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最可爱的人】浴血奋战戎马岁月解甲归田乐享晚年

铜陵新闻网 2023-09-21 21:36:39

在义安区钟鸣镇牡东村舟山组,一名89岁的老人夏宏春和老伴叶荣英过着平淡而幸福的晚年生活。然而,这名老人身上,却有着不一般的经历,他曾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轻机枪手和尖刀组成员。近日,记者走进老人家中,聆听其浴血奋战的历史,感受其深厚的爱国情怀。

少年壮志保家卫国

由于在朝鲜时耳朵被炸聋,夏宏春必须要大声喊才能听见对方说话,当记者问起老人参军的经历,他大手一挥声如洪钟,“为了找条活路,更为了保家卫国!”

1931年7月,夏宏春出生在铜陵县钟鸣镇牡东舟山村一个贫穷的农家。由于姊妹多,家里穷困,父母无力供他读书,老人7岁开始就当放牛娃,吃尽了人间苦头。为了生活,1949年3月,18岁的夏宏春独自乞讨飘零,流落到了繁昌。正走投无路时,遇到部队招兵,于是夏宏春自愿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随后,他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军77师43团3连。1950年2月,夏宏春跟随部队开赴朝鲜战场,成为一名光荣的抗美援朝战士,“我们当时坐着大闷罐到达丹东,很快部队又到达鸭绿江边,那真的就跟歌里唱的一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然而,刚入朝的激情很快被残酷的战争现状打碎,“刚跨入朝鲜时,到处都是炸弹坑,伤员不断被转运下来,缺手、缺脚的伤员随处可见,有的伤员甚至肠子都裸露在外面。”战争的严峻超乎这些新兵的想象,然而19岁的夏宏春暗暗发誓,“战友们不能白白牺牲,不把敌人赶出朝鲜,护卫我们的国界线安全,绝不回国!”

浴血奋战频立战功

记者采访当天,正值夏宏春老人的两个女儿前来看望老父。当听到父亲说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两人不禁湿了眼眶,“其实,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详细地听父亲说他打仗的事,此前他总是把这段历史深深埋在心里,轻易不跟别人说,但是我们很小时又常看见父亲一个人看他的勋章和军人证,这都是他最宝贝的东西,我们谁要是偷出去玩准会挨打。”老人的大女儿夏桂英告诉记者。

在战场上,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本是值得骄傲的经历,然而夏宏春却在复员回乡后的几十年里只字不提,这一切,在老人看来,都源于那段战火中的惨痛经历:“打完仗回来好几年,我都不敢想在朝鲜的事,一想就做噩梦。”老人告诉记者,虽然最终赢得了战争,但这是用无数战友们的流血牺牲换来的。

1951年8月,西川战役打响,这是夏宏春和他的战友们入朝作战8个月来的最大一次战役,他们连作为主力坚守高地。敌人为争夺西川780高地,采用天上飞机轰炸、地上坦克掩护、步兵轮番冲杀的方式。硝烟弥漫,尘土飞扬,天昏地暗,一个个战友不停地倒下……在争夺战中,夏宏春和战友们与比自己人数多出两倍的敌人殊死搏斗,决战三天三夜,打退敌人数十次冲锋,最后仍将阵地牢牢守住。然而,这也付出了巨大的惨痛代价,在这次战斗中,一个连几乎被全歼,“全连三百多人到最后,连长指导员和班长都牺牲了,全连不到10个人活下来。而我们班还算好的,还剩了包括我在内的3个人。”老人回忆,当时自己有了近一年的作战经验,已经算老兵了,班里除了他之外唯一幸存的两人则是不到20岁的新兵,“新兵初到战场,没有经验,有时候炮弹来了也不晓得躲,为了保护他们,我还必须在战斗的同时盯着新兵。”也正是因为夏宏春在紧急关头掩护了他们,才让班里的这两名新兵战友得以幸存。

彼时,在战争中,由于夏宏春所在班的班长也为国捐躯,为了和战友们夺取战役的最后胜利,他因英勇表现被推举为临时班长。然而在带领战友们最后冲锋时,老人不幸被敌军炮弹炸伤,左手食指被削掉,左大腿根部被炸弹打穿,当场昏了过去,在医院缝了十多针,躺了两天多才醒来,虽然后来康复,但至今腿脚行走仍有些不便。西川战役结束后,由于夏宏春的英勇表现,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五好”战士,荣立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两次。

治疗好腿伤后,战争仍在继续,夏宏春也在一次次战役中成长得更果敢坚强,1953年10月他奉命回国接新兵后,再次带领新兵入朝驻守西海岛,并被任命为炮兵连2排2班班长,带领炮兵阻击美军。但是在惨烈的战争中,夏宏春又一次倒下了,这次他不仅身体多处受伤,耳朵也被敌人的炮弹震聋,其中左耳鼓膜被震破出血。因为在西海岛海战中出色表现,他再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老人说,“从那以后耳朵就聋了,非要别人在我耳边大声喊才听得见。”

解甲归田乐享幸福生活

在朝鲜作战的近三年时光里,夏宏春历经了无数战争的洗礼。1953年,当朝鲜战争按下暂停键时,老人也踏上了回国的路程,“坐船在鸭绿江上,想了许多,想到牺牲的战友,忍不住想哭,想到自己捡了一条命回来,又觉得是做梦一样。”

回国后,夏宏春并没有解甲归田,而是一直在部队带兵训练,直到1955年才复员回乡。然而回乡后,性格刚强的他放弃了政府的工作安排,毅然选择了从事农业生产,“我这人就靠自己。”在过上梦寐以求的和平生活后,老人娶妻生子,如今已经是枝繁叶茂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

“要不是形势逼迫,谁想去打仗?谁想在战争中丢一条命?所以讲,我们都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说起这些年平淡而幸福的生活,老人很有感慨,“我活了90岁,也是看着国家从打仗慢慢地发展起来,到现在物质条件也好了许多,要惜福。”说到这里,老人不由得将在朝鲜时的生活和如今对比,“当年我们在朝鲜,战场上只能在荒郊野外卧着睡,或者战壕里、或防空洞里横七竖八地躺着打个盹。吃喝也跟不上,每天都是高梁、炒面、野菜,饿肚子也常有。另外在战斗中的那些天,附近水井和溪流河沟,都被敌人放了毒药,无法搞到饮用水,又饥又渴的战士们没水喝,都喝自己的尿。而如今,生活平稳安定,有各样家用电器,吃喝不愁。”说完后老人感慨道,“这都是咱们共产党好,我们战士的血没白流,我和战友们也实现了自己当年的愿望,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编辑 / 方超

记者 / 钟灏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7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