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曹操留给曹丕三名大将,牵制司马懿篡权,为什么曹魏还是被灭了

琳琳说历史 2023-09-21 22:47:23

曹操留给曹丕三名大将,牵制司马懿篡权,为什么曹魏还是被灭了?

曹操担心司马懿篡权所以临死前给曹丕留下了三名大将来牵制司马懿,为什么到了最后司马氏还是夺取了曹操建立的魏国呢?

曹操本叫阿瞒是汉朝末年一名太监的养子,他从小就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每一个朝代无论他前期多么强大但是当它走入下坡路的时候就会越来越风雨飘摇危如累卵,此时朝廷对天下的掌控力也是微乎其微,因此会有许多的反对者势力开始纷纷冒头来推翻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曹操生活的东汉末年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

曹操看到天下局势已变就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了朝局,更是逼着汉皇让位给自己使得自己坐天下成为名正言顺的事情,但是当时想做天下的人很多,因此经过常年的征伐最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在建立政权的过程中笼络了一批人才,其中最厉害地位谋臣就是司马懿。

三国鼎立时期涌现出来的最厉害的谋臣分别是诸葛亮周瑜和司马懿,司马懿投身在曹操名下一辈子却没有得到重用的主要原因就是司马懿的野心比曹操还大。因此曹操一直在提防司马懿造反,所以培植了三名信任的大将交给曹丕来牵制司马懿,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还会夺取政权呢?

其实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为相,他忘记了曹操的嘱咐重用了司马懿,更是在后来的战争中损失了曹操留给自己用来牵制司马懿的大将曹真、曹休和张邰从此失去了对司马氏的控制,到了曹魏后期司马氏取代了曹操建立的政权,一越成为了晋代的开创者。其实司马家族最后能够取代曹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丕在用兵识人和计谋上都比不上曹操和司马懿,大家认为呢?

曹操辛辛苦苦打下江山,有了曹魏,为何最后却被司马懿夺走?

许多人看见这个命题肯定都很奇怪,毕竟不管是曹操还是司马懿都并没有建立王朝,登基为帝都是他们的子孙。但是换个角度,其实这样说并没有错。因为不管是魏国还是西晋得以建立,曹操和司马懿才是其中关键。

乱世奸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东汉末年最大的权臣。他一手拉扯起曹魏江山,正是他打下的坚实基础,使得儿子曹丕顺利登基,成为魏文帝。

司马懿是西晋高祖宣皇帝,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正是在他的经营之下,才使得孙子司马炎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建立西晋这个短暂的统一王朝。

曹操辛辛苦苦拉扯起曹魏这么个班子,怎么就让司马家给顶了呢?这里面其实曹家内部出的力量不少。

司马懿少有英才,曹操听闻他的名声,就召他入朝。当时司马懿觉得汉王朝气数将近,并不想出仕,所以就装作风痹病。

曹操当时任司空,专门派人打探消息,因为装的像,所以司马懿没有入朝。曹操担任宰相之后,就直接强制令司马懿入朝了。所以司马懿最开始接触权利,是曹操一手造成的。

曹操后来发现司马懿有雄豪志又有“狼顾之相”,于是对司马懿有所忌讳。《晋书》记载:“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这时候推动司马懿步上权利的巅峰的第二个人出场了,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操最开始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时就告知曹丕,但是曹丕吧,他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所以就在曹操面前替司马懿说好话。

司马懿也知道自己有些犯忌讳,所以从此之后做事情越发尽心,忠于职守,终于让曹操慢慢放下心来。

曹操去世,曹丕继位,随后又登基为帝,司马懿更受重用,成为国家肱骨之臣。他担任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都是顶级官职。这位辅佐曹魏四代的托孤辅政重臣,最终在后期成为实际掌握魏国朝政的权臣,而这也就为他子孙的代魏建立西晋打下基础。

曹家给予司马家最大的帮助,大概就在于后期子嗣的不给力。曹家不仅没有司马家人才辈出,还都是些短命帝王。而因为曹丕的关系,后期君主对司马懿都很少有怀疑,这就让司马懿接管权利十分顺心。

相比于曹家人才短缺,一代不如一代,司马家发展的那叫一个红火。司马懿一代就有八兄弟,而且因为他父亲会教育的原因,各个都是人才。

相比于曹魏君主的短命,司马懿活的时间久,生的多,人又聪明,接替曹魏政权甚至有了那么一点顺风顺水的味道。

所以说曹家被司马家顶替,不仅在于司马懿的聪慧,还在于曹魏君主的短命,后继无力。

在历史上,曹操和曹丕都知道司马懿的不靠谱,为什么却没除掉他?

