中国成北周象戏、在唐代成为宝应象棋,最后中国人在宋代改造成的中国象棋。

有苏联学者发表文章,试图批驳印度起源说。197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但后来证实比吉夫此说错误,因为印度文献记载与出土实物三世纪前就有最早的象棋游戏恰图兰卡。

晏殊的《类要》记载象棋是在三国魏黄初年间传入中国。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国际仍以印度起源说为主。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易》原有《象经》,或以《卦下易经》当之,惜已不传;但在清人的《易》著中,至今仍可见其传承的轨迹。

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曾制《象经》(象棋经),文学家庾信曾赋《象棋经赋》及《进象棋经赋》。说明当时象棋已经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普遍的影响。

“象戏”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周武帝天和四年,据《周书·本纪》记载:“天和四年,五月乙丑,帝制《象经》成,集百寮讲说。”这在北周的朝廷上被视为一件盛事,着实热闹了一番。许多学者认为,据古籍可靠记载,象棋

在战国时期已经流行了。除上引《潜确居类书外》,汉刘向《说苑·善说》也记载了战国孟尝君下象棋的事:“雍门周调孟尝君,足下燕则斗象棋,亦战斗之事乎,”战国时的作品《楚辞·招魂》中也有“蓖蔽象棋,有六薄些”的句子。

所有这些,说明在战国时代“象棋”已经成为一项经常的活动了。因此,有的学者认为,象棋产生的时间,当在战国之前。但“前”到什么时候?有人认为可上推到春秋时期,并认为象棋是模仿当时兵制而产生的。

他们的依据,是,象棋的“象”,是“象征”的意思,而与动物象无关。比如,以舞蹈象征战斗,则名“象舞”,而以著棋象征战斗,则名为“象棋”。象棋各子的得名,也是由象征不同兵种而来的。

这种情况正好与春秋时期的兵制,即将、帅、车、马、士、兵、卒等相吻合。因此,象棋产生于春秋时期是合乎当时历史情况的。但对于此种说法,有的学者则不以为然,认为这毕竞还是一种推论。

象棋的发展分为七个时期,即孕育期、童年期、争鸣期、高潮期、中落潮、鼎盛期和稳步期。传说其鼻祖是博艺该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遒相追些。成枭而牟,呼五日些。昆即玉,六博亦昆蔽象棋。用象棋一词指六博始见于此。

当然象棋与六博的形制完全不同,六博是一种掷采行棋角胜的局戏,象棋则是一种靠智谋、技术、修养等较量的竞技运动。由于六 博与后来的象戏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象棋一词的诞生,孕育着日后象棋的产生,故将象棋名词诞生之时至南北前周武帝字文邕制《象经》前,这一段时间称为象棋的孕育期。

-象棋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4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