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的许国石坊,想必歙县人都非常的熟悉,俗称“八脚牌坊”,屹立于歙县中和街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原址原貌、保存完好。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仅存唯一的一座八柱牌坊。牌坊上的书法出自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之手,牌坊四面共八幅浮雕精致典雅,柱础外台基上12只石狮子栩栩如生,构造精巧。
能修建这样一座巍峨壮丽、独一无二的牌坊,主人许国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很多人知道张居正或是海瑞,对许国知之甚少,和这些千古名臣相比,许国似乎只是一个寻常大臣,但他却有着自己的过人之处,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许国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 许国的出身
许国(1527-1596),字维桢,明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歙县)人。许国的父亲名叫许鈇(与“夫”同音),字德威。是一名徽州商人,在无锡做生意。因为喜欢赋诗,生意耽搁了,本钱也渐渐少了,只剩下千把两银子,他又时常救济家族里的穷人,于是,家中八口人只得勉强度日。
许国是许鈇的小儿子,七岁时,许鈇让他学习经书,同时学习算术。左邻有个叫莫晓窗的老先生,对许鈇说:“你的这个儿子,不是手握算盘的人,我可以教他读经。”于是许国就随莫晓窗学经,三年通读经书后,莫晓窗又教授他练习八股文。十五六岁时,许国随父母回到祖籍安徽歙县,原先在书院读书,考中秀才后开馆讲学。二十一岁时,他首次赴乡试,没有考中;这以后的二次、三次、四次乡试他也都没有考中。三十二岁时,许国已是一子一女之父了,再度变卖家产,第五次参加乡试,仍然没有考中,在回家路上,他悲不欲生,纵身跳入江中。幸被大木商程爵救起,还许诺资助他再考。嘉靖四十年(1561年),当许国第六次赴应天府应考时,结果如何?他竟考中了第一名——解元!成为了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四十岁的许国考中第七名进士,按例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从此踏上仕途。
由此可见,许国并不是学霸,也曾经在科举考试的过程当中考得怀疑人生,后来幸得贵人相助,再加上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得以走上仕途。许国石坊上有一幅雕刻刻的就是“鲤鱼跃龙门”,也许就是暗喻许国努力的过程,古代科举考试不就像是一道龙门?无论是先天条件好的人,还是通过后天努力的人,只有强者才可以脱胎换骨,改变命运。
(鲤鱼跃龙门)
. 许国的仕途
许国算是一个大器晚成的大臣,四十岁考中进士,一直没有什么机会展现自己。在许国的一生当中有三次重要的升迁:
明隆庆元年(1567年)朝鲜王族内部纷争不息,明穆宗赐许国一品朝服,命其出使朝鲜进行调解。许国抵达汉城,恰逢朝鲜国王逝世,第十四代国王李睑即位,于是同新国王论治国之道,同大臣论辅佐之策,朝鲜君臣甚为感动。许国回国时,朝鲜敬赠诸多贵重礼物,许国一概谢绝不受。朝鲜国王特命将许国清廉高洁之风题刻石碑颂扬。
万历十一(1583)年四月,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位居次辅。同年九月,晋升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万历十二(1584)年九月,因平定云南边乱决策得当,晋升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授武英殿大学士。同年,神宗加恩赐建石坊,也就是现在歙县重要的地标式建筑——许国石坊。关于许国石坊的建造,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如果你不知道,那就到歙县来探访一番。
许国石坊上有一幅雕刻,三只喜鹊站在梅花的枝头,树下有三只豹,这幅图叫“喜上眉梢”(“梅”与“眉”同音)或“三报喜”(“豹”与“
报”同音),暗喻许国的三次升迁。
(三报喜)
. 许国的生平
许国在朝期间,朝中风起云涌,他曾被朝臣攻击不断,而神宗力挺不懈。万历十二年、十三年、十七年、十九年,都有人参劾许国。而神宗不是斥责,就是罚俸、撤职参劾人;因遭参劾,许国多次自请免职,神宗两次驳回他自请免职的上疏,加批''毋得固辞''四字,并改任文渊阁大学士,晋少傅兼太子太傅。以表彰他“协忠运筹,茂着劳绩”。万历十九年,许国与次辅王家屏、工部郎张有德请册立太子,受神宗责备。许国第五次上疏求退得以应允。
