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集勇气、智慧、谦卑于一身的徐立清

大荟师红色文化 2023-09-21 22:54:31

1955年授衔仪式结束后,在战场上奔波了十几二十年的将军们,功勋被组织盖了章,肩头多了几颗星。对于评定的军衔,有人欢喜有人忧,但也有人看淡这份名利,不争不抢,不考虑自己的地位和待遇,执意让衔。

徐立清,一位被彭德怀称赞的优秀指导员和政治工作者,一生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对上将军衔说了“不”,成了正兵团级干部中唯一被授予中将军衔的人,也成了唯一主动要求降低军衔而被批准的人。

1910年出生,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入党,1983年逝世,徐立清73年的人生,有三分之二献给了党和人民。他的品格,是全军学习的榜样,他的故事,传为佳话,给后人以启示。

勇字当头

将军是安徽省金寨县人,出身农民,断断续续地读过三年半的私塾,加入的是红四方面军。

刚入伍时,部队正在进行第二次反“会剿”的战斗,因敌我实力过于悬殊,取胜的机会微乎其微,在第三十二师监护连当战士的徐立清,跟随师部向光山、麻城边界转移。

谁知,红军前脚刚走,金寨地区的苏区就被大股的反动派势力入侵。

这些人毫无顾忌地抓捕共产党员,打家劫舍,杀害农协会的大批革命骨干、红军家属,简直是无恶不作。

听闻噩耗的红三十二师,决定派一小股势力重回金寨驻地,开展游击战争。

徐立清一听,积极报名,准备“打道回府”。

被敌人攻占的金寨危机四伏,自己的同志下落不明,敌情难以打探,打起来很吃亏,随时都有可能牺牲,但将军没有考虑那么多。

他是本地人,对地形地势尤为熟悉,发挥这个优势,也许就能出奇制胜,打敌人一个落花流水。

回乡后,他与同行的战友分成若干个小队,白天声东击西地吓一吓敌人,时不时放一枪,让敌人如坐针毡,不知动静从何而来。

到了晚上,他们便乔装打扮成乡里的民团,以“清乡”为由头,除掉一些平日里嚣张惯了的土豪劣绅。

用这个办法,短短12天的时间内,游击队就消灭了100多名敌人。

如此的战果,敌人们自乱阵脚,但又摸不到红军的动向,只能每日担惊受怕,也不敢再欺负乡里的老百姓了。

完成任务归队后,师长周维炯对徐立清等人给予表扬,称他们临时组建的游击队为民除了害,虽是穷苦的小同志,可却狠狠地为师部争了一口气,实在是了不起!

智慧领路

徐立清在红军队伍里,被人称作小秀才,原因在于,他读过几年的书,识字不成问题,还能写能抄。

早期的红军,有文化的将领寥寥无几,但凡是肚子里有点墨水的,都能帮上很大的忙。

1929年年底,红三十二师为了巩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攻下了河南省的第一个县城——商城。

部队进驻城内,为了让当地的群众更快的了解红军与红军的政策、纪律,师部打算在宣传上多下点功夫。

上级下发了一系列的规定,想要找一个合适的人来誊写布告,张贴在城中。

找来找去,找到了徐立清。

将军不负众望地整理好资料,把研究好的五个问题整齐清晰地罗列在了纸上,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次年春,红三十二师在商城举行阅兵式,仪式结束后,师部宣布,两天之后召开全师大会,各个部门就目前局势做总结发言,派代表上台讲话。

监护连选的人是徐立清,演讲的担子落到了他的头上。

为了让发言有理有据,他连续熬了两天的夜,写了一篇3000字的稿子,收获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在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不同的时间段,徐立清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曾长期担任军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等职务,是一个很有信服力的领导干部。

当然了,他的智慧不仅体现在文官的工作上,还体现在各种突发状况中。

比方说,长征结束后,红四方面军征战河西走廊,无援兵支援时,徐立清为了救治伤员,亲率医务人员上山采药,到邻近的村庄借纱布,自己制作固定伤臂的夹板等,帮助受伤的战士挺过药物不足的日子。

作战失败被捕时,他与狱中的战友商议好对策,要么死的悲壮,要么找机会开溜。

他做好赴死的准备,提出就义时要维护好红军的形象,高喊“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这样,即使牺牲了,老百姓也能念着红军的好。

所幸,敌军没有立即处置他们,而是准备把他们押解到西安。

途中,徐立清与狱友在某个雨夜趁乱逃跑,捡回了一条命,成功与组织会合。

谦卑一生

说他谦卑,主要在于,不论官职大小,他对待战士都很有耐心,没有架子;不论功绩大小,他总是不争名,让级让衔让位。

从事政工工作的将领,处理同级与下级的关系大都游刃有余,但是徐立清,却是用一颗心去温暖另一颗心。

他在长征中把马让给伤病员,把粮食让给走不动道的人,自己步行行军。

有的时候,受了伤的战士疼的眼泪直掉,他亲自出面讲笑话逗大家开心,让他们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

一切受了伤的人,觉得自己拖累了队伍,心里一直都闷闷不乐,还对革命丧失了信心。

徐立清又想到组织文娱活动,让伤员彼此之间多多沟通,舒缓消极情绪,保持上阵杀敌的热情。

谢觉哉的夫人王定国对徐立清的评价很高,说她亲眼看到过,有些伤员上一秒还疼得嘶牙咧嘴,可下一秒徐立清来看望他们,他们的脸上就绽放出了笑容。

这些伤员很敬重徐立清,身体不便行走,还会主动起身去迎接。

正因徐立清对伤员好,大家给他取了一个雅号——伤员的贴心人。

抗战时期,他参与过冀南反扫荡,保卫陕甘宁边区等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又在延安保卫战、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榆林战役、沙家店战役等重大战役中挥斥方遒,是实实在在的军政兼优。

建国后,徐立清任军委总干部部副部长,搭档罗荣桓处理军务。

授衔之前,罗帅把拟授上将的名单报了上去,徐立清得知自己在名单中后,多次向上级反映,只授中将即可。

他说,自己负责授衔工作,恰好有些人很在乎军衔的高低,他做出表率,所有的思想工作就都好做了。

此后,他写信请愿,彭德怀、周恩来接连找他谈话,他给出的理由都是一样的。

在他的坚持下,上级同意了他让衔,徐立清也就成了正兵团级干部中唯一一位被授予中将军衔的人。

他,可谓是用心良苦。

尔后,他因为身体原因,想要让职养病,未获批准,便一直工作到1973年,才退居二线。

1983年1月6日,徐立清因病在北京离世,终年73岁。

他的勇敢、智慧以及谦卑,令人钦佩。

如今,安徽金寨开设了干部学院,学院内部,有一栋以徐立清命名的教学楼——立清楼,它伫立着,仿佛在对过往的教师与学子,诉说着泛黄蒙尘的往事。

本文由大荟师红色文化【刘尚悦】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9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