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古时候高丽一般都向中国进贡一般都进贡什么呢

文史有声 2023-09-21 23:46:15

古代高丽进贡都进贡什么东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多次与朝鲜(高丽)发生战争,就比如隋朝唐朝都进攻过朝鲜,而明朝起朝鲜(高丽)就开始是中国属国。而古代作为属国,高丽要向中国进贡,这样才能受到中国的庇护。那么,在古代时候,高丽一般都会向中国进贡什么呢?

第一,各种当地土特产。这也是每个藩国都会进贡的。高丽的土特产主要有高丽青瓷、高丽纸、高丽布、柞蚕丝绸、皮毛、人参、马匹等等,因为高丽受中国文化深远,所以这些贡品也颇有中国的特色。

除此之外有一种极为古老而又珍稀的树种:紫杉树。这种树质地坚硬,抗腐蚀抗磨损,号称千年不朽的木材。用紫杉木制作的物件,,带有紫杉木特有的清香,纹理自然质地红润,是木材中的极品。并且长期饮用紫杉木泡的水,还有药用的缓解痛风、清热去火、化瘀止血的神奇功效,也因此成为那时候最受中国欢迎的滋补品。

第二,进贡美女和太监。我们知道现在的韩国是美女众多,而高丽正是韩国的前身。可以说美女是高丽的另一大特产,也是别的藩国没有的特产。所以高丽还会向中国持续进贡美女。

高丽主要是集中在元朝以后才开始向中国进贡美女和太监的,蒙古国灭金以后,高丽被迫臣服于蒙古国,后来才逐渐变成“征东行省”,高丽王国的名字“名存实亡”,而高丽的美女如云又各个多才多艺,十分对中国皇帝的胃口,从那以后高丽美女也就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进贡品。

高丽贡女因为进贡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开始逐渐组成一个特殊的组织——高丽贡女组织,她们的存在对中国与高丽王朝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高丽的贡女实现了平衡中国王朝与高丽王朝两地关系的政治作用。另一方面高丽贡女巧妙运用自身的特殊身份,尽自己最大可能地中国的皇帝产生更有效的政治影响,进而避免中国与自己国家之间的冲突。

后来到了清朝,最着名的一次的就是朝鲜想利用本国的美女贿赂袁世凯,因为当年的袁世凯去朝鲜帮助他们平定了党人叛乱。

然后当时主政的是朝鲜王妃,他为了报答并且贿赂袁世凯,就派人送了三个本国的美女给袁世凯。然后袁世凯回国以后,身边果然就多了三个美女侍妾。

古代附属国向中国进贡,一般都进贡什么宝贝呢?

一般来说古代的附属国向中国进贡,都进贡的是本地的一些特产,而不是说常见的东西。

我国在封建主义社会中,在很多时代都是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几个国家敢和中国作对,作对的基本都被中原朝政打了天翻地覆,只有游牧民族国家时常骚扰,也是仗着自己机动能力特别强,他们本身对中原文化和中原的一些实力也是非常认可并且尊重的。

我古代的比较强盛的国家一般都有很多附属国,像以前的朝鲜,以前的日本和周围很多国家都是我国的附属国,这些附属国存在的意义就是彰显当时中原政权的强悍实力,而且在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需要这些附属国赞同或者是出力,而中原朝政,则是会对这些附属国进行一些政治或者是军事的支持,就比如之前,日本攻击朝鲜。

日本其实挺喜欢打朝鲜的,在幕府的时候,丰臣秀吉就曾经打过朝鲜,那个时候中国是明朝直接派了一堆军队去帮助自己的小老弟,把日本打退了,这就是宗主国的一些义务和责任,而附属国一般来说遇到危急的时刻可以向宗主国求救,当然这些求救可不是说白做工,你是需要付出东西的,平时古代的附属国会向中国进攻一些特产。

一般来说附属国进贡的东西都是比较本土的东西很少有比较常见的,基本上都是自己国家生产的一些小玩意儿,小特色,在中国不太常见的让中国皇帝当成新奇的玩意儿乐一乐。

高丽是从什么时候就向元朝朝贡的?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虽然元朝统治者并没有强迫高丽改变其本国习俗,但高丽统治者为保持统治地位,主动向元统治者请婚,主动接受蒙古的服饰,以表明自己对元朝的忠心,取得信任。高丽百姓改服蒙古式衣冠,则是高丽统治集团强迫进行的。元朝灭亡,明朝建立,高丽服饰又恢复了以往的式样。

在元朝建立之前,高丽就成为蒙古国的附属国,并建立起正式的朝贡关系。元朝(蒙古国)与高丽的朝贡关系与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的发展紧密相连。宗藩关系的确立,意味着高丽对元朝(蒙古国)要履行朝贡义务。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元朝与高丽的这种朝贡不仅包括高丽根据自己的能力进献物品,更包括元朝向高丽强行索取的军需物品。在元朝的高压政策之下,中朝朝贡关系比以往任何朝代都更具君臣主从关系,而朝贡的礼仪性则降于次要地位。蒙古国与高丽的宗藩关系确立之初,高丽对蒙古国的朝贡是不情愿的。元世祖统治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高丽的朝贡虽有不情愿的成分,但元朝统治政策的缓和以及高丽国王对现实处境的考虑,使双方对维持这种关系都比较积极。高丽恭愍王统治时期,借元朝走向衰落之机,逐渐摆脱元朝的控制,朝贡次数减少。

