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场农民起义。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一呼百应,辗转十几个省份,反抗清政府十几年,最后被清政府无情镇压。一切的剧情好像都是这么演的,电视剧小说演义等各种文学作品不断的讴歌伟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可是真正的太平天国运动你知道吗?到底这场运动有多残忍
一、残害百姓七千万
我们只知道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对清政府的农民起义,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究竟造成了多少平民伤亡。据相关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直接造成的人口死亡是7000万;太平天国结束后,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损失数量达1.6亿。这和太平天国的发展模式不无关系,太平军每到一地,杀光当地的乡绅地主。将当地抢光烧光,裹挟当地百姓,百姓为了生计只能跟太平军走。这是太平军能够发展迅猛的原因之一。
太平军与清军激战十几年,其中有过多次屠城的行为。在人口密集的江苏江南(当时叫江南省)地区,人口损失更为严重。清朝末年,苏南民间流传了一句话:“纸糊的溧阳城,风吹的丹阳城,铁打的金坛城。”洪秀全与1856年、1860年两次进攻金坛城,企图打通天京与苏州、常州之间的通道,突破清军“江南大营”对天京的围困。
金坛城两次坚守导致了太平军对城中百姓的屠杀。有诗为证,晚清学者于桓《金坛围城记事诗》记载了这次围城事件:福地缘何福未钟,惨遭兵燹劫重重,杀尸七万有谁封……试向东南城上望,村乡何处觅康庄?根据当地县志,战后此地仅剩三万余人,人口损失六十几万,损失率超过95%。
二、各种酷刑骇人听闻
太平天国作为新生的农民政权,不仅没有废除各种刑罚,反而登峰造极,达到了历史高峰。真可谓是暴虐之际。
夏天热,有人后背生疮而剪掉头发,被诬陷为通妖。所用刑法“除踹杠杖责外,或将手足反接背置铜炉,用火之,呼惨之声,不忍入耳。或将衣服脱尽,用铁练烧红,向胫一盘,但闻油渍铁声,肉皆糜烂”。“或用火着烧红,刺入股内,或锥进谷道,亦皆号叫万状,濒至于死。”太平天国禁止妇女缠足,这本为好事,可是但凡有不肯去掉裹足布的妇女,轻则杖打,重则斩足。此外太平天国还有斩首、五马分尸、凌迟、点天灯、吃酒(将热油倒入被犯人肠胃,痛苦而死)。
太平天国将古代刑罚全部适用的基础上,又自创了很多刑罚。施刑范围非常广泛,在株连的基础上一罪多罚,随意判刑,没有细致的刑罚体系,徇私舞弊严重。如此严酷的刑罚实则是逆时代潮流。
三、肆意杀戮诬陷百姓
在太平天国眼里,清朝官员、满族百姓、僧尼道士、缙绅商人、知识份子等皆被视为“妖”,大肆掳掠屠杀。“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重茧者,恒指为妖”,统统杀之。滥杀的后果就是,杨秀清患眼病,悬赏银子一万两求医,结果无人应召,因为医生都被杀了。
“凡邪歌、邪戏一概停止,如有聚人演戏者,全行斩首。”太平天国的刑法可谓积野蛮无知于大成,其中一条“凡兄弟俱要熟读赞美天条,如过三个礼拜不能熟记者,斩首不留。”读书读不好的,也要杀头,如此可见一斑 。
四、破坏人伦秩序
太平军所到之处,杀伐深重,乡绅氏族被屠戮一空。在当时社会,乡间主要靠自治,而这少不了乡绅的参与。没有了民间秩序,盗匪横行。“弃妻子负母匿山中,绝食三日,母饥甚,出求食。遇贼,逼从不屈,骂不绝口。贼怒,割其腿肉烹食之。骂贼益厉,贼剖其腹、断其肘而死”,可见盗匪横行到了什么地步。
太平军规定夫妻不得相聚,每周见面一次,并由专人监督,窃窃私语谈情说爱者杀无赦。并且在各地设置“男馆”、“女馆”。夫妻眷属不得相聚,兄弟姐妹不能相见。这种措施破坏了家庭组织,破坏了人伦礼常,对男女感情的禁欲完全违反了人的自然属性,这种政策怎么能长久。
太平军强行改变群众信仰,让群众去信所谓的“拜上帝教”。此上帝非彼上帝,这个“拜上帝教”完全是为了巩固太平军统治而创造出来的邪教。太平天国所要创造的是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国家,这个“教”是典型的邪教。
太平军如果真正成事,岂不是将中华大地拉回黑暗的中世纪?这绝对不能容忍,中华大地两千年人伦礼常岂能允许这种暴虐的封建王朝存在。在曾国藩等一众理性知识分子努力下,终于将太平天国剿灭。
