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王爷们为何不支持忽必烈称汗
公元1259年蒙哥去世,这个时候忽必烈还在奉命和南宋作战,大蒙古国中,有能力有实力继承大汗之位的一个是阿里不哥,另外一位就是忽必烈。但是忽必烈自从奉命到漠南整合部队,准备进攻南宋时,就开始大量的招募汉人俘虏,他重用这些汉人,用汉人的制度来管理漠南,这种行为招致了很多蒙古贵族的反感。
忽必烈
当时蒙哥其实也不赞同忽必烈的做法,这些蒙古的贵族们也指责忽必烈,说他不守祖宗法度,反而重用汉人,使用汉人的法制管理漠南,这引起了蒙哥的猜疑。
文化对人的影响真的是潜移默化,忽必烈是一个征服者,但是到了漠南后,吸纳了大量的汉族幕僚,如许衡,张文谦等人,在这些汉人幕僚的引导下,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洗礼,对儒学非常的推崇,他听取了手下建议,在漠南行汉法,稿税收,所以忽必烈势力的发展十分迅速,让蒙哥都开始忌惮他了。蒙哥
蒙哥暂时解除了忽必烈的兵权,自己去打南宋,从结果来看蒙哥的军事指挥水平远不如忽必烈,大军在四川合城受阻后,蒙哥再次启用了忽必烈,结果没过多久蒙哥就死了,据说是和南宋交战时受伤死了的。蒙哥一死,阿里不哥就开始对汗位虎视眈眈,多次派遣使者找忽必烈让他北上。
蒙哥死后,大蒙古国内战开始,忽必烈为何能继承汗位?
阿里不哥此举,表面上看是想让忽必烈会去商议谁来继承汗位,实际上是想等忽必烈一回去,立刻控制住忽必烈,然后自己继位。结果这个消息被忽必烈的妻子察必知道了,她立刻派遣使者警告忽必烈,忽必烈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之后,率大军撤回了燕京,抢先一步召开库力台大会,登基称汗。
忽必烈北归
阿里不哥并不甘心,只能迅速召集留在漠北的蒙古贵族举行大会称汗,他得到了很多蒙古王爷们的支持。但是我们别看他支持度很高,毕竟是忽必烈先称汗的,阿里不哥在其之后才召开了大会称汗,就舆论上来说,阿里不哥更像是一个篡权者,在时机的把握上阿里不哥已经输了一步。
在蒙哥死后,大蒙古国内部的汗国中,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是站在阿里不哥一边,伊利汗国站在忽必烈一边,忽必烈并不占优势。但是这影响也不大,除了钦察汗国实际上支持了阿里不哥,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更多时候只是表达了态度。
元朝和四大汗国
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内斗是需要军事实力做支撑的,蒙哥没死之前,蒙哥掌握着大蒙古国的主力部队,其次就是忽必烈手上的军队多。蒙哥死后,蒙哥的部队大多被忽必烈收编了,也有一小部分逃回了漠北,而负责征服西亚的旭烈兀,也是伊利汗国的建立者,他是支持忽必烈的,阿里不哥手上根本就没有多少兵力,完全无法和忽必烈对抗。
忽必烈虽然推行汉法,但是手下的军队还在保留着蒙古的习俗,在进攻南宋,讨伐大理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加上忽必烈有南宋的岁币,漠南的税收,粮草供应充足,身边有大批汉人谋士,两次击溃了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兵败后,被忽必烈囚禁,几年后就病逝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1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