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orldFoodProgramme)。颁给这样一个组织,或许比颁给某个政治家更令人信服。诺奖委员会说世界粮食计划署为维持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有力阻止了以“饥饿”作为战争武器的行为。
诺奖委员会的说法没错,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实在阻止一场永恒的战争——饥饿。有人说,已经进入21世纪了,饥饿为什么还会是一个问题?事实上,自古以来,控制人的饭碗就是控制战争的最有效手段,并且展望未来,人类中的某些阴谋家,依旧会将饥饿视作一种纵横捭阖的手段,创造永不停歇的战争。
不要以为现在能吃饱的国家就会躲避这个危险,任何国家都会陷入粮食短缺的困境,因为人类既然能制造出增产的方法,也就能发明减产甚至绝收的手段。196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发表了一场经典演说,大声疾呼粮食问题,警告当时世界上还有数亿人吃不饱饭,并受营养不良的折磨,但与此同时,有些国家却粮食生产过剩,人类不能坐视不管这种奇怪的现象。
艾森豪威尔希望各国共同建立一套国际制度,援助联合国成员国中出现粮食问题的国家。正是在他的推动下,1961年成立了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时至今日,世界粮食计划署已经发展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道组织,下辖1.7万名工作人员,仅去年一年,就援助了全球88个国家的9700万人。
如果某地出现了天灾或是战乱,他们有直接粮食援助计划;当危险过去,他们还会教导人们重建农业,增加粮食产量,务求达到自给自足。当今世界,全球有78亿人口,但有8亿多人吃不饱,也就是说,全球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忍饥挨饿。因为全球疫情的影响,很多人失去工作,预计这个数字会在短期内翻一倍。
其实,除了天灾、气候变暖、科技落后等原因外,世界上大多数人的饥饿与政治和战争有关。有些国家和军队会把饥饿当作武器,一方面控制粮食,制造饥民,以便实现某种目标;另一方面,他们阻止世界粮食计划署对自己敌人进行援助,以削弱对方的战斗力。过去一段时间,阿富汗、南苏丹和也门都因为战乱而爆发饥荒,或是反过来,因饥荒而爆发战乱。
这是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当人们流离失所,失去土地和工作,不得不忍饥挨饿,就会变得易怒和冲动,于是战争就爆发了。因为战争的破坏,更多人陷入饥饿中,更多的战争就出现了。正如马基雅维利所说,当走投无路的时候,不遵守规则就是正确的选择。艾森豪威尔当年忧心忡忡地说:当一个地方,人们对未来失去希望,战争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
60年前,世界粮食计划署成立,60年后,它们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道组织,这是一种悲剧,也是一种功绩。此次诺贝尔奖委员会把和平奖颁给世界粮食计划署,就是为了警醒世人:我们做得不够好,我们的世界不够和谐,想要获得和平和安宁,必须要保证人们不饿肚子。未来的路还很长。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4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