在清政府的政权摇摇欲坠的时候,曾经爆发过最后一次,也是非常轰动的一次民族起义,那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从金田起义开始,逐渐壮大,在高峰时期,也是威胁清政府统治的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南方相当于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但终因阶级没有改变而导致了起义运动的失败。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会失败?有些事情有时候一开始就已经知道了结果。太平天国因为是农民阶级的起义,所以它的阶级已经限制了它的发展。农民阶级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他们没有非常开阔的眼光,没有非常前沿的政策,更没有非常开明的政策。我觉得太平天国就是?一群莽夫建立的国家?,可能这样说有点极端,因为毕竟还是有眼界开阔的知识分子在其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但是还是那句话?农民阶级限制了他的发展?。第二,太平天国当时的外界压力太大,因为它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以及阻碍了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谋取利益,所以,它遭受着清政府以及资本主义列强的联合围剿,尤其是外国的坚船利炮又怎能挡住?最后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摆脱中央集权统治的落后思想,后期的太平天国内部混乱,各个天王之间勾心斗角,连天王洪秀全也没有了刚刚起义时的热血,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内部统治出现了问题。
回首望太平天国运动,我们用现在的眼光客观的评价一下太平天国运动:首先,它确实轰动一时,国内外都对其另眼相看,另外,太平天国促进了清政府的灭亡,也为辛亥革命吹响了号角。第二,《资政新篇》的出台也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虽然《资政新篇》没有真正实行,但是它的颁布意味着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积极实施对外贸易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在当时可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思想!
当然,太平天国也有其弊端。最首要的也不再多赘述的就是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统治。另外,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原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太平天国崇尚拜上帝教,不允许其他宗教的发展,并且它还焚烧儒家经典,限制了孔子思想的传播,所以,太平天国对当时宗教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大的消极影响。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我们应该乐观对待,然后理性的应用到现在的生活。太平天国给了我们成的经验和败的教训,我们应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让未来走的更平坦!
罗老先生白首穷经.终于在有生之年完成<太平天国史>,可敬可贺!太平天国史>体现出罗老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作风,不仅为罗老先生白首穷经.终于在有生之年完成<太平天国史>,可敬可贺!太平天国史>体现出罗老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作风,不仅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更是历史研究著作中实事求是的典范我们进一步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更是历史研究著作中实事求是的典范半个世纪以来,太平天国在大陆一直是一门显学,许多有关太平军的故
事,也成为大家感兴趣的热门话题。90年代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逐渐受到冷
落。
最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了一本书,曰《太平杂说》,书中收集了35篇
短文,其内容全都是探讨或评价太平天国历史的,作者潘旭澜先生在书中直率
地说出了自己的论点:
“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是头领们利用迷信发动和发展起来的一支造反队
伍。他的一套教义、教规、戒律,不但从精神到物质严厉地控制着参加造反
者,而且断绝了一切可能的退路。它们的指归,在于由洪秀全个人占有天下,
建立他个人的‘地上天国’。这种洪氏宗教,披着基督教外衣,拿着天父上帝
的幌子,以中国奴隶主和封建帝王的腐朽思想、条规,对他控制下的军民实行
极其残酷的剥夺与统治,实际上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政治性邪教。洪秀全造
反获得局部成功,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大破坏、大倒退为代价的,是以数
以百万计军民的生命、鲜血为代价的,是以中国丧失近代的最后机遇而长期沦
