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19岁拜师,34岁隐退江湖;他见证武学巅峰,为何却一生不收徒

寒馨星 2023-09-21 19:06:29

中国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上下五千年灿烂的文明让中国彰显出瑰丽的色彩。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整个世界是一个共同体,虽然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但是有着很多相似的文化,提到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就不得不说到中国的武术文化,在很多的武侠小说或者电视剧中,武功也是一大看点。

在上个世纪,功夫明星李小龙的名声响彻国内外,让世界人民知道了中国武术,除了被搬上大荧幕为人所知的李小龙、叶问,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一位武学大师,他一心向武,见证了武学巅峰,却在34岁隐退江湖,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一生未收徒弟,这个人就是武学大师李仲轩。

李仲轩1915年出生于天津,不管是父亲那边还是母亲那边都是当时京津地区的官宦大家族,所以自幼家庭生活富裕。20世纪初期的中国,人们还热衷于习武,除了能自保还能强身健体,为此当时有很多武学门派,其中唐维禄、尚云祥、薛颠这三位都是形意拳有名的大师,这三位大师的名号在当时不亚于现在的流量明星,李仲轩就曾拜在这三位大师门下学习中华武学,颇有天赋又勤学苦练的李仲轩是三位大师的得意弟子。

李仲轩的父母也没有急切希望儿子能有大的出息,他们只希望儿子能继承祖业就行,但李仲轩对父母安排好的路并不感兴趣,他从小就喜欢武术,当时武林中有明文规定:“武林人士不能有官场身份”,为此李仲轩毅然放弃做官。

李仲轩所在的时代也正是我国武学的巅峰时刻,武林中名家辈出,相比于前期的不成体系,后期的过于神话,这个时期是最原汁原味的中华武术,而李仲轩也见证了中华武术的盛景。

李仲轩最初是师从唐维禄大师,主要就是学习形意拳,当时他的师叔有薛颠大师,武术也相当高超,在跟随唐大师潜心学习一段时间后,李仲轩请求师傅将自己引荐给薛颠大师,此时的李仲轩才19岁,师傅唐维禄自认没什么新技艺传授给李仲轩了,就将他推荐给了薛颠,与唐维禄性格不同,薛颠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他对门下弟子管的并不严,这也导致他的弟子心性有些不佳。师从两位名师的李仲轩渐渐有些恃才傲物,他确实继承了两位大师的绝招,因此觉得自己的武学造诣很高,有些自满。

如果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骄傲自满的李仲轩肯定会摔一个大跟头,果不其然,当时另一位大师尚云祥也耳闻过李仲轩这个人,他知道李仲轩天资聪颖,是一个练武的好苗子,但是同时也觉得他有些自负,为了让拥有武学天赋的李仲轩能成为真正的武学大师,在武学上有更高的成就,他决定给李仲轩一个教训,让李仲轩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但是谁也没想到,李仲轩与尚云祥的比试的确让李仲轩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甚至在比试过后,一心向武的李仲轩想拜尚云祥为师。一开始,尚云祥是拒绝的,虽然自己爱才,但是他和李仲轩相差51岁,如果收李仲轩为徒,会乱了武林辈分。大家都知道,武林中人不仅有门派还有严格的辈分,就像相声演员一样,相声演员之间有清楚的辈分,但是耐不住李仲轩苦苦哀求,再加上唐维禄的一心撮合,最终李仲轩拜尚云祥为师,此时的李仲轩19岁,但是为了不乱武林辈分,尚云祥要求李仲轩一生不许收徒弟,为了拜得名师,李仲轩答应了这个要求。

跟着三位名师学习,李仲轩不仅学习了真正的形意拳武术,还学习了这三位名师为人处事的态度,尤其是他们对待武术武学的态度,李仲轩也最终成为一代形意拳大师。李仲轩出生的年代正值我国战争时期,在战争之后,习武之人远离政治的禁忌也随之被打破,在孙中山等有关方面人士的号召下,有很多武林人士参与到拯救行动当中,这也是中华武学的巅峰时刻。

形意拳作为中华传统四大拳术之一,凭借其简单易学易上手,一时之间最为风靡,很多人都学习形意拳。大家都知道最开始习武之人几乎都是家境贫困的人,一般没有接受过任何文化教育,所以即使他们想把武术要领与经验传授后世,但是他们肚子里没多少墨水,根本无法纸质化这些武学经典。而李仲轩不同,他出生于官宦之家,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所以他就开始在相关报纸上发表文章,给后来的武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和理论。

1949年,李仲轩的师傅去世了,他也选择了归隐,此时他才34岁,正值壮年,但是因为早先答应过尚云祥永不收徒,他便践行诺言,一生没有收一位徒弟,只是偶尔给后辈稍稍指点,他归隐后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武学,着书编册,晚年他还曾口述了《逝去的武林》这本书,为大家描绘了一个真正的武林。随着历史巨轮的往前迈进,昔日很多“武林高手”已经驾鹤西去,因为武术在中国的慢慢没落,中华传统武学的继承者寥寥无几,李仲轩进而成为中华武术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个见证者,在李仲轩撰写的文章或者口述的着作中,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那个时期武学的辉煌,认识到真正的武林是什么样子的。

一个人做成一件事很容易,但是一个人用一生只去做一件事实属不易,李仲轩一心向武,他似乎就是因武学而生的,他一生未收徒弟,34岁毅然选择归隐,他见证了中华武学的巅峰时刻,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我想,当他独自站在峰顶,看着逐渐没落的中华武术肯定会有一丝伤感,但还好,他晚年着书立说,为大家留下了真实武林的模样,他留下的武学文章也成为后人习武的理论基础。如今,随着中华武术文化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华武术,开始学习中华武术,一代宗师李仲轩在天有灵也一定会感觉到欣慰吧。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3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