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秦琼劳苦功高,为何李世民封二十四功臣时,却将其排在最后

趣看历史 2023-09-21 23:07:58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造出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样一个名单,这是他在贞观17年命令阎立本作画并悬挂于凌烟阁之上的一个版本。据说,这是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创下太平盛世的功臣而造,在这个名单之中,秦琼排在了最后一名,很多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因为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秦琼都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名臣。

对于秦琼这样一个非常着名的历史人物来说,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最后,实在是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事实上,秦琼排在最后一名与他的行为处事密不可分。根据分析可知,他投靠李世民的时间,以及他在玄武门事变中所表现出来的不作为,是致使其在此次名单中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

其前期阅历决定其文学作品中地位

秦琼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是主角地位,这就导致很多人认为秦琼本人能力十分出众,且在李唐江山的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是理所应当的国之栋梁。实则不然,事实上,秦琼之所以能够占据诸多的主角地位,与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有着绝对的联系。

秦琼曾经在诸多隋末唐初的起义首领手底下生存过,他早期的阅历几乎串联起了整个隋末唐初的大部分英雄。这也就是说,如果用他来当主角的话,就可以比较轻松地串起隋末唐初的大部分故事,也是因为这样,才会给人们造成了一个他格外突出的印象。

秦琼投靠的是李渊而非李世民

根据史书记载可知,在秦琼跟随程咬金投靠李世民的时候,当时的李世民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权势。作为正在崛起的新星,李世民当时还达不到求贤若渴的程度,所以秦琼的投靠虽然让李世民感到开心,但也不至于欣喜若狂。何况当时的掌权者还不是他,而是他的父亲李渊,准确地来说,当时的秦琼其实是李渊的手下,与李世民的干系并不大。

当然,秦琼在投靠李家之后,确实为李唐江山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的功劳是毋庸置疑的,不然他也不可能出现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但是,他的功劳对于李世民来说并不显着,因为在最初秦琼效忠的对象是李渊,而非李世民。

贞观年间大多时间用来养伤?

对于李世民来说,他建立这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主要表彰的对象,应该是忠于自己且对自己有恩、有功之人。所以,在贞观年间成就并不突出的秦琼,自然就不可能排在前列了。对于李渊来说,秦琼的功劳好像更大一点,因为秦琼所立的战功几乎都发生在玄武门事变之前,他的战功都用在了稳定李唐江山上。

秦琼的地位之高,都是他用实际的战功拼出来的。也正是因为秦琼非常拼命,且英勇善战,才导致他到了贞观年间之时,落得一身重伤,大多数时间只能在家中养伤。可以说,在李世民登基为帝之后,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良臣名将,几乎失去了大多数的功用,此时的秦琼所拥有的体面都是他用前期的战功换来的。

玄武门之后几乎再无作为

让秦琼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在末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唐朝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事件,即玄武门事变。李世民的崛起是从玄武门事变开始的,那些在玄武门事变中真正依附于李世民的臣子,才是李世民最看重的人,因为在这个关键时刻能够一直站在李世民身边的,才是他真正的亲信。

而作为有功之臣的秦琼,在事件发生之时又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呢?从新旧唐书中都可以看出,在玄武门事变之中,几乎看不到秦琼的身影。而且,根据在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所进行的封赏就可以看出,秦琼显然并没有参与此次事件。

左右为难让其选择置身事外

玄武门事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是这一个事件的发生,才让李世民真正得到了皇位,李家的江山也是因为这个事件,走向了另一个无法预知的方向。秦琼之所以没有动作,也和这个事件的重要性密不可分,当时的秦琼并不依附于李世民而活,他所有的战功以及奖励都来自于李渊。因此,他忠心耿耿的对象其实只有李渊而已。

当然,秦琼对于李世民也是有一定归属感的。但是,当时身处高位的秦琼还顾念着李渊的知遇之恩,因此在这一个重要事件当中,秦琼选择了置之不理。也许,当时与李世民关系较好的秦琼,已经洞悉了李世民所有的计划,但是出于种种原因,他并没有揭发李世民。当然,对于自己曾经的领导李渊,他也存有顾虑。所以,他直接选择了置身事外的处理方式。

李世民对秦琼的好感度一落千丈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李世民知道秦琼的这种做法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但是,这件事情对于李世民来说十分重要,这关乎李世民的未来,甚至是生死。所以李世民对于他的置之不理还是存有芥蒂的,这份芥蒂可能在当时来说,是隐而不发的,毕竟当时秦琼的行为并没有任何过错。只是,人性总是利己主义优先,李世民历经此事之后,对秦琼的好感一定会有所下降,只是这个下降幅度除去李世民之外,无人知晓罢了。

这个好感度的降低,其实就决定了秦琼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而在李世民一手主导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活动中,李世民的好感度几乎决定了每个人的地位。对于李世民来说,资历和功劳从来不是第一考虑的要素。准确地来说,对于李世民的事业做出贡献最多的人,才是李世民心中的最大功臣。

结语

如果仔细观察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就可以发现,那些名列前茅的功臣都与李世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社会的权力争斗之中,人际关系同样重要,那些有功之臣能够与帝王之间保持亲密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利于他进一步地上升迁和子孙后代命运的。毕竟皇帝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喜恶,因此,与皇帝保持良好的关系,在一些关键时刻就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秦琼名气很大,但为什么他是排在凌烟阁24功臣的最后?

