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古印度列国志】莫卧儿帝国(六):阿克巴1

麟剑的人类史 2023-09-21 19:56:13

莫卧儿帝国(六):阿克巴111.阿克巴

阿克巴(英语:Akbar,1542年10月15日-1605年10月27日),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第三代皇帝,伊斯兰世界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宗教改革家。全名阿布·乌尔法特·贾拉尔丁·穆罕默德·阿克巴(Abu'l-Fath Jalal-ud-din Muhammad Akbar)。出生于信德的奥马尔古德村,胡马雍的长子。

阿克巴是帖木儿的后代,其统治时期,他能对所有的信仰给予平等和自由的看待。与他之前的君主相比,帝国的文化和艺术在其统治时期达到顶峰。他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在版图及财富上都扩张到原来的三倍。阿克巴建立了有力的军事系统,也有效率的进行政治及社会的改革。他废除了向非穆斯林人民实施的人头税(吉兹亚),任命非穆斯林为高级的行政及军事职位,是首位获得本土人士信任及效忠的莫卧儿帝王。他体认到稳定的帝国和子民的合作及善意有关,因此他翻译梵语文学,参与国内的庆典。在阿克巴统治后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多元文化的基础。

1605年,阿克巴卒于阿格拉,享年65岁。在伊斯兰发展史上阿克巴大帝与波斯的阿巴斯大帝、奥斯曼的苏莱曼大帝齐名。

(1)少年登位

阿克巴的父亲胡马雍从巴布尔那里继承了一个庞大的、极不稳固的军事帝国。巴布尔死后,莫卧儿帝国分裂。1540年,胡马雍被比哈尔的阿富汗人打败,向西撤退。1542年10月15日(一说11月23日),途经阿马尔科特(在今印度拉贾斯坦境内)时,阿克巴出生。其貌不扬,身高仅五英尺七英寸,长臂弯腿、细腰阔肩,天庭保满,头向右侧,走起路来,略有跛行。当时胡马雍已被放逐,阿克巴寄养在喀布尔的叔父家里。阿克巴幼时未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他却锻练了一副强壮的体格。

1555年,胡马雍夺回失去的德里王位。宣布阿克巴为合法继承人,并指派他为旁遮普总督,以大臣拜拉姆汗等人作他的保护人。1556年1月,胡马雍去世,德里被阿富汗人喜穆夺去。

1556年2月14日,在拜拉姆汗等人的帮助下,阿克巴在卡拉瑙尔的一个花园内举行登基大典,13岁的阿克巴遂成为莫卧儿皇帝。然而,这个印度皇帝只是名义上的,大权掌握在保护人拜拉姆汗手中。而且北印度大部分地区还在阿富汗人的苏尔王朝统治之下。

(2)亲政掌权

1556年,阿克巴和拜拉姆汗向德里进军,企图消灭喜穆的军队。当时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喜穆有骑兵5万人,战象一千头,大炮51门;莫卧儿军仅有骑兵1万人。但莫卧儿军却有一支由优秀弓箭手组成的射骑队。

1556年11月5日,两军在德里北90公里处的帕尼帕特发生激战。30年前阿克巴的祖父巴布尔曾在此大败阿富汗人,因而这次战役被称为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战斗开始时,莫卧儿军因受喜穆的战象猛力冲击,显得有点慌乱,但莫卧儿军的“侧翼进攻”的方法很快发生了效力。射骑队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战斗的结果是,喜穆军死伤惨重,喜穆本人也中箭被俘。据说,当喜穆被带到阿克巴面前时,拜拉姆汗请求将他杀死,阿克巴不同意。于是拜拉姆汗抽出自己的宝剑,砍下了喜穆的头。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的胜利,使莫卧儿军威大振。

阿克巴虽然攻占了德里,但是这时莫卧儿人的势力还仅限于德里和阿格拉两座城市以及奥德一部分地区。阿克巴的保护人拜拉姆汗(白拉姆汗),曾为阿克巴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专权骄横,残酷迫害非伊斯兰廷臣,受到群臣反对。逐渐成长起来的阿克巴也越来越不愿受到他的束缚。

