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6年农历八月二十五日夜,一名太监手持驾帖,匆匆忙忙来到刑部大牢。负责提牢的官员不敢怠慢,急忙命人将一位犯人带出来,这位犯人就是镇守辽东有功的一代良将熊廷弼!面对死亡,熊廷弼没有一丝恐惧,从容赴死,时年五十七岁。熊廷弼是明朝后期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他为何却被明朝处死了呢?
熊廷弼是湖北江夏人,出身贫寒,自幼勤学苦读,于1597年考中乡试第一名,并在第二年考中进士。熊廷弼虽是文官,却对军事非常感兴趣,“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1608年,熊廷弼奉命巡按辽东,在任期间,政绩斐然,“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
之后,熊廷弼奉命督学南畿,做事依然雷厉风行,积极整顿江南地区的学风。在这个过程中,熊廷弼得罪了东林党,将东林党创始人顾宪成的儿子置于末等。没过多久,因杖责生员致死之事,遭到了东林党人的弹劾,最后熊廷弼被免官回乡。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努尔哈赤威胁着辽东地区,这时候朝廷想起了整顿辽东有功熊廷弼。
万历皇帝任命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同时担任辽东经略。在出京前,熊廷弼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请求皇帝“毋窘臣用,毋缓臣期,毋中格以沮臣气,毋旁挠以掣臣肘,毋独遗臣以艰危”。万历皇帝同意了熊廷弼的要求,还赐给他尚方宝剑。熊廷弼来到辽东后,整军备战,“分置士马,由是人心复固”。
可是一年后,熊廷弼又被免职了,他遭到了御史言官们的猛烈攻击。虽然最后证明,“廷弼力保危城”,但他仍然离开了辽东。熊廷弼刚离开辽东不到一年的时间,努尔哈赤就发动了攻势,很快就打下了辽阳、沈阳。这时候,朝中大臣又想起了熊廷弼,御史再度任用他镇守辽东。可是,朝廷在此期间还任用王化贞为辽东巡抚。
熊廷弼抵达北京后,提出三方布置的策略,然而他到任后却发现,自己根本掌握不了全局。辽东巡抚王化贞驻守广宁,指挥着十几万军队,而熊廷弼名为经略,却只能驻守山海关,能指挥的军队只有五千人。熊廷弼主守,王化贞却主攻,甚至扬言,“愿以六万兵进战,一举荡平(后金)”,两人爆发了激烈的争执,而兵部尚书也站在王化贞的一边。
就在此时,努尔哈赤发起了广宁之战,王化贞指挥十几万大军,却不堪一击,很快就丢掉了大片领土,自己还差点被俘。在逃跑的路上,王化贞遇到了熊廷弼,当场落泪,熊廷弼却讥讽道:“六万众一举荡平,竟何如?”按理说,广宁之战是由王化贞指挥的,熊廷弼虽然名为经略,但只有五千人,而且根本无法指挥王化贞,他的责任并不大。
可是由于熊廷弼非常自负,得罪了很多人,不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都不喜欢他。最后,熊廷弼与王化贞都被判处死刑,不过没有立即执行。就在此时,明朝朝廷发动变故,魏忠贤与东林党的斗争非常激烈,他诬陷杨涟接受了熊廷弼的贿赂。再加上阉党分子冯铨的诬陷,熊廷弼最终死于非命。熊廷弼被杀后,“传首九边”,尸体不许安葬,另外他的妻子受辱,儿子被杀。直到崇祯二年,熊廷弼的首级才允许安葬,不过依然没有得到彻底平反。
参考资料:1.《明神宗实录》;2.《明熹宗实录》;3.《明史》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5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秦始皇临终前发生三件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