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运动有一个特点,它的自转同公转周期是一样的,都是27.3 天。这是月地关系长期发展的结果。相对地球观测来说,地球的观测者 只能看见月球的前脸,月球另一面永远也不会被地球上的观测者看到。
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成功;2年后 (1959年),又发射了 “月球3号”探测器飞到月球,它在距月球背面 地表的6千米高空拍下了照片。1964年,美国的“徘徊者7号”也发回了 4000多张月球照片。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苏先后完成了几十次月球 探测任务。
从照片可见,月球背面以山地为主,这与正面不同,正面的一半被 “海”、“洋”、“湖”、“湾”等覆盖着。背面上只有两片“海”, 占的面积为整个背面的1/10。
月背和正面都有环形山,但背面的环形山不但多,而且大,有些环 形山排列成一串,可绵延几百千米。总之环形山是背面的主要特征。然 而,背面几乎没有山脉,正面则有好几条大山脉,两面相比,山脉的差 别是最大的。
月球内部构造也很奇特。背面的月亮很厚,差不多为86千米,最厚 处为150千米,而正面的月亮厚度远低于背面。
月壳背面与正面相比还有一些别的差别,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 如此大的差别呢?
有一种观点是,在地球发生月全食时,相对月球就是“日全食”。 在发生“日全食”时,月球表面温度要降低。这种温差造成的效果累积 起来使正面月壳造成巨大的破裂。但也有些人持怀疑态度,认为这种温 差不足以造成如此大的破裂。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地球受到月球的引力产生潮汐现象,在月球上受 到地球的引力也能形成一种“固体潮汐”,这种“潮汐”作用造成了月 球两面的巨大差别。由于这种潮汐作用并不大,因此成为反对意见的主 要根据。
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造成月球两面差别的原因还难以说 清楚。
大约45亿年以前,太阳系还处在婴儿期,地球已经基本形成,质量是今天的90%左右。但是与此同时,在几乎同一个轨道上,还有一个巨大的、与行星类似的天体,它的大小和火星差不多。它和地球一起,以一种不稳定的方式,围绕着太阳运行了几千万年。最终,它们发生了相撞!
这两颗原行星的物质大部分形成了地球,部分残骸被抛入太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残骸在引力的作用下合并形成了月球!这个疯狂的理论在1970年代提出后,已逐渐为大家所接受——因为在过去40年间,许多观测结果与它的预测相符。
那次相撞事件发生在太阳系的极早期,事件发生时,地球仍然十分炽热:温度大约有2700K!新生的月球离地球比今天近得多,但是仍然相距数万公里。即便如此,由于有邻近的额外热源——也由于月球已经被潮汐锁定(一面永远朝向我们)——因此月球正面维持高温的时间,要比反面久得多!
今天的月海是熔岩流留下的证据,这些熔化的岩石曾在盆地中四处流淌。在月球反面已经形成厚厚的月壳时,月球正面由于靠近地球而与之存在巨大的温差,从而导致那里保持液态的时间更久,因而陨石在其表面留下的印记也更少。就像落入地球海洋中的陨石一样,落入古代月球熔岩海的岩石也不会留下任何伤痕!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9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