许国一生经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为官沉稳谨慎,忠诚练达,政绩卓着。万历十五年,主修《会典》。万历十七年(1589),在他与福建巡抚汪道昆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总督浙直军务、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抗倭名将胡宗宪的冤案得以彻底平反。任职期间,他一上《藩禄粮议》,二上《盐法议》,三上《屯田议》,四上《防边议》,五上《兵食议》。除此之外,又主张宁夏垦荒、辽东通海运、苏州增纺织、广东增兵防。上述各项奏议,几乎全都获准施行。许国诗文造诣较高,作品浑厚典雅,一代文宗王世贞等人评价很高。着有《许文穆公集》16卷。万历二十四年(1596),许国因病去世,终年七十岁。消息报至京师,朝廷赠官太保,谥为“文穆”,入祀乡贤祠。
(像取自清乾隆修《安徽歙县许氏宗谱》)
. 汤显祖与许国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江西抚川临州县人。他创作的《牡丹亭》,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为世人所感动。他所写的一首诗大家应该也很熟悉,“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首五言绝句出自汤显祖的《游黄山白岳不果》。殊不知,这首诗还隐藏着汤显祖和许国的恩恩怨怨。
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许国奉旨主持会试,汤显祖以第三甲第二百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许国算是汤显祖的恩师。万历十八年,汤显祖上书,言辞激烈神宗朱翊钧见奏章后大怒,当即把汤显祖贬为海南徐闻县典史,两年后迁浙江遂昌知县。万历二十六年(1601)汤显祖解职回抚州临川原籍,而许国早在万历十九年(1591)就退休回徽州歙县故里。汤显祖的友人吴序劝他到徽州去晋见许国,以消除隔阂,时过境迁,只要许国肯对皇帝说句话,就能改变自己的困境。在为官期间汤显祖时常与许国意见相左,汤显祖不愿晋见许国,于是写下了“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诗句。
现在人们常常用这句诗表达对徽州的向往之情,但汤显祖最初表达的是“梦中都不想到徽州”,单看诗句确实存在歧义,可能会引起误解,如果加上汤显祖在之前特地写的一段序就清楚了:“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说明汤显祖不想到徽州晋见许国。诗中所说的“多从黄白游”,指的就是黄山和白岳(齐云山),暗喻黄金白银,官位俸禄,徽州是徽商的发源地,也是人们所羡慕的流金之地,汤显祖把徽州比作一个有“铜臭味”的地方,做梦都不想到的地方。
如果不加前面的序,单独把最后两句拿出来确实也可以表达成“徽州是一个人们做梦都想去的地方”,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同样的字、词、句,在不同的语境当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不用纠结这句话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徽州的景色确实是如梦如幻,令人向往的。所以现在人们称歙县为“梦里徽州”,并不为过。
现在你对许国是不是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不仅是牌坊上刻着的两个字,更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关于许国的传奇故事,请到徽州古城歙县来,看一看许国的八脚牌坊,听一听许国建牌坊的由来。
文章参考:
《明史》许国传;
《无锡日报》“太湖周刊•阅读”2018年6月15日文;
《无锡日报》“太湖周刊•阅读”2018年6月22日文;
升溪水博客2010.5.7博文《明代着名政治家 许国》;
黄山吴哈哈博客2011.6.4博文《汤显祖与许国》。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徽州古建三绝”指的是徽州的牌坊、祠堂、民居。
一、徽州牌坊
徽州牌坊滥觞于汉代,盛于唐宋,至明清而登峰造极。现存的100多座牌坊中,从内涵看既有标志坊、功德坊,也有贞节牌坊;从材质看既有石质,也有砖木构造。著名的歙县棠樾牌坊群、许国八脚牌坊和黟县西递胡文光牌坊等,已经成为徽州文化的著名地标。
二、徽州祠堂
祠堂中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而进入祠堂的祖宗必须是生前享有功名,或教化有功,或躬身践行封建伦理道德有突出表现的人物。在古徽州的土地上,保存最为精美的祠堂当数绩溪龙川“胡氏宗祠”,而规模最为宏伟的当数呈坎的“贞静罗东舒先生祠”。
三、徽州民居
受封建宗法制度的约束,和光宗耀祖责任的驱使,发了财的徽商们,把大量的财富带回家乡,围绕着宗祠,建造起一幢幢精美的住宅。
房屋外墙虽然朴素,但住宅内部往往却极其奢华,砖雕、石雕、木雕的构件被大量采用,财大气粗的徽商住宅,占地面积之大,内部设施之完善,又集彩绘、三雕于一室,被后人称之为“民间故宫”。
扩展资料
徽州三雕:
