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凶刀之谜:刻有“南京之役杀107人”的无名军刀,究竟为谁所有

中华冷兵器 2023-09-22 00:04:51

一把侵华日军使用的神秘军刀,刻有神秘字样,刀的主人究竟是谁?

在台北历史文物馆收藏着一把“南京大屠杀”的武士刀 ,刀身刻有“南京之役杀一0七人”字样。针对这把刀的来源目前模糊不清,当时正值战后接管日俘、日侨的过渡期,由于日俘、日侨的规模过于庞大,所交付的军火物资巨多,因此接管方没有进行详细档案记载,都是笼统记录。

目前最可靠的史料据说是1945年冬天收缴投降日军的战略物资时,时任国军第16军22师辎重兵营营长的余鸿成,奉命前往河北定县接管日军第一旅团的全部军马。

日方将军马移交完毕后,联络官代表旅团长吉野大茂向余鸿成上交了10把日本军官使用过的军刀。余鸿成当时并没有十分在意,回到营地后,一个勤务兵在挑选军刀准备留作收藏时,发现其中有一把军刀在刀刃近护手处的铜制夹刃上,刻有“南京之役杀一○七人”的字样,于是立即向余鸿成报告。

余鸿成看过这把刀后,认为这是一把不吉利的凶刀。他留下5把军刀作为收藏品,将这把“凶刀”与其余4把刀交给一同接收军马的军工兵营营长李永渠带回上交军部。

李永渠将这把军刀上交军部后,被当时任16军中将副军长的魏炳文作为收藏品保存。后魏炳文率部退至台湾时,将这把军刀带在身边。魏炳文去世后,这把军刀由其弟魏炳超保管。上世纪八十年代魏炳超将其交给魏炳文之子魏亮,魏亮随即将其捐献给台北国军历史文物馆收藏。

史学家随即对这把被认为是“凶刀”的日本军刀做了调查,认为是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犯下滔天罪行的日军第十六军团两名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其中一人所使用的军刀。

当时两人进行过一场杀人竞赛,日本随军记者将两人进行“百人斩”的经过详细记录下来,为两人拍摄了合影后,将文字记录和照片一并发回日本,而后被朝日新闻等报纸刊登发表,在报纸上对两个刽子手大书特书,赞扬两人是标准的日本武士,是所有帝国军人的楷模。

但根据留存的旧报纸显示,向井敏明杀了106人,野田毅杀了105人,而“凶刀”上雕刻的字样是107人,因此很难判断是否为其中一人所使用过的军刀。

另外这把刀为日本将校级使用的制式佩刀,生产年代为1938年(昭和13年)军部特定,这一年是日本的皇纪2598年,故俗又称“98式军刀”。

研究人员认为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因此一把1938年生产的军刀不可能出现在1937年的战场上。而身为少尉军衔的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最多只能配备95式军刀,不可能越级配备大佐、少将军衔配备的98式军刀。

根据现代科技检查,这把军刀的确斩杀过人,且人数不在少数,因此雕刻“南京之役杀一○七人”的字样,应该不是虚假的。

但仍有学者认为这把军刀属于野田毅。并指出野田毅不止有“斩105人”的记录,当时他被日本朝日新闻定义为“战斗英雄”,并指出他从上海一路杀到南京,斩杀人数为374人,为此折断了三把军刀。

另有史学家调查指出,日式98式军刀特定年代不准确,在此之前还出过一款96式军刀,区别于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照片中使用的95式军刀,要比95式长2cm。这款军刀出产量较少,质量非常好,砍杀数百次也不会损毁。作为“战斗英雄”的野田毅为砍人而折断三把军刀,奖励一把好刀也并非不可能。

但这种说法也仅仅是猜测,具体这把“凶刀”的主人是谁,到今天也无从知晓。但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不管谁曾经使用过这把“凶刀”,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刽子手,一个双手沾满无辜鲜血的恶徒。

注: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后人于2003年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上诉,控告媒体名誉毁谤,并指出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并未杀人。东京地方法院以事件发生于1937年,按日本民法724条超过除斥期间(3年)时效早已过期,因此2次上诉都宣判败诉。由此可见,两个刽子手的后人脸皮真比城墙还厚。

图文分享自:大狮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0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