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蜀汉末期尚有两员良将,因刘禅不懂珍惜,后被司马炎慧眼识才委以重任

趣看历史 2023-09-22 01:59:26

蜀汉末期,“五虎将”早已不在,魏延、王平等等大将也都死掉了,确实面临着人才短缺的严重问题,但是缺乏人才,并不代表着没人才。奈何,后主刘禅为君昏聩,宦官黄皓权倾朝野,就算是有人才,也没有伯乐了呀。连姜维都害怕黄皓的陷害,躲在沓中屯田。

而纵观蜀汉所有旧将,被晋武帝司马炎委以重任的,也就是这两员良将。那这二人究竟是谁呢?一人名叫罗宪。罗宪师从益州学者谯周,十三岁便能写文章,长成后还曾出使过东吴,不辱使命,受吴人尊敬。正当有一番作为的年纪,结果黄皓专政,罗宪因不肯与黄皓为伍,便遭到了他的排挤。

就在邓艾、钟会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朝廷不重任罗宪,偏偏重任无能的阎宇,就是因为阎宇和黄皓比较亲近。其后,罗宪仅仅带领着几百兵士,死守永安城,打退了数万的东吴大军,一展其守城之神勇。据《晋书》记载:于是缮甲完聚,厉以节义,士皆用命。可见,罗宪是用生命在守城啊,如此气节,可谓忠肝义胆。相比于那守备江油的马邈,邓艾一来,就只知道求饶投降,简直天差地别。

可后主刘禅并无识人之能,晋武帝司马炎当即看出罗宪的本领,加封陵江将军、监巴东军事、使持节,领武陵太守。公元265年,司马炎召见其入朝,下诏说:宪忠烈果毅,有才策器干,可给鼓吹。又赐罗宪山玄玉佩剑。后来罗宪还向司马炎推荐了蜀人常忌、杜轸等等良才,司马炎都一一任命,对罗宪的器重便是如此。

另外一人名叫霍弋。霍弋便是那死守梓潼的名将霍峻之子,他对蜀汉那可是忠心耿耿,曾教授太子刘璿骑马射箭,算是重臣。就在曹魏大军率兵来攻之时,霍弋曾提出率军前去成都救援,而刘禅听信黄皓谗言,以成都可保无忧为由拒绝了霍弋的援军,结果就凉凉了。

后主刘禅投降后,霍弋身穿丧服,痛哭告祭三日,以示其忠义。俘虏刘禅迁往洛阳后,霍弋才率领南中地区一并归降。如此忠义,受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赞赏,司马炎认为这霍弋有本事,能保全一方,仍委以旧任,官拜南中都督。之后,霍弋还领兵去平定交址、日南、九真三郡,以功受封列侯。

罗宪和霍弋这两员良将,均受到了司马炎的赏识和重用,但凡刘禅会用人,命罗宪守备绵竹,命霍弋前来救援,蜀汉岂会这么快灭亡。故而,蜀汉末期并非没有人才,只是纵然有人才也无用武之地。

蜀汉和东吴灭亡后,刘禅和孙皓在晋朝的待遇为何差这么大?

三国分立之后,最后还是西晋统一了全国,西晋统治者对蜀汉刘禅和东吴孙皓都还算友好,他俩都得以善终。只是刘禅在晋朝的待遇要好很多,而孙皓的待遇就差了很多,同样都是投降之君,两人的待遇差很多。我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刘禅是主动投降,孙皓被迫投降,二是刘禅的名声好于孙皓。


刘禅在邓艾兵临城下之后就主动举国投降。当时还是曹魏军队攻打蜀汉军队,两军交战的时间并不长,没有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邓艾奇袭成都之后,刘禅考虑到自身确实无法抵抗曹魏大军,于是就投降了,在曹魏灭吴蜀汉的过程中还算比较和平的。刘禅被俘之后还说出乐不思蜀的话,也要司马昭等人放下来心。孙皓不一样,他带领东吴对已经是西晋的军队抵抗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走投无路才不得已投降了西晋。


刘禅在位比较仁慈,孙皓则是有名的暴君。刘禅为人诟病的是他能力不强,没有把蜀汉治理好,但是他在统治的过程中,没有干滥杀无辜的事情,也没有可以杀害大臣,是一个比较仁慈的君主。孙皓就不同,孙皓是一个暴君,在他在位的时候,他混乱杀人,许多忠心耿耿的大臣都被他杀死了。正好当时在位的西晋皇帝司马炎是比较仁慈的君主,他不认同孙皓残暴的统治方式,自然会对刘禅好一点。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刘禅是应该比孙皓的待遇要好一点,对于像孙皓那样的暴君杀人无数,司马炎把他封为归命侯已经是极大的优待了。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1、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1]??),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2、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3、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4、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时值曹操一统北方,孙权虎踞江东,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

5、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3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