为帝国主义刀俎下的鱼肉为代价的。尤其可怕的是,这一切还被作为一首英雄
史诗,向人们指点通向人间天堂的金光大道。”
虽然在过去我们长期拔高、美化太平天国的时候,海内外也有一些学者曾
经提出过疑问和异议;但是像如此彻底的否定意见,以前还没有见过。此论一
出,有如一石击起千重浪,南北各地报刊纷纷发表争鸣文章,有赞成的,有
补充的,有反对的,还有指为“攻击农民起义”的,形形色色,各类都有。看
来这场争论针锋相对,没有调和的余地。如果太平天国是革命,能够推动历史
前进,那就应该肯定;如果太平天国是邪教,只会造成动乱破坏,那就应该否
定。要想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探明历史真相,让太平天国本身作出回
答。
可惜100多年来,我们对太平天国总是雾里看花,难明真相。由于种种原
因,我们从辛亥革命前后开始,就不断地拔高,美化太平天国。发展到今天,
人们头脑中对太平天国的印象与真正的历史事实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假
作真来真亦假,虽然拿得出真凭实据,想要一朝说出历史真相,使人信服,使
人接受,让太平天国恢复本来面目,绝非易事,可以说是一大难题。
太平天国历史何以扑朔迷离
一段时间的历史,传闻失实者有之,因日久而湮没无闻者亦有之。但是像
太平天国这样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一再被人为地修改,古为今用的,却很少见。
首先借太平天国历史来“古为今用”的是孙中山先生。他当时公开号召同
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借以激发民气,推翻清廷。据
宫崎寅藏《孙逸仙传》,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因此大家就以“洪秀
全”呼之。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1902
年,他鼓励留日学生刘成禺搜集资料,写出一本太平天国史来。1904年成书,
定名为《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先生为之作序,交由日本东京祖国杂志社出
版,作者署名为汉公。此书史实误漏之处甚多,史学价值是谈不上的,可贵之
处在于公开反清,号召革命。
值得注意的是孙中山先生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洪朝亡国距今四十
年,典章伟绩,概付焚如。”也就是说,孙先生以为太平天国自己的史书与典
章制度全被烧掉了,一点也没有留下来。由此可以证明,他对太平天国本身的
史料丝毫未见,对洪秀全是个什么样的人,对太平天国推行的是什么样的制
度,不甚了了。他推崇洪秀全,只不过是因其“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
胡”而已。
在孙先生的倡导之下,革命党人借太平天国史事宣传反清,一时蔚然成
风。1906年,黄小配所撰《洪秀全演义》成书,章太炎为之作序,序中说希望
“复有洪王作也”,这就是公然号召武装反清。从此书的内容、封面画、插图
来看,作者对于太平天国制度、服饰等等,也是所知甚少。1907年,《民报》
增刊《天讨》出版,刊出了富有民族意识的绘画《太平天国翼王夜啸图》,作
者苏曼殊,题词者章太炎。苏曼殊作此画时只有24岁,鼓吹革命,热血沸腾,
但对翼王石达开其人,大概是一无所知。据其女弟子何震在《曼殊画谱后序》
中说:“(曼殊)所作之画,则大抵以心造境,于神韵为尤长。”对于这种但求
神似不求形似的艺术作品,我们要求它符合历史的真实,实在是不必要的,也
是不可能的。
以后,南社诗人高天梅更假托石达开之名写诗多首,自己出钱出版《石达
开遗诗》一册,流布四方。这对宣传反清虽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以讹传
讹,石达开能诗之名遂喧传海内。其实,据我们的考证,石达开得以流传后世
的真诗,不过广西宜山白龙洞题壁诗一首而已。
革命党人为了宣传革命,推翻清廷,尽量拔高太平天国,拔高洪秀全,只
取一点,不问其余,至于是否符合史实,当时根本不及考虑。例如章太炎所作
《逐满歌》曰:“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
藩来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作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
心里记。”这种通俗易懂的唱词,对于鼓舞下层人民奋起反清,起了很大的作
用。至于这种说法能否符合历史事实,势难兼顾。范文澜先生写了一篇《汉奸
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从上述《逐满歌》看来,称曾国藩为汉奸并非始于范
先生,辛亥革命时期早已如此。
孙中山先生与革命党人为了宣传革命,推翻满清而放手拔高太平天国,目
的非常明确,而且这个目的也已经达到了。宣传中间有些背离史实之处,可以
理解,可以谅解,这种做法未可厚非。但是因此却留下了后遗症,在我们的印
象里,太平天国常常与“英雄”、“革命”连在一起,给认真评价太平天国的
