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赤壁之战曹操损失惨重,并不是心疼士兵数量,而是另有原因

小天说历史 2023-09-22 01:43:24

赤壁之战中,孙吴与蜀汉联盟击退强大的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可是这场战役里,留给无数后人许多的谜题。曹操赤壁之战中损失了多少人马?那么,本篇文章将带大家分析,赤壁之战曹操到底损失几何?

建安13年也就是公元208年,湖北赤壁一带孙权与刘备联军依靠天险,与曹操展开决战。战役之初曹操写信给孙权,以汉献帝刘协命令讨伐孙权,让他和刘备投降。孙权派鲁肃、周瑜和刘备进行联盟,孙刘二人合兵之后用火攻之计将曹操击败。此战曹军伤亡过半,随即回到江陵,接着只好退守襄阳。

众多正史资料,对于赤壁之战曹操到底损失多少人?数量都不相同,比如《江表传》中记载曹军有80万,那么损失过半也就是40万左右。《三国志周瑜传》中所记载,曹操的兵力大约是20万至30万左右,其他一些史料也大致都是这个数字。不过,从如今留下的史料来看,想要完全理清曹操这场战役中损失多少人马已经不可能,但是我们可以反向思考,从曹操赤壁之战后的举动,就能大致的推算出曹操到底损失多少?

战后曹操在荆州采取了被迫防守态势,并且退守江陵。一年以后曹操立马又将人马拉回北方,甚至襄阳也被丢弃。直到公元211年曹操才又卷土重来。这三年曹操没有和孙权、刘备发生任何大战,完全是养精蓄锐。按照曹操的体量能够让他休养三年,损失肯定不小。虽然还没达到全军覆没的程度,但是在正史之中,赤壁之战曹操损失过半,这个数字应该是确切可信。

从赤壁之战中的进程来分析,曹操损失的大部分是水军,还有小部分陆地军队,曹操败得也是太快,曹操先是亲率荆州降军和近卫队前往赤壁,与孙刘联军对峙不到40天就打败,后方的徐晃还没有来得及赶到前线。从这点来看曹操带领的约十多万荆州降军,基本上全军覆没,自己的汉中精锐大约损失过半。

然而,同时期曹操还要提防马超、韩遂,留守军队以防北方游牧部族趁机南下。所以曹操赤壁之战中,不太可能投入所有军力参展。赤壁之战时,曹操大军似乎也遭到了瘟疫,非战斗减员较为严重。从这几点来分析,小编觉得曹操在赤壁之战约损失了10万人马左右,不过这并不是曹操的汉中精锐。《三国志》中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之所以曹操会战后休养三年,也是想静观后事发展。

孙权战后亲率大军攻下合肥,但是却被曹仁击退,曹操此时短暂成为被动防守,也是为了后图发展。只是曹操丢失江陵、襄阳,未能拿下荆州,合肥差点幸免遇难,这才是曹操损失最严重的环节!这几处城池如果被曹操得到,他将能从合肥当作桥头堡,连接中部与北方大部区域,对孙吴、蜀汉形成南下之势力,统一天下指日可待!至于士兵数量上的损失,曹操倒并不在意。

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战败主要原因是什么?

同时又令马腾及其家属迁居邺城,减轻西北方面的压力。经过一系列准备后,曹操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率军南下,荆州在刘表新逝的情况下不仅望风而降,而且还送给了曹操急需的水军。曹操放眼天下,发现除了西凉马腾、韩遂,汉中的张鲁、辽东的公孙氏,以及割据益州的暗弱无能的刘璋,以及寄人蓠下的刘备和盘踞在江东的孙权以外,整个天下的菁华地区已然尽入其手!但是被孙权、刘备联手,以火攻击破,铩羽而归。此战过后,曹操失掉了荆州,刘备开始崛起,天下格局迈向鼎足之势。

我估计主要就是曹操膨胀了,极度轻敌,认为自己已经天下无敌了,在水上也要和周瑜较量一下,结果吃了大亏!看看三国后期很顺利就灭了吴,也是陆战为主。:客观原因来说,一,南船北马,北人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二,孙刘联盟,实力颇强;三,长江天堑,孙刘在地利上有优势。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哭郭嘉,就是因为曹操在得到郭嘉之后,经常在战略上为曹操做出明智的决策,官渡之战与北征乌桓,充分体现了郭嘉的军事才能。

所以,看三国时期的那些战争就可以知道,全是菜鸟,胜负全靠随机分配。这就是为什么随便从山沟里捞一个人就能当军师,完全没经验的人也能打胜仗。因为对方也是菜鸟,有经验没经验都一样。曹公对此有心结。曹公蔑视名门望族,喜欢刻意欺辱世家大族,喜欢霸占豪门有夫之妇,还谓之为“豪门妙妇”。因而世家大族,对曹公十分反感。所以江山还是被司马氏夺走了,当然司马氏也没风光多久,第三代司马炎以后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傀儡,也受尽屈辱,三国两晋南北朝那段历史,不堪回首。

曹操的20万大军,为何在赤壁之战中惨败?