就这个问题我来表达一下我个人的一些观点,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朋友海涵,指教。

有些人认为秦琼之所以排在最后是因为他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因而他虽然战功赫赫,却不受李世民的重用,大唐开国功臣那么多,如果只选二十四人的话,就只能先排自己人,像排在第一的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更是李世民的心腹,排第二的李孝恭是李世民的堂兄,后面的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敬德等那都是当年积极参加玄武门之变的铁杆,这个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我却有些不敢苟同。

首先,秦琼到底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是有些争议的,《旧唐书》里记载:?六月四日,从诛建成,元吉。事宁,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封七百户?,《新唐书》里记载:?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封七百户?,根据这两段记载,我们可以发现争议的出处是《旧唐书》记载了他参加过玄武门之变,而《新唐书》却没有明确记载他参加过,再结合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的排名,很多人就推测秦琼没有参加过,只是他的战功很高,名气很大,才勉强将他排进去。

但是如果再看这两段记载,会发现李世民给他封了官和七百户的食邑,也对参加玄武门之变的其他心腹进行了封赏,只是封赏比秦琼的大,像长孙无忌,尉迟敬德都是食邑1300户,远远大于秦琼的700户,所以在这里我认为秦琼应该是参加过玄武门之变的,只是由于某些原因,他在此次军事政变中所起的作用相比于长孙无忌他们要小的多,甚至他可能是被迫参加的,为何说是?被迫?参加的呢?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我们都知道秦琼之所以出名并不都是因为他武功高强,相反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战乱时代,不乏武功高强的战将,甚至武功比他高的也大有人在,而秦琼之所以出名除了他作战勇猛、勇冠三军外还有他的忠勇仁义,当年他的上司隋朝名将来护儿就曾高度赞赏他:?此人骁勇彪悍,又有志向气节,将来必能自己取得富?,而我们平常提起的?为朋友两肋插刀?也是因秦琼而来,说明秦琼是一个讲道义的人,在他心里总是有一个是非价值的衡量标准。

再者,秦琼当年从王世充那里逃出来加入李唐阵营,是受到了李渊的赏识而逐渐得到重用,后来李渊封他为上柱国,这是当时唯一获得此殊荣的武将,而且李渊还曾说过?秦琼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就算是把我的肉割下来赏给他也不为过?,所以秦琼和李渊之间的君臣感情是大于与李世民的感情的,再加上秦琼本人很讲兄弟情谊,因而对于兄弟相残的事,他很抵触,但毕竟名义上他是李世民的手下,而且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前,李渊就已经被李世民软禁起来了,大势已去,秦琼也只能在这场政变中表个态,做个样子。所以李世民明白秦琼的想法,虽然在政变中没有出力,但毕竟也站了队,那就把他排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也算是对他当时所作出的态度的一种回应。

当然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绘制于贞观十七年,那时候天下早就从乱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和平年代,武将的地位没有以前那么高,也许李世民有感于治国之难,功臣排名不能仅凭武功的高低,而应从谋划治国,平定天下等所有方面进行综合排名,也或许这二十四功臣的绘图从来就没有一个排名,只是李世民或者阎立本随心所想所画之作吧!

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中,为什么秦琼排在最后?第一是谁呢?

如果仔细对比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所立功勋就会发现,其实秦琼能上凌烟阁完全是李世民对他的偏爱,即使排在第二十四名,也是莫大的荣誉。



凌烟阁在中国历史上的名气极大,几乎成为了功名的象征。唐朝诗人李贺在《南园十三首-其五》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位列凌烟阁,几乎成为了无数普通人的梦想。

在二十四名功臣中,秦琼的知名度无疑是最大的,这主要利益于无数评书、演义、电视剧等渠道为秦琼的加成。特别是在隋唐演义类小说中,秦琼的形象被刻画的无比高大,他不只是武功绝世,还是讲义气的象征。特别是和尉迟恭一起成为门神的象征后,更是名气大振。

仔细对比上凌烟阁的二十名功臣就会发现,真实历史中的秦琼,功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评选的是对大唐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的文臣武将。这些人中不仅有皇亲国戚,还有治世能臣,以及立下汗马功劳的武将,还有在玄武门之变中有拥立之功的亲信。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一的是长孙无忌,他不仅是才华无双的治世能臣,还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标准的皇亲国戚。在排名中李世民明显更偏向于治世的能臣,毕竟建立凌烟阁时大唐已经成立多年,盛世已显,对治理天下的能臣更加看重。所以包括魏征、唐俭、杜如晦、房玄龄这些既是治世能臣,又是自己起家骨干力量的人排名都比较靠前。与这些人对比,秦琼明显差距明显。

