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降薪、待业、压力大 学学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工作法

薇安说 2023-09-21 19:23:53

今天推荐的文章来自一个非常厉害的作者,他是磨铁书友会的凹叔,一个低调自带才华的人。

平时凹叔就干三件事: 跟名人面对面唠嗑,写让人头皮发麻的好书,安利给你一份周末好剧。

反鸡汤,反无趣,崇尚酷味儿人生。这就是凹叔带给你的每天八分钟。

如果你希望读有效、有酷的扎实文章,推荐关注凹叔的原创公众号—— 磨铁书友会。

降薪、待业、压力大?学学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工作法

文丨凹叔

多年之后的那个下午,我又不禁想起,2020的那个夏天。

医护人员们在酷暑下坚守岗位。

考生由于疫情提前和学校告别,回家备战高考。

各行各业,都在艰难地面对新一轮的挑战。

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职业,都承受着种种压力。

思及此,让人不禁大声喊出:我太难了。

然而,丧完之后,擦擦眼泪,生活还是要继续。

我想了想, 决定给大家介绍一位史上最“难”皇帝,朱元璋

01

开局一个碗,资源全靠攒

说朱元璋难,是他真的出身贫苦,白手起家。

甚至他的家人都在他17岁时发生的一场饥荒里相继饿死了。

在开国君主中, 朱元璋绝对属于最难的,没有之一

即便是看似落魄,织席贩履的刘皇叔,其实也曾求学于名师大儒卢植,并在学习途中扩充了人脉和见识。

身具汉室血脉的刘皇叔给予了蜀汉政权正统性。

纵观古今,不得不承认的是,出身上层的人,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学问,也有更大成才的可能。

此时,我们再看看朱元璋。

祖上三代贫农,一穷二白。没人脉、更没资源。

没上过学,不认字,没老师,掌握的知识都是后来陆续自学的。

地狱开局,名副其实。

处于低谷的朱元璋,是如何一步一步向上爬的呢?

很简单,靠自己的毅力与坚定。

在刚刚失去家人的时候,他的坚定是出自求生本能。

但在他被寺庙逼着乞讨过活时,他学会用这种坚定武装自己,拥有了一颗强大的心灵。

无论遇到什么苦难,他都不退缩、不畏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这,就是他最大,也是 唯一的金手指

在成功将自己从砾石磨砺成美玉之后,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来了。

在朱元璋被迫去寺庙乞讨时,他的的发小给他写了一封信,劝朱元璋来参加起义军,自己给他内推,大家一起吃香的喝辣的。

信件无意中被他人发现,在杀头和起义之间,朱元璋立刻收拾行李跑路了。

来投奔老朋友之后,朱元璋没有陷入安逸,而是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人品很快崭露头角,牢牢抓住了机会。

在别的士兵都还在迷茫混日子的时候,他严谨自律地要求自己。

他从不贪图财物,得到战利品,就交给上司郭子兴,得到赏赐,就分给手下士兵。甚至还在空余时间自学了文化知识。

为人靠谱、能力(相对)出众,让朱元璋得到了上司赏识,将义女嫁给了他。

到此为止, 朱元璋已经从一个一穷二白的浮萍饿殍逆袭成了人生赢家

他的逆袭之旅,可以说是时运,也可以说是巧合,但是最重要的理由,是他本人的坚定与自律。

02

职场进阶期

在初步落脚之后,朱元璋又碰到了好几次打击,幸而, 此时的他已经有了和命运正面较量的筹码。

几次危机,都被他有惊无险的躲过和克服,几轮下来,甚至还让朱元璋的起义军成了气候,变成了叫得上名字的一股小势力。

但此时,朱元璋面临的第二难来了: 打仗难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想要争天下,人口和物资是少不了的, 某种意义上,后勤甚至比人才更重要。

在之前,朱元璋已经凭借自己高超的识人技巧找出了一批人才,但由于基础盘太薄弱,随便来个人都可以暴打小朋友。

除了后勤之外,地形也是个大问题。

朱元璋的老巢是应天,也就是如今的南京。

南京自古以来就有特殊的文化地位,我们可能觉得,得到南京,帝王之气就加上了。

但是事情不是这么算的。

中国的地势北高南低,因此由北向南打容易,但是由南向北进攻却很难。

而且, 此时的应天空有名号,实则是群狼环伺的险要之地。

东边,惹不起的元朝军队;

东南边,大佬1号张士诚;

东北面,大佬2号张明鉴;

南边,元将八思尔不花;

西面的大佬3号陈友谅即将篡位。

在这些邻居的包围下,应天显得弱小、可怜又无助。

在这场元末起义军淘汰赛中,朱元璋堪称毫无优势。

但是朱元璋毫不气馁。

已经入局,还不得拼一场?

朱元璋采取了九字方针,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后来教员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就来自于此。

简而言之,野蛮生长。

就这样,朱元璋过上了在别人打出狗脑子的时候,仗着自己地方小实力弱暗搓搓地旁观,坐收渔翁之利的日子。

他勤恳种田,颁布律令,让民众过上了好日子,建立起了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

终于,宋龙凤九年(1363年)七月,最终决战在鄱阳湖打响。

此时,朱元璋的纸面实力仍旧比不上陈友谅。

从兵力上分析,时年44岁的陈友谅拥兵六十万之众,而朱元璋只凑出了二十万人的军队。

从武器装备上分析,陈友谅麾下的战舰大多是特大号的,一字儿排开,竟有十几里长,而朱元璋方面净是一些小船。

▲纪录片中的鄱阳湖之战

在这场决定性的战争中,朱元璋仍旧非常“难”。

但是他已经不是过去的他了。

这次,朱元璋不再隐忍,一次梭哈。

他赢了。

在这段打天下的日子里,朱元璋仍旧不占优势。

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除了由于他本身的战略眼光,最重要的就是多年来秋毫无犯,认真经营自己家的基本盘。让自己的老家米粮充足,上下一心。

最终,厚积薄发,逆转攻势。

这场成功,来自于他的多年来毫不懈怠的坚持。

03

打仗时贴便签效率更高?