1560年3月,阿克巴采取果断措施,宣布解除拜拉姆汗的宰相职务,迫其朝圣麦加,亲自掌握大权。1561年亲政。然而,他毕竟十分年轻,还不得不任用一批旧伊斯兰贵族和印度教徒官吏管理行政和军事。由于这批人之间矛盾很大,因此在罢黜拜拉姆汗之后的几年里,宫廷斗争十分激烈。阿克巴巧妙地处理了贵族之间的争斗,逐步发展自己的势力。1562年,他开始亲自处理行政、军事大事,确立了他作为一个专制君主的统治地位。

(3)开明征服

阿克巴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以后,便开始对周围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征服。他有一句名言:“一个帝王应该专心于征略,否则,他的邻国就会起兵打他。”这句话一直是后代莫卧儿王朝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当时,阿克巴面临的主要敌人是印度西部拉贾斯坦境内的拉杰普特人。他用怀柔和军事征服的两手政策对付他们。阿克巴对愿臣服于他的拉其普特人采取较开明的政策,如免除他们的人头税、尊重印度教庙宇、废除拉其普特人把新娘送入莫卧儿后宫的陋习。这种政策争取了很大一部分拉其普特人。

1562年,阿姆培尔(今印度斋普尔)地方的拉其普特王公比哈里·乌尔不战而降,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受到阿克巴的重用,阿克巴还娶了他的女儿,借以维持同拉其普特人的友好关系。很多拉其普特酋长归顺阿克巴,当上莫卧儿帝国的“曼达尔沙”(军事首领)。帝国骑兵中有三分之一是拉其普特人。开明的政策使剽悍的敌人变成了帝国最忠诚的战士。然而,也有一部分拉其普特人顽强抵抗。1564年征服了加拉·卡坦加王国。但是顽强不屈的拉其普特人的反抗并未终止。

阿克巴虽是一个正统的伊斯兰教徒,但在宗教问题上却不抱成见。1565年废除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的人头税。政府中也任用很多印度教徒。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安拉阿巴德的简介

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城市。(1991年市区人口792,858;都会区人口约844,546)。位于恒河和亚穆纳河(Yamuna)汇合处。意为“安拉的城市”(City of Allah),原为古代圣城。是阿育王石柱所在地(竖立于西元前240年)。1194~1801年为穆斯林统治,这是由莫卧儿帝国的阿克巴大帝于公元1583年命名。这里通铁路。它的西方就是印度著名的克久拉霍古迹。1857年此城爆发严重的印度叛变(Indian Mutiny)事件。为尼赫鲁家族的故乡,后来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中心。市内有大清真寺和安拉阿巴德大学。
安拉阿巴德(Allahabad )位于恒河和亚穆纳(Yamuna)河汇合处。恒河在安拉阿巴德以上为上游,安拉阿巴德至西孟加拉邦为中游,以下为下游。
安拉阿巴德的意思是“安拉的城市”(City of Allah),这是由莫卧儿帝国的阿克巴于1583年授予的。在印度字母表中,它拼作“Ilāhābād”:其中“ilāh”在阿拉伯语中意思为“上帝”,而“-ābād”则是波斯语“地方”的意思。
现在的安拉阿巴德是Prayāga(梵语:“祭祀之地”也是梵天创造世界后第一次献祭的地方)古代圣城的遗址之一。它也是印度教和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一座城市。
由于正好处在比格林威治早5小时30分钟的地理位置,因此安拉阿巴德被当作了印度标准时间的参考点。
安拉阿巴德位于国家中心地区。城市约有1073000 名人口。根据行政分区管理制度,安拉阿巴德属于Uttar Pradesh 行政区。

古印度文明被哪个国家中断过?