而在武将中,在带兵打仗方面,秦琼明显不及李靖、李绩、侯君集这些人,毕竟秦琼所立的功劳更多的是在大唐开国初,他带兵讨伐其他拥兵自立的军阀。因为冲锋陷阵过多,秦琼大伤小伤不断,流血过多,身体元气受损,从大唐正式建国后基本就处于抱病休养状态。大唐正式建立特别是李世民上位后对突厥、吐谷浑和西域的几次重要作战他都没有参加。

李靖是大唐名将中军事造诣最高的人,与李世民一起讨论军事后所编撰出的一部兵书《李卫公问对》是著名的兵书战策。李绩、侯君集亲为统帅参与过攻击突厥、西域诸国之战,在军功方面秦琼无疑是比不上的。

而段志玄、殷开山、刘弘基、屈突通这些人,虽然同为武将,但这些人投奔大唐,为大唐效力的时间要远远比秦琼更长,很早就是李世民的亲信,在有关系远近上,秦琼没有丝毫优势。同为门神的尉迟恭,则有拥立之功。在玄武门之变中他冲锋在前,击杀李建成、保护甚至逼迫李渊退位方面尉迟恭是立了头功的,而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并没有明确参与,所以他的地位明显不及尉迟恭。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秦琼因为身体原因过早离世,在他逝世后五年,李世民才兴建凌烟阁,能在离世后这么多年,还能想起秦琼这个效力过多位主公,大唐立国后才投奔过来的人,李世民已经是抬举秦琼了。

秦琼武功盖世,为何只能排在李世民二十四功臣的最后一位?

首先凌烟阁功臣是指对唐朝有功劳的人,所以文官也有一半以上吧,凌烟阁只是从太宗对杰出的功臣的表彰和纪念的感情出发而建的,并不是功劳排名册,也不是武力排名,更不是人品判定排名。

秦琼初为隋将,经过一些波折转投王世充,秦琼因不耻王世充奸诈的为人,与程咬金等人乘唐郑两军于九曲对阵之时投奔了李唐,被唐高祖李渊安排到秦王李世民府上任职。李世民对秦琼的英勇早有耳闻,对他十分礼遇。

大唐抵抗刘武周的入侵时,秦琼与尉迟敬德正面交锋,大唐打赢了这场仗,而且秦琼立功最多,历史上这场战争,唐朝多次失败,这次由于秦琼勇猛无畏,唐军大获全胜。李渊非常高兴,赐给秦琼金瓶,并慰劳秦琼说:“你不顾妻儿远道而来投奔我,如今又立下这样的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来给你吃,更何况是赏赐一些仆婢和财帛呢。”于是拜秦琼为秦王府右三统军。

平灭宋金刚后,又赏赐秦琼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加封上柱国。隋末唐初的虎将,以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尉迟敬德最为知名,到场过的战役也差未几,可这些人中只有秦叔宝得到过“上柱国", 秦琼去世后太宗特命人在他墓前立石人石马以表彰其生前战功,陪葬昭陵。当时对墓前塑像是有严格规定的,普通人都是禁止的,这可以看出秦琼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勇猛无畏,胸怀大志,有气节,经历坎坷,傲视天下勇者的豪杰,在秦琼去世五年后,唐太宗还能记住他,并将其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已实属可贵。所以从秦琼的战绩来看,凌烟阁只是从太宗对杰出的功臣的表彰和纪念的感情出发而建的,并不是功劳排名册。所以排名无所谓,只是一种纪念。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什么秦琼最后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不是按照功劳大小排列的。唐朝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设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当时李唐的战事基本已经结束,所以文官的地位要高于武官,所以排名靠前的大多是文官。排列的顺序也基本按照贞观十七年官位品级及当事人去世时的官位排定,而此时的秦叔宝已经过世五年,去世前的官职只是徐州都督,排在最后很正常。

秦叔宝虽然和尉迟恭齐名,理应排在尉迟恭之前,但是秦叔宝在玄武门之变时的态度,使得他与李世民关系疏远。史书中可以看到,尉迟恭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但是秦叔宝却一个字也没有,可以想见,李世民对于秦叔宝的态度。同样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的一代军神李绩排名倒数第二,也可以看出李世民为什么将秦叔宝排在最后。

李世民当政之后,秦叔宝已经伤病缠身,没有参加贞观初年的几次消灭匈奴的战役,若论累计的战功,秦叔宝自然比不上一直活跃在战场上的尉迟恭、程咬金等人。

凌烟阁的排序更大程度上反应的是功臣与李世民的亲近程度,武将中尉迟恭排名最为靠前,并不是尉迟恭战功最多,而是他与李世民的关系最为亲近,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自杀了李建成,而李元吉是尉迟恭射杀的。

拓展资料: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称《二十四功臣图》 ,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资料链接:_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9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