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儿子很多,长子曹昂被张绣害死,曹冲在13岁时不幸夭折,最后主要是曹丕和曹植争夺曹操的位置。
曹操因为自己有才,所以也倾向于才高八斗的曹植。曹丕这方面也不差,但是比起曹植他还是颇有不如。相对于曹丕,曹操更喜欢的是曹植,他对曹植也寄予厚望,一度把他当作接班人来考虑,但是最后为何却舍曹植而取曹丕呢?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
第一,曹丕和曹植自身的原因,这个是最主要的。可以这么说,曹操的才情和权谋刚好在曹植和曹丕身上得到不同的体现:曹植才情有余,权谋不足,平时可以滔滔不绝,但是曹植文人习气严重,放浪不羁,率性而为,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曹操曾有一次想让曹植出征,结果酗酒的曹植没放在心上照样喝得酊酩大醉,结果错过了出征的时间。要知道曹操曾经专门颁发过禁酒令,曹植的诸多行为让曹操很失望。
曹丕不同,他知道自己才情不如弟弟曹植,但是他深得曹操权谋真传。曹丕隐忍,有心计,善于伪装,虽然有些行为是刻意而为但却能做到滴水不漏。曹丕的这些心计和行为曹操岂能不知?但是对于曹操而言,一个只会吟诗作对,一个权谋机变深得自己真传,即使他再喜欢曹植,他也宁愿选择曹丕。
第二,两人身边的幕僚各不相同。曹丕身边有”太子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shuo四声)四人。一次曹操有次出征,曹丕和曹植送行,曹植文采好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吴质出主意让曹丕啥话不说,就是哭,一副担心父亲安危和舍不得的样子。这是做给曹操看的,也是做给群臣看的,这一局为曹丕得分不少。
反观曹植身边是些什么人,一个恃才傲物不知收敛的杨修,和曹丕的太子四友一对比,高下立判。
第三,群臣的态度。曹植虽得曹操喜爱,但是朝中大臣大都倾向曹丕,就连深藏不露,明哲保身的贾诩都明确支持曹丕。
第四,曹昂已死,当时曹丕就是长子,自来废长立幼很容易出变故。贾诩的一句““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不由得曹操不考虑到立曹植的后果。
所以曹丕具备一个上位者应该有的懂权谋,有心计;身边的谋臣得力,获得朝中和军中大部分人的支持,又是嫡长子,这才是曹操最终放弃曹植选择曹丕的真正原因。其实曹操的选择没有错,在当时天下还处于纷争的情形之下,显然权谋比才情更重要,曹植败得一点都不冤枉。
虽然曹操宠爱曹植,但是他更明白,作为君主如果只是才华横溢,吟诗作对,根本治理不好朝政,曹植就是一个才华横溢,但不懂朝政的浪荡公子,曹丕虽然不得宠爱,但是曹操知道曹丕是最合适的继承者。
曹操的几个儿子继承了曹操的好基因都是一时之人杰,但是也不知道是上天嫉妒还是怎么回事儿,有几个天赋不错的继承者很早以前就去世了像曹昂和曹冲这两位,原本曹操是最看重曹昂的,几乎是手把手教着当成继承者来培养,奈何去了一次宛城,看了一次张绣的婶娘直接把自己最看重的继承者搭进去了,还搭进去了一个大将,一个侄子。
后来曹操也并没有先培养曹丕,而是培养了另外一个比较聪慧的儿子曹冲,曹冲聪慧,性格温顺,但是死的也早虽然是病死了,但是也让曹操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后来在继承这方面曹操选择了曹丕,因为曹丕非常像曹操,善于隐忍,政治方面也多有建树,即便是不如曹植的宠爱,最后还是继承了整个曹魏基业。
之所以选择曹丕而不选择备受宠爱的曹植,是因为曹操很明白曹植吟诗作对才行,让他和文士打打交道可以,风花雪月谈谈天地可以,但是一旦真正让他挑起担子就不行了,只会写诗的君主恐怕会被刘备和孙权打得满头是包,所以宠爱是宠爱,继承是继承,曹操还是拎得清的。
曹操偏爱曹植,主要喜爱的是曹植的才气。当时的儒家思想传承,选继承人在嫡长子继承天下的条件下,作为曹操的孩子,由于曹操的大儿子早战死,曹丕和曹植都有机会的,特别曹操就非常有文采,所以才气很重要,能力当然很重要。要知道曹操的继承人是一方诸侯的领导人,下面还有很多的跟随者和子民,需要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来衡量是否可行的。
?
其实曹操最属意的继承人是大儿子曹昂,曹昂一直在陪着曹操四处征战,能力也受到曹操手下的所有大臣所认可。不过,在宛城之战中,曹昂为了曹操而付出了性命。后来曹操比较中意的继承人就是曹冲了,曹冲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聪慧能干的一面,曹操很欣赏也认可可以培养曹冲作为继承人,可是不幸的是曹冲十几岁就病故了。
?
剩下的有资格作为继承人的只有曹彰,曹丕和曹植。曹彰本性就是喜欢作战,早早的排除在外。而曹丕和曹植两人都在曹操的继承人候选中。本来曹植才气很高,曹操很喜爱,可是通过培养发现,曹植为人过于洒脱散漫,带领曹操的班底是十分不适合的。而曹植从小就开始习练弓马,也一直跟随曹操处理政务,各方面处事非常的张弛有度。
?
相比较曹丕和曹植而言,曹丕的各方面能力综合在一起要比曹植全面很多,更适合作为继承人。而曹植除了才气以外,其他方面平平,曹操的一切交到曹植手里的话可能很快就败完了。因此最后曹操还是选择了曹丕作为自己继承人,而曹丕做得也相当不错,在政治上、军事上、文学上的造诣都很高。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6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成语故事之旅|代人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