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古代闹饥荒时,为何灾民宁可吃观音土啃树皮,也不下河捕鱼吃

起叔 2023-09-21 20:59:01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发源于长江黄河流域的华夏子孙,作为典型的农耕文明,天生对于土地粮食就有一种近乎敏感的重视。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头等大事。

据《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中统计,目前中央粮储共计储备近9亿吨粮食,即使运气极差,天灾降临,整个中国全年绝收,中国人也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干,白吃中央储粮也能吃个一两年。

可在古代的人民就没有我们这么幸运了。中国人民之所以对粮食安全几乎有种几乎敏感的重视,就是因为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场大饥荒,而在那样的饥荒年代,也导致出现了许多惨剧。

比如发生在1638年到1642年的明朝大饥荒,就导致明末时全国人口锐减了一半以上。当时陕西连续四年大旱,降雨稀少,庄稼绝收,而后饥荒又不断向东蔓延,覆盖了整个华北。这直接导致了当时的农民起义,于是连连战乱,使得这四年里竟然死了两千多万人,何其悲也!

而发生的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大饥荒,就是1942年河南大饥荒了。1942年春夏,在河南发生了一场大旱,连续几个月几无雨水,土地皴裂,粮食绝收。加上战争年代通货膨胀,农民买不起粮食,只能向西南逃亡。

但山西陕西等地根本无法接收如此之多的难民,竟然干脆关闭城门将难民拒之门外。而蒋介石虽然曾降低了田赋,但完全绝收的农民根本交不出一粒米,加上还要粮食维持河南的驻军,就更是让饥饿的灾民雪上加霜。

百姓不得已,只能啃树皮,煮鞋带,甚至吃观音土,吃死尸。那时候能经常看见大着肚子的人,他们为了充饥,吃了观音土,但观音土却不能消化,也很难排出,于是肚子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将人撑死。

于是有人就有了疑惑,为什么古时候发生了饥荒,灾民们总是将眼光放在陆地上,去吃草根啃树皮,甚至吃观音土,都不下河下江捕鱼呢?这中间其实有许多原因。

导致饥荒的自然原因通常是旱灾,当太阳久悬于天际,又一直没有雨水,河水的水位会降低,尤其在本就干旱的北方甚至会出现断流的情况。河水水位一旦下降,河里的鱼的存活空间也变小,加上捕捞等,还没等饥荒真正出现,河里的鱼就死的死捞的捞,剩不下什么了。

而且,即使河里有鱼,对于不会水的人下水去抓鱼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尤其在饥荒常常发生的北方内陆,平时根本没有必要下水,会水的人就更少了。受灾的人们本身就因饥饿而体力不济,哪还经得起下水折腾。到时万一鱼没抓到,还把命给丢了。

就算真能下水了,本身生活在水里的鱼比人可灵活多了。没有工具和同伴的配合,想要在水里抓到鱼,那实在是太难了。而真正受荒的灾民,大多数人在当地已经无法找到食物而被迫流亡。他们通常只会带些衣服被褥和仅剩的钱财,哪来的工具去抓鱼。

再加上饥荒常常引发乱世,在乱世中人人身不由己,不仅要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伤痛,还要提防乱世中其他人例如王亲贵胄、官宦将兵的剥削和压迫。导致灾民的日子更加难过,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才会导致真正覆盖百千万人的大饥荒,致使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好在自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国家粮食安全做的相当不错,加上杂交水稻的成功研发,我国目前每年的粮食产量已超过6.5亿吨,并且还在上涨。中国人已经不用再过分担心吃饭的问题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6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