一、高丽向元朝的朝贡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国就与高丽建立了正式的朝贡关系。蒙古太祖十一年(1216年),契丹首领金山、六哥等率领9万人反蒙自立,在蒙古大军的追击下,窜入高丽,并攻占了高丽国的江东城。十三年(1218年),蒙古大军以追击契丹军的名义进入高丽,与高丽军联合攻打江东城。江东城的契丹守军投降,高丽遂与蒙古结盟,由于高丽国道远,难于往来,每岁可遣使十人入贡。蒙古国与高丽的朝贡关系初步确立。

蒙古国在与高丽之间的朝贡关系确立以后,不断派遣使臣索要贡物,不仅数额巨大、品种繁多,而且使臣态度蛮横强硬,并时常以战争相威胁。蒙古太祖十四年(1219年),蒙古以歼灭契丹军为理由,向高丽索要贡物。九月,皇太弟、国王及元帅合臣、副元帅札刺等各以书谴宣差大使庆都忽思等十人趣其入贡,寻以方物进。十五年(1220年)九月,大头领官堪古苦、着古欤等复以皇太弟、国王书趣之,仍进方物。十六年(1221年)1年间,高丽向蒙古国进贡1万领獭皮、3000匹细、2000匹细苎、1万斤绵子、i000丁龙团墨、200管笔、10万张纸等。十七年(1222年)十月,诏谴着古欤等十二人至其国,察其纳款之实。十八年(1223年)八月,宣差山术等十二人复以皇太弟、国王书趣其贡献。这一时期,高丽国王在蒙古国强大威势的逼迫下,不得不向蒙古国进献方物,所进献的主要是高丽的物产,没有人员的贡奉。

由于蒙哥汗在进攻南宋时不幸阵亡,蒙古汗国出现了汗位之争,忽必烈在汗位之争中赢得了胜利,并建立元朝。在蒙古汗国做质子的高丽世子及时投靠忽必烈,赢得了忽必烈的褒奖,这是两国关系改善的开端。忽必烈考虑到征南宋与日本的需要,也改变了以往对高丽的高压政策。高丽元宗为了王位的稳定并保持高丽的相对独立,请求与元朝联姻,元世祖答允了他的请求。此后,元朝皇帝或王室成员之女嫁与高丽国王便成为一种例制,蒙古公主成为元朝的代理人,在高丽拥有高于国王的权力。元朝皇帝是高丽国王的岳父,高丽国王成为元朝的驸马。高丽国王与元公主所生之子又被立为世子,日后再成为国王。这种极为亲近的姻亲关系,有利于元朝对高丽的控制,但对高丽王室来讲,也借助姻亲关系而提高了政权的安全性。高丽王实际是拥有双重身份的国王,既是元朝的地方官,又是高丽国的国王。这种特殊的身份反映了高丽国作为元帝国的附属国兼驸马国的地位。

由于高丽国王与元朝的这种特殊关系,在元与高丽交往的历史上,国王和王妃亲朝的事情经常发生,每次亲朝,不仅带领大批人马,而且携带大宗贡品。元至元二十一年(高丽忠烈王十一年,1284年)夏四月,王及公主、世子如元,扈从臣僚一千二百余人,赉银六百三十余斤,布二千四百四十余匹,楮币一千八百余锭。国王及王妃亲朝所携带的贡品之外,他们所带领的大批人马的消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从蒙古太祖十九年(1219年)至元朝灭亡(1368年),蒙古国与元朝派遣使臣前往高丽的次数是277次。其中,蒙古国时期33次,元朝建立以后世祖朝82次、成宗朝26次、武宗朝17次、仁宗朝17次、英宗朝5次、泰宗朝6次、文宗朝6次、宁宗朝1次、惠宗朝84次。而高丽从蒙古太宗四年(1232年)至元朝灭亡,共遣使赴元479次,其中,高丽高宗时期39次,元宗时期56次,忠烈王时期207次,忠宣王时期21次,忠肃王时期63次,忠肃王(后)时期6次,忠惠王(后)时期9次,忠穆王时期16次,忠定王时期5次,恭愍王时期57次。根据上面的统计数字,在蒙古国及元朝120余年的统治时间里,与高丽的双方往来是756次,应居元朝与藩属国往来次数之首。其中,高丽派使臣赴元的次数几乎接近元朝向高丽派遣使臣次数的2倍,而且元朝派遣使臣的目的多为催促高丽入元朝贡,监督高丽内部事务等;而高丽使臣前往元朝则多为进献贡物、贡女等。