在汉末三国时期,赤壁之战无疑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战役了。也即赤壁之战之于三国,完全可以和长平之战之于战国相提并论了。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对于赤壁之战来说,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此战,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各自督领一万五千精兵,与刘备军一起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

黄盖提出了火攻敌船之计,于是,孙刘联军大破曹军,烧毁了大量的曹军舟船。曹军又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元气大伤,趁着这一机会,孙权、刘备各自夺取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那么,问题来了,赤壁之战,曹操拥兵20万,为何败给了只有5万人的孙刘联军?换而言之,孙刘联军,为何能够以少胜多呢?

首先,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一方拥有20万左右的大军。当然,为了震慑孙权和刘备,所以号称80万大军。对于曹操的20万大军,组成部分是比较复杂,既有跟随自己多年的将士,也有来自于袁绍集团的士卒,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则是原先荆州牧刘表麾下的将士。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孙刘联军来说,刘备大约拥有1万多的人马,而孙权则派出了3万多人马,所以加起来应该有5万人。不过,5万人对上20万人,差距还是非常悬殊的,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了。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曹操吃到了败仗。

对此,在笔者看来,曹操之所以输掉这场战役,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对于曹操来说,驱中原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熟悉水土,必生疾病。很多经常出去游玩的朋友,应该会有水土不服的体会,也即来到一个饮食、气候等方面都比较陌生的地方,往往会出现身体不适,甚至感染疾病的情况。同样的道理,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20万大军,不少都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比如来自冀州、兖州、徐州、幽州、并州、青州的士兵,现在突然来到长江流域,自然是水土不服了。对此,《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同时,《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时又疾疫,北军多死。”《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江表传》也记载了曹操的评价:“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意味着曹操大军的损失,往往是来自于战场之外的因素。不过,在赤壁之战前,贾诩等谋士,已经向曹操提出了先安抚百姓,再等待时机南下进攻的建议,所以,曹操没能听取这一劝谏,显然是被当时在荆州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也因此忽略或者没有重视麾下将士所面临的水土不服上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曹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实在是用自己的短处来和别人的长处展开较量。众所周知,对于处在长江流域的东吴,是比较擅长水面上作战的。而就曹操来说,过去和刘备、袁绍、袁术、吕布等诸侯之间的较量,往往主要是步兵、骑兵上的作战。为此,曹操还一手组建了精锐的虎豹骑。但是,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士兵不熟悉水面作战的问题,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暴露,这也让江东将士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当然,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荆州水军对抗吴军,可惜他错了,赤壁之战前那场接触战证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会索战船,只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被敌人火攻。说到底还是水军不济造成的。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在东汉末年,荆州的水师确实可以和东吴一较高下。但是,在荆州牧刘表去世后,荆州将士可谓群龙无首。虽然他们暂时归降了曹操,不过,曹操想要充分掌握这一支大军,显然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急于求成,这导致他麾下的荆州水师,没能完全发挥自己的全部实力。

更为关键的是,前面已经说到,曹操的20万大军,存在组成相对复杂的问题。而这,让笔者想到了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按照介绍,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三十万左右)前秦军。在淝水之战中,前秦的苻坚虽然调集了80万大军,但是,这80万大军可谓鱼龙混杂,所以在这场战役中貌合神离,无法团结一心。

最后,同样的道理,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固然兵马众多,不过这些士兵中不少是刚刚归降的,容易在战役中溃败。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3万兵马对抗袁绍的10万大军,因为这3万兵马团结一心,最终实现了以少胜多的目标。此外,曹操中了黄盖的诈降之计,无疑是他被击败的直接原因了。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大军在初次交锋失利后,选择和孙刘联军展开对峙。在这个时候,江东老将黄盖先派人送信给曹操,谎称打算投降。诈降之日,黄盖准备了几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上插牙旗,在船后系上走舸。

黄盖遂令燃点柴草,同时发火,着火的船队乘风快速向前飞驶,冲向曹营。而这,自然给了曹操大军致命一击。因为对黄盖没有防备,这导致曹操一方的船只遭遇了火攻。雪上加霜的的是,当时东南风正急,火烈风猛,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总的来说,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兵马的数量上,但是,仅凭这一点优势,自然难以取得胜利。正是因为赤壁之战的失利,导致曹操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最好时机。换而言之,在赤壁之战中,如果曹操取得胜利的话,那么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就很难形成了。

曹操的百万大军为何在赤壁之战中战败?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取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那么,赤壁大战,曹操为何会战败、终至落荒而逃?