徽州三雕是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地方传统雕刻工艺的简称。徽派"三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
徽州三雕是古徽州人民聪明才智的艺术结晶,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组成部分。徽州三雕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戏文故事、花鸟瑞兽、龙狮马鹿、名胜风光、民情风俗、渔樵耕读、明暗八仙和博古吉图等。其雕刻技法,通常多为浮雕,杂有透雕、圆雕、线雕与多种技法的并用。
-徽州三绝
人民网-徽州牌坊保护修复引入数字化
1、歙县于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2、歙县与历史文化名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3、歙县自秦建制以来
4、雄村是一块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的风水宝地
5、许国石坊它是明代大学士许国建造
6、棠樾牌坊群位于歙县西郊,共有七块
1.歙县于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古名歙州,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北倚黄山,东邻杭州,南接千岛湖,面积2122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它是徽州六县之一,是徽州文化和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也是歙县,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徽班)之乡”、“中国徽文化之乡”、“中国牌坊之乡”等各种荣誉称号。
2.歙县与历史文化名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例如许国石坊、棠樾牌坊群、渔梁坝、郑氏宗祠、竹山书院、许村古建筑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歙县自秦建制以来,历为郡、州、路、府所在地,它是古徽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秀丽的山水与古朴的建筑交融化合,使人步入歙县,仿佛是踏入清丽的山水画廊,又仿佛是走进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歙县风景以高速公路为界,路北以古村落为主,路南以山水风光取胜。景点以歙县古镇为核心,雄村、棠樾牌坊群和许村位于县城西线,可以沿路游赏。
4.雄村是一块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的风水宝地。祖居这里的曹氏开办了竹山书院,门口两侧的石鼓上布满了卷纹,书院内有一座桂花厅,厅前有十株桂花树。在竹山书院于江水之间,有一条由块石垒起的长坝,名为桃花坝。春意盎然的雄村景致最为迷人,江水之畔楼花有红有白有的半红半白,游客徜徉其间,闻着江风送来清幽的花香,听对岸慈光庵里传来叮当的铃声,江水中有泳者奋臂击水,“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是这个景点的真实写照。
5.许国石坊它是明代大学士许国建造,是国内罕见的大型石牌坊和全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脚牌楼,由重达四五顿的大块石料雕刻而成。这座牌坊有三绝:形式上呈口字型,在所有的牌坊中独一无二为一绝;在许国生前就立坊为二绝;在石头上仿木接榫为三绝。牌坊四面八柱,12座形态各异的石狮紧靠着8根柱子,宏伟壮观,凸显了徽派石雕的精湛技艺。
6.棠樾牌坊群位于歙县西郊,共有七块,一座接一座横跨于乡间的石板路之上,气势非凡。每到4月,道路两旁的田地油菜花盛开,把牌坊衬托得更有味道。棠樾牌坊群的七块牌坊以“义”字坊为中心,按忠、孝、节、义的顺序由两头向中间排列,鲍灿孝行坊、慈孝里坊、鲍象贤尚书坊为明代牌坊,鲍文龄妻江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为清代牌坊。牌坊是古代为表彰功勋、品德卓越的人士而建立的,所以每一块都来之不易,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周围伴以古祠堂、古民居、古亭居、古亭阁、在广阔的田园风光、秀丽的山光水色映照下,使棠樾牌坊群成为天然的影视基地。《红楼梦》,《烟锁重楼》等三十多部影视名剧在此拍摄。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0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树木中的谦谦君子——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