高丽向蒙古国及元朝进献的物品有:鹞子、好铜、黄白纸、金锤、金鳝、银鳝、獭皮、真紫罗、细苎布、纸、玳瑁、白苎布、表纸、奏纸、金盂、银盂、阿吉儿合蒙合皮、鹰、铁、真珠、金、日本栗、虎皮、花文大席、人参、鹄肉、牛、香菜、水果、白银满镂镀金台盏、白银满镂瓶、银锤、虎豹皮、白马、金盏、银镂葵花盏、金瓶、米、木衣、脯、獾皮、野猫皮、黄猫皮、鞍骄、耽罗马、金瓶、镂银壶、银汤瓶、银大尊、半镂银胡壶、金画瓮器、野雉、耽罗牛肉、耽罗酥油、海菜、干鱼、干脯、画扇、酒锺、皮货、织纹纺布、熊皮、熊羔皮。

除了支付品目繁多的贡物和亲朝的费用以外,高丽还要向元廷提供数目庞大的军需用品。其中包括向元朝派驻高丽的屯田军、镇戍军、镇边军等提供粮食、饲料、衣物、船只、马匹等。至元七年(高丽元宗十一年,1270年)二月,驻屯西京的蒙古军向高丽请席岛仓米,乃给米一千石,杂谷五百石,盐一百石。不仅提供军粮,高丽还要为驻屯军提供饲料、马匹等,如今计正军六千人所带马率以一人三匹为计,则凡一万八千匹,一匹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二月则当用上朝硕十三万五千,而本国硕则二十七万矣。加以四千农牛料一首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三月,以上朝硕计之三万六干,本国硕则七万二千。

蒙古国东征日本,也向高丽索取兵马所需粮草、船只等。至元五年(1268年)五月,忽必烈敕谕高丽使者:往谕尔主,速以军数实奏,将遣人督之。今出军,尔等必疑将出何地,或欲南宋,或欲日本,尔主当造舟一千艘,能涉大海可载四千石者。。高丽使臣认为:舟舰之事即当应命,但人民残少,恐不及期。往者臣国有军四万,三十余年间死于兵疫,今止有牌子头、五十户、百户、千户之类虚名,而无军卒。忽必烈并没有认同他的说法,认为:死者有之,生者亦有之。高丽使臣说:赖圣德,自撤兵以来,有生长者仅十岁耳。忽必烈的回答是:自尔来者言,海中之事,于宋得便风可三日而至,日本则朝发而夕至。舟中载米,海中捕鱼而食之,则不可行乎?命高丽使臣归可以此言谕尔主。这段史料反映了作为宗主国的蒙古国(元朝)对藩属国高丽发号施令的强硬态度,只要提出要求,属国就必须接受,根本不允许有任何异议。

大量的贡品和军需物品的输出,极大地加重了高丽人民的负担。小国连年不登,民皆乏食,所以军粮未曾尽意收贮,除见在兵粮七万七百二十七汉石外,内外公私俱竭,以此大小官员月俸国用,多般赋税,悉皆收取,更于中外户敛,粗备四万汉石。除此之外,元朝 *** 还要求高丽向元朝的辽阳行省输送粮食。仅元贞元年(1295年)的三月、四月,就有米一万石输之辽阳、米一万二千一百八十石输之辽阳、米八千五百六十八石输之辽阳一的记载,足见高丽向辽阳输送贡米的数字之大。

元朝对高丽朝贡的需索苛刻而严厉,其对高丽的回赐也很丰厚。这与元朝与高丽统治集团因联姻形成的密切而又特殊的关系有关。

元帝用于回赠的物品有:西锦、历日、金线走丝、色绢、骆驼、良马、弓矢、重锦、秤子、等子、鹘、海东青、宝器、风瓶、玉笛、彩帛、海青圆牌、铺马扎子、金瓮、玉带、金袍、米、鹦鹉、银、宝钞、织金段、红绢、葡萄酒、线绫、红绡、金段、金段衣、绣段、绫素段、木棉绢、剑、御鞍、金鞍、黄金、羊、鹄、楮币、浮车。

元朝作为宗主国、高丽王的岳丈之家,薄来厚往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回赐物品的价值至少与贡物的价值相等。元朝不仅对前来朝贡的王公贵族、使臣给予赏赐,连其随从也加赏赐。忠烈王在位34年间,往来元朝与高丽的都城14次,随行人员甚多,最高的一次竟达1200人。元朝给忠烈王最多的一次赏赐是3万两白银。双方交换的物资,有的是急需品或生活必需品,有的是艺术品或奢侈品,故其价值很难准确对比。大体上,在元与高丽关系的和平时期,元朝皇帝奉行厚往薄来的原则,前提是高丽王对元朝忠顺。不过,与元朝要求于高丽的贡赋相比,元朝的赏赐比起唐、宋等朝代对朝贡国的赏赐就称不得丰厚了。

古代外国进贡些什么?

朝鲜主要进贡高丽参,安息(现在的伊朗一带)进贡过狮子,外蒙进贡马匹,尼泊尔进贡军刀等近战装备(注:尼泊尔是中国最后的一个藩属国),苏门答腊、爪哇(今马来西亚、印尼等)则进贡香料,不易腐烂的水果等,安南(越南)进贡过上等木料。其余的想想。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40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