一种解释说,这是由于外族人侵造成的.改说倡导者认为,从城市遗址最大层格斗和暴力厮杀所说的大神"因陀罗什城堡的摧毁者",可以认为印度河文明是由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摧毁的.不过,雅利安人进入这一地区的最早时间是公元前15世纪,此时文明已经衰亡.另外,印度河文明的衰落是城市经济向村落经济和游牧业的退化,不是大规模的战争引起的人口灭绝。

有些人认为,这是洪水造成的,特大洪灾迫使印度河改道,人们不得不遗弃旧城市.不过,此论无法解释印度河流域整个地区大城市衰亡现象.

另有人认为,印度河流域靠洪泛耕作,洪水传染疟疾等疾病,疾病广泛流行是造成哈拉帕文明衰亡的原因之一.另外,从生态学和水文学等方面看,哈拉帕城市文明的后期发生过剧烈的地质水文变化,如有些地区由于河水逐渐干涸,居民点消失,影响了文明的发展和维系,促进文明迅速衰亡。

新近有人指出,探究哈拉帕文明衰亡之因,着重点应放在它为什么没有力量抵御天灾人祸上,哈拉帕文明虽从事大规模的内外贸易和手工业生产,但基础仍是生产水平有限的农业和牧业.这是只能靠简陋的工具耕种河边的洪泛地,没有修理过像样的灌溉工程,生产技术方面缓慢,没有铁器,结果导致整个体系的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外来文化的冲击或自然灾害轻而易举地予旧有文明以致命的打击。

古印度莫卧儿王朝沙61贾汗有哪些政治举措

沙贾汗,(Shahbuddin Mohammed Shah Jahan,也可拼做 Shah Jehan, Shahjehan. ), 1592年-1666年1月22日,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沙贾汗”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世界的统治者”。沙贾汗在位期间,为他的第二个妻子Mumtaz Mahal(波斯人,传说貌美无比,皮肤如玻璃一样透明,死于难产,是著名的奥朗则布皇帝的母亲)修筑了举世闻名的泰姬陵。
政治社会
在沙贾汗的父亲贾汗吉尔统治的末年,莫卧儿帝国开始面对一系列挑战,沙贾汗成功地应对了这些挑战并稳定了局势。他镇压了发生在Ahmednagar的一个穆斯林叛乱;在孟加拉击退了葡萄牙人;在西部,吞并了拉吉普特人的王朝Baglana和Bundelkhand;在德干高原,占领了Bijapur和Golconda王朝;在西北,将自己的势力越过了开伯尔山口。但沙贾汗的穷兵黩武吸干了帝国的财力----在他的统治下,莫卧儿帝国变成了一个大的军事机器,军事贵族和军队的数量扩大了几乎四倍,这样造成了农民负担的急剧增加。尽管如此,在沙贾汗统治期间,莫卧儿帝国仍在财源不足的情况下再次扩张。

经济方面
沙贾汗的统治所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则是促进了一些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的出现,比如拉合尔、德里、阿格拉和亚梅达巴德。这些城市和港口以及其他遥远的地方通过水陆交通紧密相连。
宗教文化
在宗教上,遵奉逊尼派教义,推行伊斯兰教法,健全各级法律制度,支持苏菲派纳克什班迪耶教团,聘请其长老为宗教助理,对其道堂和清真寺赐封以瓦克夫土地。他改变阿克巴时的宗教宽容政策,对印度教徒歧视、迫害,尤其反对天主教,不允许兴建教堂。他统治时期,经济发展,国库充盈,伊斯兰文化得到发展。他投入巨资修建了宫殿、陵墓、清真寺,使王朝的建筑艺术达到较高的水平。1653年在阿格拉为其爱妃泰姬·玛哈尔建造的雄伟、华丽的陵墓,堪称“莫卧儿建筑的顶峰”,至今犹存。1656年在德里红堡兴建的德里宫及贾米清真寺庞大豪华,改建的阿格拉城堡和寝宫庄严肃穆,修葺了胡马雍和阿克巴的陵墓,扩建了德里新城。
在沙贾汗的统治期间,莫卧儿帝国的艺术和建筑成就到达顶峰。他为他所钟爱的妻子Mumtaz Mahal在阿格拉修建了著名的泰姬陵,在德里修建了红堡,在拉合尔城堡修建了著名的Shalimar Gardens。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4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