唐代李白认为:“烈焰张天照云海,周瑜于世破曹公。”元代郑云端认为:“老瞒雄视欲吞吴,百万楼船一炬枯。”可见,大家的意见还是挺一致的,即:火攻才是曹操军队失败的原因。

而且,唐代胡曾还认为这是主要原因,在他诗句中可以体现:“烈火西焚魏帝旗,周瑜开国虎争时。”胡曾认为:“火攻就像猛虎,让曹军没有机会施展他们的刀剑,从而落败。”

当然,诗句只是一种文艺的表达,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真实的史籍是如何描述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算是一部比较权威的史籍,里面是这样记载的:东吴的孙权派周瑜和程普等人带领数万水师跟刘备的军队一起,与曹操决战于赤壁。之后,周瑜等人攻破曹操,并纵火烧了曹操的船只。

由此,可以确认当时周瑜是用火攻取胜的。

另外,史籍中还提供了很多的细节,包括黄盖献上“敌众我寡,可将曹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的计谋,还有“黄盖取冲斗舰数十艘,实际上用薪草,膏油灌其中,用帷幕盖上,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的诈降经过,更有“烟火熏天,人马烧死和溺死的很多,敌军遂败退”的结果。

这么详细的记录,火攻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看来诗人的描述并不虚假。然而,这些年还是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觉得曹操兵败并不是因为火攻,而是军中将士感染了罕见的流行病。正是疾病击败了曹操的大军,使他们没有了任何战斗力,只能狼狈退去。

学者认为:这种疾病叫血吸虫病,这种病在史籍中也能找到。

但是,在陈寿的《三国志》裴注引自《江表传》里,却没有说赤壁大战用火攻的事情。书籍中这样描述:“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卒有很多死伤,乃引军归。”这里说到的就是“大疫”。而且,曹操本人也不认可火烧的说法,他曾经给孙权去过一封信,说到了赤壁之战的失败原因。

曹操认为士兵是因为身患疾病退去,退去的时候烧了自己的船,最终,把胜利的虚名给了周瑜。此外,曹操单方面的话自然不能相信,但是,却有《吴书》为他作证。《吴书》记载,曹操自己把船只烧了,之后悄然退去。由此,我们认为击败曹军的肯定是流行病,不是火攻,且这种疾病就是血吸虫病。

我们的依据如下:

第一,中国自古就有血吸虫病的案例,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医书周易卦象和公元七世纪出版的《诸病源候论》,这些书籍中都有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1973年,在挖掘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时,发现了一具女尸的肠道位置有血吸虫的卵,也可以证明在汉代就有这种疾病出现,而且,长沙附近的百姓深受血吸虫病的折磨。所以,大量资料显示,赤壁之战的地域,曾经是血吸虫病的流行区。

第二,从双方的作战时间和血吸虫病的爆发时间上推论,水师的训练时间在秋季,正好是血吸虫病容易感染的季节。而且,曹军放弃了马背上的生活,改成划船,成了感染这种病毒的因素。此外,虫体在人体中要发育一个月之后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即:人体出现了急性症状,让人感到不舒服。

因为,士兵们在训练的时候陆续感染病毒,等到他们冬季大决战的时候,这种疾病又刚好发作,使士兵们十分软弱,根本无法行动。

那么,跟曹操作战的孙权、刘备军队为何没有感染这种疾病呢?

这个跟士兵的免疫力有关。孙权、刘备的兵马大多是南方人,他们长期生活在血吸虫病疫区,自然身体就有了免疫力,不会害怕这种疾病传播。而曹操的军队就不一样了,他们来自北方,平常没怎么接触这种疾病。所以,军中一旦有人染上,会迅速传播,士兵饱受折磨,自然没有战斗力。

只是,这种血吸虫病也不是无法战胜的,甚至,“曹军因血吸虫病失败”的说法比火攻的疑点更多。为了讨论这个问题,《新医学》和《文汇报》相继发声,说出自己的观点:

第一,曹操的军队并不在血吸虫病的疫区,而是在邺,那里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并不大;

第二,曹操确实有烧船退军的记载,但是,地点却不是赤壁,而是在巴丘,并且,时间也不是赤壁大战的时候,而是在士兵退到巴丘的时候。此外,曹操烧船的目的是为了不让敌军得到这些船只,于是,干脆给烧了。

第三,血吸虫病是有潜伏期的,一般在一个月,当然,由于天气原因,这个潜伏期有时短,有时长,这都不好说。但是,能确定的是,潜伏期超过两个月的患者,一般症状都比较轻。而且,曹军是秋季到赤壁准备的,那时候他们已经染上了血吸虫病的病毒。等到他们大战时,这些病毒在体内已经超过了三个月,即使当时爆发出来,身体的症状也不会那么严重,不至于落荒而逃。

第四,曹操的水军大多是刘表旧部,他们绝大部分是湖北人,本来就居住在血吸虫病的疫区,所以,他们对这种疾病的免疫能力并不比别的部队差。还有,刘璋给曹操军队的补给也来自于血吸虫病的疫区。

所以,总体来说,曹军的免疫能力并不差,他们不会轻易被疾病击败。

经过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火攻的说法更有人信。

当然,疾病可能也是曹军失败的原因,但它并不是主要因素。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2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