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赵国被秦国打得伤了元气。此后,不仅受到秦国军队的屡次进犯,而且其他诸侯国亦想乘机侵赵获利。
其中燕国更是蠢蠢欲动,公元前251年,燕王听闻赵国青壮年在长平之战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于是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2000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栗腹令部将卿秦率一部攻代,自率主力攻鄗。为什么燕国这么急不可耐的要攻打赵国?
战国中后期,秦昭襄王在相国范雎的建言下,使用远交近攻的国策。自此之后,不知何时起,诸侯国纷纷效仿,将远交近攻定为基本国策。
赵国的西面是秦国,东北面是燕国,这秦、燕两国互不接壤,于是便成了远交近攻的盟国,共同对付夹在中间的赵国。
燕国国力远不如赵国,于是燕国就屡屡乘赵国与秦国大战之际,发兵从赵国背后进行偷袭。
赵国与燕国,本来像两个和睦的邻居,自公元前313年燕昭王即位起,一直到公元前265年,半个世纪没有交兵。
在这半个世纪里面,赵国与燕国大多数时候都是盟友,五国伐齐的主将乐毅兼任赵、燕两国的相国,因此赵、燕两军在长达五年的时间内,处于一种相互合作攻打齐国、抑制秦国的态势。
赵、燕这对好兄弟,反目为仇是因为一个齐国人。
公元前265年,赵、齐两国结盟之时,赵国曾用齐国人田单为将,攻克了燕国四座城池。
虽然这一事件田单的个人色彩比较隆重,并非赵燕两国交恶的表现,至少赵国人认为自己没有继续向东北攻打燕国的设想。
但赵国这一次不太慎重的出兵,给燕国造成的心理影响是深远的,破坏了半个世纪的赵、燕盟约,燕国上下产生南下攻赵报复之心。
可是赵国太强大,燕武成王不敢动手,燕国逐渐就靠向了秦国一边。
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后,赵国实力及其地位一落千丈。
公元前251年,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刺探赵国虚实。回国后向燕王建议,赵国青壮年在长平之战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燕国名将乐毅之子乐间认为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坚决反对出兵。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他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2000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栗腹令部将卿秦率一部攻代,自率主力攻鄗。
此时赵国的情况确实如栗腹向燕王报告的那样,青壮年皆死于外,国内只剩下老弱病残。面对压境的燕国军队,赵孝成王下令国中男子年满十五岁者全部参军,并从驻守在北方的名将李牧那里调集部分军队,加上长平之战时剩下的军队,总共凑够了25万人。赵军统帅由廉颇担任,廉颇分析了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上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应当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
廉颇遂命令部将乐乘率5万军队坚守代,吸引攻代的燕军不能南下援助,自率20万主力部队迎击燕军主力于鄗。年轻的赵军将士在廉颇的带领下,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大败燕军于鄗,栗腹也被赵军斩杀于阵前。攻代的燕军听说主力被击溃,主将被斩杀,军心大动,乐乘趁机率军反击,迅速击败燕军,活捉燕将卿秦。赵军追击500里,包围燕都,燕王只好割让五城求和,赵军始解围而还。
赵国军队大败燕军有着很大的意义,它使其他诸侯国不敢轻视赵国的实力,避免了被群雄分割的危险,同时也使赵国军队从长平之战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另外,这批用燕军刷了经验的赵国年轻士兵们,在日后的抗秦战争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4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