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值得钦佩的是,孙中山先生的头脑是清楚的。他只赞赏太平天国反清的“
民族主义”,却直指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
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根本不值得
效法。并在《民权主义》第三讲中说:“中国的革命思潮是发源于欧美,平等
自由的学说是由欧美传进来的。”他认为太平天国并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
为他们的领袖还有皇帝思想,实行的是封建专制主义。“大家若是有了想做皇
帝的心理,一来同志就要打同志,二来本国人更要打本国人,全国长年相争相
打,人民的祸害便没有止境。”(《民权主义》第一讲)他虽曾经自居“洪秀
全第二”,也并不以洪秀全作为学习的榜样,至少他终生不许任何人对他呼万
岁,就是明证。
可是由于孙中山先生曾经有过拔高太平天国的事实,影响所及,国共两党
都有了肯定太平天国的思维定势,国民党认为太平天国诸领袖是民族革命的英
雄,共产党认为太平天国诸领袖是农民起义的英雄。1949年以前,国民党政府
一直认为太平天国是革命的,视之为革命前辈。其间虽然也有杂音--例如推崇
曾国藩的“平乱”,大读《曾文正公家书》,但是在正式场合,从不贬低太平
天国。1949年以后,新中国把金田起义的英雄定为英雄人物、正面人物,只能
歌颂,不得批评。凡此均对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即以郭廷以、简又文、罗尔纲三位先生为例,说明他们受到影响的事实。
郭廷以先生最早在中央大学开设太平天国史的课程,据我所知,他早有撰写一
部《太平天国史》的打算;为了给修史打下坚实的基础,乃先着手编撰一部编
年体的《太平天国史事日志》。此书记事力求客观,不加褒贬,但在称呼上就
无法掩盖自己的态度。郭先生在此书“凡例”中说:“太平天国革命或变乱,
为近代中国史上之一大波澜。”波澜一词是中性的,但“革命”就有褒义,“
变乱”则有贬义。太平天国究竟是革命还是变乱,他在成书之时尚无定论,足
以说明其客观态度,但仍把“革命”放在“变乱”之前,就说明已经受到大环
境的影响。至于对捻军,他就直指为“捻乱”,毫无顾忌。
简又文先生反对太平天国的“阶级斗争说”与“农民起义说”,他认为如
按阶级划分,作战双方的士兵都来源于农民,于是任何一次战争都是“农民打
农民”,史学界传为笑谈。对于研究太平天国,他用力甚勤,终身不懈,以一
人之力完成了《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与《太平天国全史》两部大书,从纵横两
个方面收罗了有关太平天国的绝大部分史料,所发议论也有不少独到之处。但
他对于拔高太平天国,却也出语惊人。他在《太平天国典制通考·天号考》中
说:
“太平天国体制实为天王与五王‘共有共治共享’性质,五王诚如俗言为
‘一字并肩王’。缘洪氏与五人在运动革命时结为兄弟,情同骨肉,大概矢誓
将来打得江山是彼此‘共有共治共享’的……此可于以下数事见之:如六王宗
亲同称‘国伯’或‘国宗’,简直六人之姓皆国姓也;又各王于府内自行登殿
设朝,自立小政府,有六部及其他官,俨然‘天朝’内之小朝廷焉;再则定鼎
天京后即开科取士,但于‘天试’外,另开‘东试’或‘北试’、‘翼试’,
各取元甲翰林进士焉。可见其‘共有共治共享’制度之斑斑,实开创亘古未有
之怪异政体。”
我们不难看出,简先生所谓“共有共治共享”之说来自19世纪60年代美国
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解释全民政治的口号--民有民治民享。把这种近代
西方民主主义的口号套在太平天国的头上,实在不伦不类。就是在简先生所说
的六人小团体中,也还是常常互相倾轧,所谓共有共治共享的情况,从来就没
有出现过。太平天国内讧的杀戮之惨,洪、杨的专制残暴,简先生应该了然于
胸。但竟如此不顾事实地拔高太平天国,实在令人费解。
远在1949年之前就主张太平天国是“农民起义说”的罗尔纲先生,长期肯
定太平天国、肯定洪秀全,认为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正式的王朝,用
正史的纪传体撰写《太平天国史》,这一些都是容易理解的。他对太平天国有
所拔高,也就势所难免。罗先生生于1901年,1997年逝世,是一位与20世纪同
步的世纪老人。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笔耕与多年一贯的奖掖后进,受到许多晚
辈的尊重,成为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一代宗师。我们觉得,他的拔高太平天
国,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问题上:
一、他认为在战争中对老百姓烧杀淫掠的都是清军、外国雇佣军,而不是
太平军,有《满清统治阶级诬蔑太平军杀人放火奸淫掳掠考谬》一文可证。我
们觉得,太平军在前期军纪较严,清军的军纪一直都很差,华尔等组织的外国
雇佣军更是得到清廷认可的盗匪集团,这全是事实;但是太平天国后期,神话
破产,军心涣散,太平军军纪败坏,也就和清军不相上下。而且当时军队叛变
