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到康熙大帝,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对于一个帝国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军队,其实不然。在大英帝国最辉煌的时候,英国女皇称印度是英国皇冠上的宝石。这是因为印度曾经是印度洋贸易体系里的核心主导者,世界上70%的黄金都流入到了印度。即便后来英国的纺织业,也是师从于印度。
只有最珍贵的东西才配成为皇冠,而我国古代两千年内所有帝国最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谁重视这样东西谁的帝国就能长久,谁不重视这样东西谁的帝国就会短命呢?
·在古代帝国的核心是什么
从夏商周到秦汉,再到后来的唐宋元明清,如果你仔细研究你就会发现,那个帝国越重视文化投入,那个帝国的寿命就会越长。
秦国是功业即便是今天依然令我们叹服,但秦国统一六国后仅仅存活了20年。
秦朝不但为我国后世王朝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还是文化一统的鼻祖。
秦国之所以能雄霸天下靠的是商鞅国家军队化的铁血改革,但秦国灭亡也是因为商鞅变法的负面作用。
打天下可以用弓马骑射,可以用严法酷刑,但坐江山主要靠的还是文化和思想上的塑造。
秦始皇也努力了,秦国后来的封禅仪式、巡游制度、统一文字和学术都是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
但奈何秦国的改革还是太慢、太草率了,当秦统一后的改革跟不上六国一体后的复杂局面时就会出现大的危机,帝国就会崩塌。
相反,当一个帝国的改革过快时,像拓跋宏的北魏汉化改革一样会酿成大祸,最终导致帝国的快速灭亡。
而元朝在这方面做得最差,汉朝和清朝做得最好。相比汉朝,清朝在经过了千年智慧的积累之后做得更完善和突出了。
而这一切的核心是什么?是儒家思想。
在我国古代和西方最大的不同时,那个王朝越重视儒家学说,那个王朝就能坐得久稳。
而西方人开始依靠的是宗教,后来依靠的是人文改革和工业革命。
西方的文化和儒家文化相比,不但不够久远,更没有儒家那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妙。
在西方,1是1,2是2,3就是3。但在汉文化中,一可以生二,二可以生三,三可以生万物,这是西方人所无法接受和理解的。
儒学的魅力到底在哪儿?为何历朝历代都那么重视儒学的发扬呢?
·儒学对帝国的重要性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一句是中国人都能听懂的暗语,老外却想撞头的句子:那个,你看那个那个了,人家都那个了,咱们是不是也那个那个?
即便是费正清和孔飞丽这样世界着名的汉学家想在我国古代官场上混口饭吃,恐怕也最多只能当个九品芝麻官了。
原因就在于,这些外国人根本理解并掌握不了我国千年以来的儒家精髓。
推崇20级爵位,有着庞大军队的秦国为什么仅仅维护了20年?
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国重视的法家而非儒家。
如果不是后世写书之人的笔杆子握在了儒生手里,秦始皇绝对不会被人黑得那么惨。
而真正一把火焚烧了百家子集的不是秦始皇,而攻入咸阳城后的项羽。
而后来的明朝皇帝正德朱厚照,是一个典型的因为看不惯儒家的那套做法而最终死于非命的皇帝。
朱厚照力求做一个自由自在,想吃吃、想喝喝,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虚伪做作,也从来不冠冕堂皇的人。
朱厚照不但想恢复朱棣时代的“郑和下西洋计划”,想借助庞大的海上贸易将帝国的海运权从文官集团手里夺回来。
他还亲披坚锐,大败鞑靼小王子,确保了大明帝国十几年的和平和安全。
就是这样一个有勇有谋又雄才大略的少年天子,只因为他不守“祖训”,戏弄百官,就被人给活活弄死了。仅仅是正德吗?天启不也是如此?
而再看看从一个部落兴起的渔猎民族的满人,从努尔哈赤时期他们就让贵族的孩子精读四书五经了,而非野史中流传的三国演义。
到了顺治、康熙、乾隆时期,这个帝国的统治者比多数士大夫更精通儒学。
也正是因为清朝重视儒学,才会不惜动用妖艳而又高贵的孝庄去睡服了明朝的肱骨大臣洪承畴。
清朝能够立足中原,并能坐稳江山,靠的不是八旗兵马,而是明朝旧臣洪承畴、钱谦益、吴三桂等一干重要大臣的帮助。
是这些名家大儒给清朝制定了百年的帝国计划,也是这些人帮清朝奠定了的儒学治国的基本框架。
在南明势力依然强大,郑芝龙家族依然雄踞台湾的状态下,清朝就在明朝旧臣的建议下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科举考试。
因为没有人比这些明朝儒官更清楚帝国稳定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了,那就是尊儒,并给儒生们一个官做。
正因如此,才有了清朝皇帝为明朝皇帝哭陵,并发誓要为崇祯报仇的喜剧。
在今天我们看来这就是猫哭耗子,但在那个时代,这个戏不但要演,而且必须要演。虽然大家都知道那些都是假的,但却能给天下儒生一个台阶。
让儒生们在同学面前说看人家满人是尊儒的,也承认了我们大明的正统性,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这样开明的王朝效命呢?
君子择良木而栖,如今有了明主,我们自当肝脑涂地,辅助明君共同消灭弑杀我大明君主之逆贼。
于是乎,昨天还在大骂满人恶毒,当天晚上就嫌头皮痒、水太凉的书生们连夜剃光了头,天亮就忙着进京赶考了,这就是儒学的强大魅力。
如果你再对比一下元朝,你会发现清朝真是太厉害了。
元朝的皇帝里,除了忽必烈还很重视儒学,他后世的子孙是一代不如一代。
甚至有些大臣和贵族提议,将中原的人全部杀光,把这些地方变成一个大牧场这样的雄伟计划。
他们在短短的帝国时代里,遵守的还是他们祖上的那种弱肉强食的战时理论,而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儒学治国的理念。
在两千年里的华夏文明里,无论是那个民族征服并统一了华夏大地,只要他们尊儒尊孔,他们就能活得长久。
在儒学和儒教徒眼里,没有种族区分,谁尊它,谁拜它,谁推崇它,他们就为谁服务。
相反,谁反它,忽视它,它就会将其吞没,这就是儒学的玄幻之处。
无论是一个帝国,还是一个人,只要想在华夏大地上做出一番事业,都要对儒学进行一番深入的研究。
只有弄懂了儒学精髓的人,才能深谙此道,才能在官场和社会上混得如鱼得水。
相反,欧洲那些文化和思想在东方是没有市场的。
什么是儒学,儒学的精髓到底是什么,读者您知道吗?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4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胜利的回响|第五集:《冰血长津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