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姜子牙奉法旨敕封365路正神,大伾山的万仙阁因何供奉了9999位神仙

建安视觉 2023-09-22 02:54:33

浚县大伾山万仙阁内墙壁上的泥塑神像三两成行,神态各异。(王建安 摄影)

万仙阁为硬山灰板瓦建筑,阁分二层,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王建安 摄影)

各路大神脚踩祥云,三两成行,作逍遥游。(王建安 摄影)

万仙阁内的众仙神采奕奕,呼之欲出。(王建安 摄影)

站在大伾山顶俯瞰浚县县城。(王建安 摄影)

大伾山是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名山之一,历代称为“禹贡名山”。它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城内,这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青石山峰,海拨135米,相对高度70米。大伾山现存道观佛寺古代建筑群7处,名亭8座,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各具特色。

始建于清代康熙十六年(1677)的万仙阁,位于大伾山吕祖祠的太极宫后边。万仙阁为硬山灰板瓦建筑,阁分二层,面阔三间,进深二间。阁内用悬塑、壁塑等手法在墙壁以及檩、椽、梁柱上嵌挂大小塑像9999尊,塑像取材《封神演义》,大者近尺,小者五寸许,饰以捶金,光耀夺目,故名“万仙阁”。

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高,但是,封神的传说对后世影响太大了。哪吒闹海、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故事个个精彩,姜子牙在此——诸神退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等等,这些歇后语大家耳熟能详。《封神演义》中的神魔传说在浚县更是有迹可循。浚县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浚县的山、河,每处村落,几乎都有或大或小的来头,甚至与历史上某位帝王有着瓜葛。

公元前1046年,世袭爵位的西伯侯地方官姬发在姜子牙的辅佐下,会同天下诸侯一举灭商。周武王获胜之后,开始封神,据说,封神地点设在浚县白祀山(现在浚县的白寺镇白寺村)上。封神大典之时,周人个个穿孝,漫山遍野压地白色,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自此该山被称为白祀。

传说姜子牙封神,奉法旨敕封365路正神,而姜子牙自己为啥没有成神?据说,姜子牙在浚县白祀山封的神仙都是商、周两个朝代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为了体现对敌、我双方将士的公平、公正,姜子牙把神仙的位置都给了其他人,因此到最后他没有成为神仙。其实,在民间普通百姓心中,姜子牙就是神仙,并且姜子牙还是掌管诸位神仙的神仙,姜子牙在此——诸神退位。

姜子牙分封了360余位神仙,而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大伾山万仙阁怎么又成了9999位神仙?

什么是神仙?闻一多先生在《神仙考》中说得好:“神仙是随灵魂不死观念逐渐具体化而产生的一种想象的或半想象的人物。”关于神仙的分类,据南怀瑾大师研究,在宋、元以后,神仙约分五种:一是大罗金仙(神仙);二是天仙;三是地仙;四是人仙;五是鬼仙。若能修到不受世间生死的拘束,天上人间任意寄居的,就是所谓神仙的极果。

我国民间信仰颇杂,对大自然的崇拜极为广泛,大自然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可成为其顶礼膜拜的对象,如天象崇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再如山石、水火等,以及动物、植物崇拜。此外,还有圣贤崇拜、祖师崇拜,或为历史名人,或为忠臣良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民间尊称为“岳王爷”。汤阴县建有岳王庙。汉末医学家张仲景,民间尊为“医圣”。南阳建有医圣祠,人们烧纸焚香供奉。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被民间称为“孙猴爷”。庙宇里也塑有孙悟空像,以供奉香火,俗称“圣君”。若遇不顺心事,就祈求孙悟空保佑相助。

长生不死的神仙生活,它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欲望。形成于东汉时期的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神仙信仰是道教的核心,对中国民间风俗产生了深刻影响。在道教的形成中,道教神仙信仰广泛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神仙信仰和神话传说,这使它与种种民间观念、风俗习惯保持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特别自明、清以来,民间的神仙队伍在不断壮大。有研究中国神仙卷的学者称,如果再加上不同民族的神仙崇拜,我国的神仙队伍估计已达数万之众。顺理成章,姜子牙分封的360余位神仙,在经历了3000余年的时光之后,神仙队伍不断增加新成员,达到了9999位。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4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