的事时常发生,今天倒过来,明天又倒过去,谁是清军,谁是太平军,已经说
不清楚,完全没有加以回护的必要。
二、他认为从金田起义起即已妻妾成群的洪秀全生活严肃,荒淫之说是敌
人的诬蔑。我们就很难理解,“严肃”的标准是什么?因此,我们不能不认为
罗先生是在拔高太平天国,拔高洪秀全。
十年浩劫之前,大家觉得对革命有功的英雄是该推崇,并无多大疑问;可
是在十年浩劫中间,四人帮对洪秀全的吹捧,到了匪夷所思程度。他们认为洪
秀全是真理的化身,所作所为,绝对正确,无可怀疑。在太平天国中除洪秀全
外,杨秀清是想篡位的野心家,韦昌辉是混入革命阵营的阶级敌人,石达开是
分裂主义者,李秀成忠王不忠,是个大叛徒,一律该杀。好像除了洪秀全这个
孤家寡人外,太平天国里再没有一个好人。物极必反,这种极端的说法引起大
家极端的反感,大家被迫重新思考,难道历史上真有这样荒唐的事?于是在四
人帮垮台之后对太平天国史研究工作重新开始的时候,听到的已经不是清一色
的歌颂之声,各式各样的“杂音”都先后出现了:
1979年5月,在南京举行太平天国史学术研讨会时,有人提出太平天国也
是一个封建政权,其封建专制的程度更甚于清朝。
1981年3月,在广州举行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时,有人提
出太平天国实行的是奴隶制,上层搞特权,下层讲平均。
1981年8月,在四川石棉举行四川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30周年学术研讨会
时,很多论文都为石达开说话,认为石达开的出走应由洪秀全负主要责任。
1983年3月,在南京举行太平天国建都天京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时,有论文
指责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公开推行奴隶制,人民全无自由,生产不
能发展,历史必然倒退。
后来的各种会议,对太平天国的批评意见逐渐增多。最有代表性的否定意
见是一篇公开发表的对冯友兰教授的访问记,冯先生就否定太平天国谈了自己
的想法。他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是要推行神权政治。
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他又指出:
“有人说,太平天国建立的是农民政权,这无论如何是不对的,中国在历史上
未曾建立过农民政权。”他还说:“否定太平天国必然为曾国藩翻案,为曾国
藩翻案必然否定太平天国,可以说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大陆史学界对太平天国的看法逐渐发生变化的同时,台湾史学界也有类
似的情况。试以钱穆先生为例,他在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讲演中提到太
平天国时,扼要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由今看来,大家同情太平天国,认为是一个民族革命,但实际也不尽
然。至少他们太不懂政治,他们占了南京十多年,几乎没有丝毫制度上的建
树。”
“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大抵是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他们
是有此想法的。但说到政治就太低能了。”
“他们国号太平天国,早可预示他们的失败。这样一个国名,便太违背了
历史传统。正因为这一个集团里,太没有读书人。”
“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当时洪杨不是推不翻
满清,但他们同时又要推翻中国全部历史,所以他们只有失败。”
台湾陈致平先生在他的巨著《中华通史》中对太平天国与洪秀全都提出了
义正词严的批评:
“定都南京后,它所能统治的地方,不过江南一隅与安庆、九江、武汉几
个据点而已。所以太平天国的政权完全建立在军事上,而不能与政治配合。其
作战的‘冲击’、‘屠戮’、‘裹胁’与‘流窜’的行动颇类流寇,而中国历
史上的‘流寇政权’是没有能成功的。”
“天国的法令森严,刑律惨酷,凡犯天条者,一律处死刑。天条以外之
罪,也非杖即死。死刑中又有‘点天灯’‘五马分尸’‘割肉’‘抽肠’等非
刑。行刑之前,往往先鸣锣聚众,讲说道理,宣布罪状,然后当众行刑,令观
者惊心怵目,自然俯首听命,而造成一种恐怖气氛。这种恐怖统治,完全违背
了当初革命救世的人道宗旨,自然要归于失败。”
“洪秀全等人,起自草莽,既缺乏政治学术,又不能罗致政治人才辅弼,
而始终建立不起一个健全合理的政治组织。人性弱点,往往能共患难而难共安
乐,早年誓同生死的患难兄弟,一旦享富尊荣,经不住物欲的诱惑,与权势的
冲突,竟自斗而亡。最为讽刺的,是他自己揭橥的革命宗旨,常自行推翻;自
己所订的天条,已自行违犯。”
总而言之,过去对于太平天国历史的记载为什么严重失实,是由于以下这
样一些原因所造成:
一、一百年来,许多政治家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一再拔高太平天
国,借宣传太平天国史事来为政治服务,每每只取一点,不问其余。
二、史学家本有秉笔直书,追求真理,澄清史实的责任。但是由于种种原