鄱阳湖之战后,朱元璋解决掉了最棘手的敌人陈友谅,然后一路火花带闪电统一了天下。

1368年初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然后朱元璋要面对的是人生第三难,也是最难的一关: 管天下

破坏很容易,重建却很难。

朱元璋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王朝,他虽然有着强大的智库和才干,但仍旧无法改变这个国家的贫弱。

这一次,他没有取巧的办法,没有可量化的结果,没有一个确定的结局。

如何克服这个难题呢。

很简单,做事,不停地做实事。

有统计显示,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从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8天之中,全国各级官员上呈了 1160份奏章,总共汇报了 3391件事情。

按每件奏章1千字计,总字数就有 116万字之巨。

平均一下,朱元璋每天要批阅20万字,处理423件事。

朱元璋基本每天都要批阅800封以上的奏折,如果按照16个小时算的话,就是每小时要看50封奏折,但他全年却只 休息一天

同时,朱元璋每天还要上朝接受面奏,处理百姓告御状,并定期接见朝觐的官员。

这还是人过的日子吗……

甚至,他还无师自通了便签管理法。用小纸条记录tips,提高效率。

据说,朱元璋操劳国事,吃饭的时候,想起一件事就写在纸条上,贴在身上,他穿的衣裳往往贴满了条子。

而他的后宫和殿堂的墙上,也都贴满了条子,事情办完后才取下。

他不但做的事情多,而且极为厌恶文人骈俪文风,讨厌文绉绉的套话。

有一次,刑部主事茹太素给朱元璋上的奏疏写了一万七千字。

朱元璋发现,一直到六千字还没进入正题,于是大怒,把这位官员叫过来痛骂一顿。

后来他在《大明律》中规定: “陈言事理并要直言简易,每事各开前件,不许虚饰繁文。”

意思是,大家不准虚伪做作,说话的时候要说白话。

朱元璋可以说是一手破除了公文写作的矫饰习气,实干派风格一目了然。

最恐怖的是,朱元璋并不是无脑瞎忙。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他推行的户帖制。

户帖其实就是古代的户口,上面记载着人口信息和田地信息。

问题在于,此时国家新立,土地归属根本掰扯不清。

清丈土地、精通数算的人才又严重不足,百姓又想少交税,因此不愿意配合土地清算。

有很多田地都没办法被统计,那么就无法对这些土地收税,收入少了一大块,怎么办?

朱元璋退了一步,既然你们不愿意告诉我有多少,那就不说呗,大家记得多种田、多开垦就够了。

百姓一看,还有这等好事,于是便开始积极屯田。

朱元璋认输了吗?

当然不,这其实是一招以退为进。

不统计田地数,只统计人口的户帖统计上去之后,居民便在此处安了家。

然而只要安了家,人可就走不了了。朝廷专心培养数算人才,没过几十年,便统计出了所有田地的数量。

由此,户帖制成为了大明档案体系和税收体系的重要一环。

治大国如烹小鲜,需要高超的手腕。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曾总结朱元璋,说,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追逐。

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他是一位真正的枭雄,也是一个从未停止过脚步的努力者。

《7up》这部纪录片里面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人人都只看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

真正的成功,除了需要外在助力,更需要自己的努力。

而很多时候,个人的努力、坚持、实干精神或许比外在条件更加重要。

04

历史其实很有趣

最近,我听见了一种观点,历史其实是循环的,两个历史节点之间的时间比我们以为的少的多。

我们今天觉得惊天动地的事情,其实在几十年前早就发生过。

把牛奶倒入河中、安乐死肉猪在10年前发生过。

感染上千万人的大流感在20年前发生过。

先不论观点正误,但至少,这说明了一点,多学一点历史,真的可以为我们的决策提供借鉴。

- THE END -

【磨铁书友会】:每天下午,凹叔就会奉上他的推送。

1、跟名人面对面唠嗑

凹叔跟历史学者张宏杰聊曾国藩残忍的另一面;

跟苏童聊《黄雀记》:一个少女的贞洁,困住两个少年、三代人的一生;

还追问法医秦明,林涛和秦明到底有没有CP?

下一个是谁?

是余光中的女儿余幼珊?还是科普神作《上帝掷骰子吗?》作者曹天元?

关注磨铁书友会,凹叔给你好看!

2、向大家安利也是凹叔的乐趣

一些触及灵魂的书和剧,怎能错过?

90岁?居然穿着纸尿裤去旅行的《Go Go Go!诺玛小姐》;

房思琪姊妹篇《冬将军来的夏天》:被性侵后,母亲说:你去做他女朋友就好了;

还有二战时期纳粹集中营里《失去名字的女孩》。

凹叔还聊好剧。

你找到资源算我输的戛纳金棕榈奖《寄生虫》;还有社畜安慰剂《我,到点下班》。

3、反鸡汤,反嘴炮,主张身体力行

全网最全《自控力》测评,不能让盗版书污染钱包!

《我本来是来学 的,结果这8本山寨版让我成功自毁了》

动不动就喜欢去组织线下活动,读过最浪漫的诗;去给小学生送过童书。

你还找不着组织?安排!

每天八分钟,有效有酷的噗嗤伴读。

长按一键关注“磨铁书友会”

认识凹叔!

-声明-

为了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不定期会推荐其他公众号给大家。

文案和内容由对方提供,

不代表我们的价值取向,

大家可以独立判断和选择哦。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4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