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6个师长5人成了元帅,他却连大将都没评上,网友:太亏了!八路军6个师长只有他不是元帅,晚年官居副国级,儿子是少将!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22日,根据两党协议,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8月25日,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和总部特务团。
115师由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及陕南红七十四师合编而成,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120师由红二方面军和陕北红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第一师、第二师、总部特务团、赤水警卫营等合编而成,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129师由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二十九军、三十军、独立一至四团合编而成,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
八路军三个师的正副师长共6人,他们都是当时军中赫赫有名的战将,1955年首次授衔时,其他5人都成为开国元帅,而120师的副师长萧克只获授上将。萧将军的军衔与其他5人为何相差如此之大呢?
萧克可以说是职业军人出身,他是黄埔军校的四期生,先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和长征,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红六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等职。正是因为有了如此辉煌的经历,所以,八路军组建时,他才有资格与刘伯承、林彪、贺龙等名将一起成为八路军的师级军事主官。
抗日战争期间,萧克与贺龙一起挥师东渡黄河,出兵山西,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率部参加了忻口战役,组织指挥了收复河曲、保德、偏关等7座县城的战役。在粉碎日伪军的“扫荡”战斗中,作战数百次,巩固了平西根据地,开辟平北根据地,发展了冀东根据地,并向热河南部、辽宁西部地区发展,形成冀热察辽边大块革命根据地,为以后东北的解放创造了条件。1942年2月,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协助聂荣臻坚持、发展和壮大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指挥该地区的反“扫荡”战役,总结推广了冀中地区的地雷战、地道战等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抗日战争胜利后,萧克将军被调回延安,后来致力于建立华北军政大学并担任副校长,离开了一线部队,直到1949年,他才返回一线部队,并担任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参与指挥第四野战军千里追歼,席卷中南、西南,先后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歼灭了中南地区国民党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诸部共43万人,解放了湘、鄂、赣、粤、桂等省和海南岛,消灭了国民党军在大陆上的残存主力。
新中国建立后,萧克将军调任军委军事训练部部长,在组建军训部机关的同时,着重抓了筹建军事学院、组织编写军事条令和指导全军军事训练等主要工作,一直致力于国家的军事教育。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0年当选为政协副主席。
萧克将军可谓是文武双全的儒将,戎马之余,还坚持文学创作,后生出版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朱毛红军侧记》、《中华文化通志》、《萧克回忆录》、《萧克诗稿》、《浴血罗霄》等作品。其中,《浴血罗霄》获1988年茅盾文学奖荣誉奖终。
对于萧克只获评上将一事,许多人为他抱不平,萧克本人却对评衔看得很淡,他曾这样对人说:“很多战友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战争中都牺牲了,我早该被打死了,评不评衔、评什么衔,都行。”正是这样豁达的心态,让萧克得以长寿,享年101岁高龄。
萧克将军的儿子萧星华在父母培养下,也成为国之良材。萧星华70年代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国家体育委员会工作,1983年武装警察部队成立后,他被又调到武警部队,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并晋升为武警少将。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1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民国时候,为什么我们抵制日货最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