东汉末年,朝廷已经腐败不堪,再加上各州牧都掌管州内的兵权和财权,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割据一方的诸侯。后来诸侯董卓独霸朝纲,由此拉开了乱世序幕,各个诸侯、野心家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征伐,相互兼并。经过几十年的战斗,以曹操建立的曹氏政权和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还有孙权建立的东吴政权三分天下,最终却让司马懿一家人窃取了胜利的果实,司马家也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大的赢家。很多朋友不理解,司马懿很早就在曹营里面做事,为何曹家三代人都不杀他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件事。

先来看司马懿在曹操时代的表现和地位,官渡之战前夕曹操已经成为了东汉朝廷的丞相,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尽管曹操出身于官宦家庭,但他知人善用也非常爱才,经常打听哪里哪里又有什么人才,哪个哪个人能为他所用。当时司马懿是河东的青年才俊,父亲司马防在朝中做官,算的上名声在外。曹操得知消息后派人征召他到丞相府任职,而司马懿不想辅佐曹操,但又不敢直接拒绝,于是装病。

司马懿的心思自然瞒不过曹操,曹操也不点破,而是派遣刺客并以司马懿全家人的性命要挟,司马懿无奈只能乖乖赴任。当时曹操麾下谋臣如云武将如雨,司马懿这样的后辈只是曹操的储备人才,于是曹操把他分配给儿子曹丕做幕僚,然后把同样是青年才俊的杨修分给另一个儿子曹植做幕僚。因为曹操也想知道,曹丕和曹植两人到底谁能胜出,自己好立他为继承人。

司马懿不像杨修那样张扬,他看得清形势也知道天下尚未平定,武将的话语权很重要,于是建议曹丕和武将们加深感情,必要时也要到军队历练获取军功,对曹操摆出一份孝顺的样子即可。后来曹操权衡利弊之下还是选择了曹丕作为继承人,司马懿到了曹丕时代平步青云,很快成为了曹魏的尚书令,主要负责曹魏的政务,甚至曹丕不愿意处理的政务司马懿都全部处理,可见曹丕对他的信任程度。

曹丕征讨东吴时期曾经询问过司马懿的意见,司马懿认为目前不是好时机;后来曹丕又咨询太尉贾诩,而贾诩和司马懿保持同样的态度。但曹丕还是没依照他们两人的建议,而是派兵伐吴,结果却是惨败收场。这场战争对曹丕的打击很大,身体每况愈下,正当壮年时期就卧病在床,太医看了后都摇头。曹丕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于是把司马懿等等四人任命为辅政大臣,让他们一起辅佐魏明帝曹睿。

司马懿到了曹睿时代已经是三朝老臣,特别是他谨慎的性格和超强的政治能力,曹睿对他抱有一定的戒心。但适逢诸葛亮攻打曹魏雍凉地区,而放眼整个曹魏也只有司马懿才能抵挡诸葛亮,曹睿权衡利弊之后还是派司马懿到雍凉地区抵抗诸葛亮,但这一安排也让司马懿成功染指军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权臣。而司马懿运气也很好,他靠着曹魏强大的补给成功拖死诸葛亮,凭借着自己的威望把雍凉军队变成了自己的私军,曹睿也不敢动他。等曹睿死后天下也没人能挡得住司马懿,他也顺势夺走了曹魏的江山。

从司马懿的履历来看,他在曹操时期只是一个储备人才,尽管有才能但对曹操构不成实际上的威胁,所以曹操没有杀他。在曹丕时代他是曹丕的得力助手,也是曹丕最信赖的人之一,曹丕自然不会自断臂膀杀他。而到了曹睿时期,他前期还有能力压制司马懿,但到了后期却已经没这个本事。再加上曹睿自己也短命,连壮士断腕杀死司马懿的机会都没有,这或许就是命运吧。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8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