因,也难免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不能畅所欲言。或者是虽然说了,却得不到
重视。
三、一般群众对于历史知识不甚了了,只好相信书本,以讹传讹,弄假成
真。
近二十年来情况有所转变,对太平天国批评、指责的声音已经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这是因为:做学问的环境相对宽松;逐渐开展的对外学术交流,特
别是两岸的学术交流,有利于互相切磋,探讨太平天国历史的真相;特别有利
的是:近年来陆续发现一些珍贵的史料,有的来自国外,有的来自民间。这些
史料是揭开太平天国历史真相的铁证。孙中山先生当年认为已经“概付焚如”
的太平天国典章制度,绝大部分都已发现。
作为学者的马克思在前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对太平天国产生两种截然不
同的看法,就是明显的例证。1853年,马克思听到太平军胜利进军的消息,万
分高兴,寄予热切的期望,想像以后东方会出现一个崭新的中国。他在《国际
述评(一)》中说:
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
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
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
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
REPUBLIQUE CHINOISE
LIBERTE,EGALITE,FRATERNITE
中华共和国
自由,平等,博爱
可惜太平天国太不争气,使他完全失望。1862年,当他知道了太平天国推
行的各种暴政之后,又说出了如下的话: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
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
工作的苗头。”
“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 in persona(化
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
物。”
新世纪已经到来,2001年的新年已经到来,金田起义150周年的纪念日也
已到来,重新评价太平天国的历史任务必须开始,无可回避。太平天国究竟是
革命还是邪教?洪秀全究竟是上帝之子还是魔鬼?只有靠历史事实,只有靠真凭
实据来作出回答。
历史上真实的太平天国起义,应该是历史的进步。太平天国起义是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影响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有力的打击了满清政府和境外侵略者,为当时贫苦的劳动人员挣得了自己的利益。而且因为太平天国起义,让满清政府从先前傲慢无礼、看不起汉人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通过太平天国起义,汉人在满清朝廷渐渐得到重用,而且太平天国领袖们和西方的互通有无和相互学习借鉴,也催生了之后的满清朝廷洋务运动。个人觉得更主要的是,两广作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最重要的地方之一,革命的种子就此播下,为后续的孙中山的革命路线打下了坚实基础。
说太平天国起义是场浩劫,完全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农民吃不饱饭了才反的,是官逼民反,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的压迫压榨,让劳苦大众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天灾人祸,再加上繁重的苛捐杂税,广大的穷苦人连活的资格都没有了,这时候不反什么时候反,而且还要反得有水平,那就是上帝带来的旨意,是上帝要人造反的。
虽然太平天国起义队伍中有很多愚昧的甚至残忍的地方,这是这支农民起义军的阶级属性决定的,毕竟他们没什么文化,而且接触的新思想也不多,但是作为汉人领导这样一支起义队伍,在满清政府完全不把汉人当人看的前提下是极大地提振了汉人的民族自豪感的,凭什么汉人就要留满清的头发,凭什么满清的人就能比汉人高人一等。正是太平天国起义,这些压迫在汉人心中的一口恶气终于可以畅快地吐出,而且后来的满清,从此敢也不敢轻视汉人的才华和治理手段了。
若不是同样为汉人的曾国藩的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甚至可以走得更远。之所以说太平天国器是历史上最大最有规模的农民起义,一是经历的时间长,而是收复的城市多,在这些地域生活的贫苦农民是真正得到了起义的好处的。仅仅从这点上来说,太平天国起义绝不是一场浩劫。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2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