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拉古之惑案:文中纪录片封面当如上,点击可观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人刚开始打量这个世界没几年,崇洋媚外成了一股潮流,看西方什么都新鲜,看中国什么都不顺眼。然而,同时也有一群人则反其道而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自信。随着港台武侠小说的传入,还有电影《少林寺》的流行,许多人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武术,希望从中探寻强国之路。于是,一位法号“海灯法师”的老和尚被挖掘了出来。
..................................................
..................................................
海灯法师刚刚出名的时候,我还是个痴迷武侠小说的小学生,一度把他跟金庸小说里的“一灯大师”搞混。终于弄明白以后,还一度和小伙伴争论,到底是海灯法师厉害,还是一灯大师牛叉,争论的重点之一就是法师和大师这两个称号到底哪个更具有武林地位。
..................................................
从海灯及其追随者的描述中,我们得知,海灯法师原是四川江油县人,名叫范无病,他还有别名,但是范无病这个名字传播最广。海灯七岁开始学艺,后来考上了四川法政学校。后来,他跟随少林寺一位叫做汝峰的大师学习武艺,武功修为日臻化境。
..................................................
学成之后,他云游四海,也曾经到过少林寺挂单。在一些传说中,海灯法师甚至当上了少林寺的主持。经过多年的修行,海灯的武学、佛学的修为都与日俱增,参加过多次的佛经研讨会,最终,他在家乡江油修建精舍,修炼渡人。
..................................................
海灯法师的传说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自然是他的武学修为。他有三门绝技,最有名的就是一指禅,也就是仅凭食指的力量支撑,让全身倒立。另一门功夫叫童子功,据说需要童子之身开始修炼,练成以后刀枪不入。还有一门功夫叫梅花桩,练功的人在离地数尺的十多根木桩上健步如飞,拳法不乱。
..................................................
..................................................
海灯当年声名鹊起之后,全国各地追捧的人此起彼伏。他甚至一度在军队中担任教职,当时电视上面,甚至有军队教官宣称,自己的训练方法是海灯法师传授的。声名最盛的时候,他甚至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享受万众的顶礼膜拜。
1987年,两部分别名为《海灯法师》和《海灯传奇》的电视连续剧应运而生,更把海灯法师的名声推向顶峰。电视剧里,海灯的父亲被描写成具有反清意识的人物,而他的师父汝峰则是身怀国仇家恨,少林寺被朝廷烧毁之后,汝峰怀抱一把断剑踏上复仇的道路,结识并教授海灯武功。而汝峰本人则被另一个不肖的弟子害死。
然而,1989年海灯去世,一些醒悟过来的人开始探究海灯的底细,逐渐的,一个真实的海灯法师开始浮出水面。
首先被拆穿的是海灯法师的师承问题。关于他曾是少林寺主持的传闻很快就被拆穿了,少林寺历代主持里,压根没有这一号人物。其次就是海灯自述自己曾经跟少林汝峰和尚学习武功的说法,少林寺的和尚历代都按字排辈,跟古人修家谱一样,你这一代出生,该是哪个字辈的,一清二楚,而“汝”字辈的和尚迄今尚未排到,真要有汝峰这个和尚出来,也要等几百年后,海灯的这个师傅子虚乌有。
另外是海灯的武功问题。海灯死后,曾经为海灯拍摄过纪录片的导演和摄影师们就曾经向外界揭秘,那个海灯一指戳地,大头朝下的神功照片是假冒的,是一群人用布带将海灯法师倒立吊起,他老人家只要轻轻伸出手指,一张一指禅神功照片就轻松完成。当然,对于一个八十多的老人家,完成这个难度不小,但是至少这张照片是摆拍的。
至此以后,海灯法师的神话被彻底揭穿。然而,国人对于神功异能的追求并未就此停歇,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批神功大师开始在神州大地冒头。“特异功能”这个词成了热词,各个大师都能用耳朵看字,用眼睛透视,用内气治病。相比他们来说,海灯法师的把戏还算是比较朴素的了。
当年李连杰因一部《少林寺》红遍大江南北。
金庸的《天龙八部》一直热度非常的高,大家对于其中的人物都是非常的喜欢。而剧中最为神秘的存在,莫过于扫地僧,他被成为《天龙八部》武功第一的男人。但是这么一位强大的武者,却很少在武林上抛头露面,即便是在少林寺这个强者如云的地方也无人认知。这确实是很让人意外,照理来说越强大越知名,但是为什么会在江湖上少有人知道?到底是神秘,还是故弄玄虚?
俩个徒弟
扫地僧一生中武功绝学众多,但是徒弟只有俩个慕容博、萧远山。为什么扫地僧一生没什么徒弟,这就要和他自己的为人说起。照理来说扫地僧武艺再高,也是应该有根据和来源的。扫地僧能够熟练的将少林七十二绝技拿捏的到位,但是他所施展的武功并不单纯,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武功技巧在其中。如果要说少林武功的创新者,那扫地僧自然是其中当之无愧的典范。
扫地僧曾经只用一眼看出逍遥派的武功,小无相功并不是一个非常多见的武功。而逍遥派在天龙八部中一直都是大隐隐于市的门派,显然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但是扫地僧却一眼认出小无相功。而且对于逍遥派的历史了如指掌,虽然金庸先生没有直接表述,但是我们能够猜想到二者的关系并不简单。
扫地僧和慕容家
扫地僧曾经和慕容博和萧远山有过一次激烈的对决,但是扫地僧却招招制胜,完全将慕容家的招式全方位压制。从中能够看到扫地僧对慕容世家的了解,武功招式的了解和运用能力海员在慕容博之上,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扫地僧确实让人非常意外。能够看到扫地僧昔日肯定和慕容家有关联,不然武功技艺不会如此娴熟。
扫地僧注定是佛门子弟,除去武功之外还有一颗慈眉善目之心。扫地僧面对被自己打成龟息状态的萧远山、慕容博,有拿出自己巅峰造极的医术让二人马上起死回生。扫地僧实际上除去医治他们之外,还曾经对二人有所启发。在救治他们的过程当中,萧远山和慕容博经过他的点拨,实际上二人已经心甘情愿的成为他的弟子。
扫地僧和慕容博、萧远山
在收服二人之前,实际上就曾经密切的关注过他们。只是相对来说,二人并没有理解他的意图,最后使得他们没有用相对友好的方式被点拨成功。而最后在慕容博、萧远山成为他的门下弟子之后,不但用佛法点醒二人,还将其二人的恩怨就此解开。虽然二人无法习得全部扫地僧的招式,但是作为扫地僧的徒弟,实际上他们的能力是大有长进。
当年曾经二人有偷学少林寺秘籍的行为,但是扫地僧并没有直接呵斥他们的做法,却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将二人打住。实际上我们能够理解他的行为,毕竟二人是来少林寺偷学武功的,扫地僧在少林寺同样无人知晓。这样一来唯一能说的通的原因,扫地僧本身也是一位偷学武艺的人,只是在长期以往的过程中找到佛法真谛。便希望能够藏经阁守护佛法,借此来践行自己的信仰。
扫地僧并不一定是害怕谁,也有可能就是一个隐藏在少林寺的高手,他看透了江湖恩怨,才会潜心在少林寺修炼心法和武学。当然,原著里并没有点明扫地僧的一生过往,我们只能推测他跟逍遥派有莫大的关系,他可能就是逍遥子本人,或者是逍遥子的手下败将。
猜测一:扫地僧是为了躲避逍遥子,才会隐姓埋名躲入佛门扫地僧算是《天龙八部》里面的战斗力天花板了,他隐藏在少林寺的藏经阁里扮猪吃虎,硬生生的打败了萧峰的降龙十八掌,还轻松的收服了慕容博和萧远山。至于鸠摩智这边,他打败这个爱装X的僧人并不稀奇,关键是扫地僧居然还能一眼就看出来他的“小无相功”,这小无相功可是逍遥派的秘法。
要知道在江湖之中,谁知道了逍遥派的存在,就已经可以被逍遥派的人定为死罪了,而扫地僧对小无相功这么熟悉,显然是见识过这门功夫,也跟逍遥派有接触过。
因此,我们可以合理的推断,他早年武功不错,出来闯荡江湖遇到了逍遥派,然后机缘巧合保得一条性命,才去躲进佛门净地修行。
这样一来江湖恩怨就可以“放下”了,其余的人也不敢硬憾“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这样一个大门派,而他同时也可以躲在藏经阁里偷偷练功,隐忍疗伤。
这一躲,就是42年,远离江湖的扫地僧可能连仇恨和欲望都消磨了。当江湖上跟他同辈的高手死完之后,他就是那个最强的王者。
猜测二:扫地僧就是逍遥子本人,他看淡江湖恩怨才会出家逍遥子在《天龙八部》里的设定同样是天花板级别,他如果看透了江湖之中的恩怨,那么隐姓埋名进入少林寺之后,自然是可以避开其他人的耳目,可以很好的伪装自己,更可以轻松驾驭少林派的72绝技。
毕竟要是换做普通人,就算让他在藏经阁出生,天天有名师培养,他也不可能把72绝技全部掌握通透,就算是天资优秀的练武奇才,随便掌握个几门,就足够出任掌门纵横江湖了。
唯有像逍遥子这样原本的顶尖高手,才能不需要名师指导,就独自把奥妙无穷的绝技给参悟透彻,也能明白一般人强行修炼这些功法的弊端,更能够忍住突然变强的喜悦感。
扫地僧在体外生出的3尺护体真气,仿佛就是3尺之内就是我的绝对无敌领域一样,这样的本领如果放到逍遥子身上,就合情合理了。
也正是因为逍遥子就是扫地僧,他才可能对自己门派的小无相功了如指掌,鸠摩智施展的时候他才能够一眼看出,这估计就是原著给我们的最大暗示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8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