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绰号,三种性格;神枪手张桃芳:将军,至此一别,竟是永别 1976年7月1日,开国中将皮定均将军,在从漳州乘直升飞机前往东山岛去看三军演练现场时,因天气恶劣缘故,直升机不幸撞毁在漳浦县社山上,皮定均将军不幸遇难殉职,年仅62岁。得知此消息的毛主席,他的老上级李先念,徐向前等人都十分悲痛,李先念,徐向前还分别给他题词:“智勇兼优,光明磊落”;“多谋善断,英雄虎将”;毛主席也给他很高的评价,说他是有功之臣,对革命是有大功的。
除此之外,皮定均将军还有三个绰号,一个是小日本起的皮猴子,一个是战士起的皮老驴,一个是同级甚至下级之间的皮老虎。
戴家岭年龄最小的农会成员
很小时候就成为了孤儿的皮定均,受尽了地主的压迫,他知道旧社会的不公平和被地主剥削的苦处。当1927年皮定均家乡的一些贫苦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组织成立了农民协会,皮定均当年只有13岁大,却依旧积极地要求参加农会,斗地主。
但是,乡农会主席以他人年龄太小,不够条件为由拒绝了。皮定均怎么可能放弃呢?只要农会开会,他就跟着;只要农会组织游行,他也去跟着。就这样,被磨得没办法的农会主席就在第二年批准他成为了戴家岭的农会成员。
为救荒灾、旱灾和蝗灾,组织工作队,对百姓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在1943年3月至5月,豫北地区将近三个月滴雨未下,河流枯竭,水井干涸,稻田枯萎;三个月之后,又接连下了好久的雨。前三个月的高温天气,为蝗虫提供了绝佳的培育机会,而阴雨又加速了他的孵化,所以,1943年豫北地区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蝗灾。
当时日伪军烧杀抢掠钱又遭旱灾后,又遭阴雨,中间还一直有蝗虫,渝北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饥饿像瘟疫一样,在豫北地区蔓延开来,很多百姓迫不得已背井离乡逃荒,可是即便是留下来的百姓,也没有什么好的可以吃,只能啃树皮,啃野菜,好一点的人家把猪赶到山上,猪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为了战胜当年的饥荒,皮定均和七分区领导集体研究后决定,将部队一半的口粮来交给地方政府救济百姓,后来,皮定均又联合太行七地委以及各县委,各县政府,共同制定了四条规则来应对旱灾蝗灾和饥荒。
皮定钧和集体制定的四条规定
首先,第一条规定,积极发动部队干部,群众和军队,实行全民动员来消灭蝗灾,把蝗灾的影响减低到最低限度,实行灭蝗运动。
其次,第二条规定,是在上级规定的减租的基础上,再根据百姓的实际情况可以少交或者免交地租,又一次加大了减租减息的力度。
再次,第三条规定,就是动员地主富农向外借粮食,但是不可以收取利息,借出去一斗米就只能收回来一斗米。
最后,第四条规定,百姓们一定要互相支援,在解放区不允许有任何一个人被冻死,被饿死,全民一定要生产自救。
规定下达了,只能是口头的,想要真正解决这次蝗灾和旱灾的联合冲击,只能通过实际行动来解决。幸运的是,当根据地军队百姓干部团结一心,掀起了灭蝗运动,百姓们不再害怕蝗虫,全力以赴消灭蝗虫,保住了半个秋景。
而在当地可以种麦的季节,皮定均命令部队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帮助群众种小麦,如果没有麦种,那么就从其他地区购买来分发给群众,幸运的是,在部队的帮助下,绝大多数解放区都基本上按时种上了麦子。
不仅如此,皮定均还命令部下每人都要开垦荒地,皮定均还从部队中抽出部分素质较高的战士,配合地方政府,组成工作队,一对一,一对多地对地主讲解借粮食政策,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只要不收利息,只要他们按照政策给其他百姓借出粮食,不收利息,那么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帮助。
但是,面对“个别把群众”和“部队”认为,是死对头的恶霸地主,不仅宁可把粮食藏到发霉,也不肯拿出来分,甚至还到处造谣,恶意中伤八路军人民政府的罪大恶极的地主。地委,县委和工作队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发动群众,召开了群众诉苦大会,把这种人杀一儆百,起到非常好的警示作用。
朝鲜战场与神枪手张桃芳的旷世见面
张桃芳是朝鲜战场闻名全军的神枪手,隶属于24军214团。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没多久,美军凭借着自己的强大的空军火力压制和强大的陆军炮火支援,一度压的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抬不起头来。
他一看没人敢打他们了,就变得嚣张了,嚣张到士兵无视我们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存在,大摇大摆的在阵地上走,还做出很多怪模怪样,下流动作。
当时皮定均上到战场,你看到这样的情景,火冒三丈,好你个美国佬,仗着自己有空军和炮火支援,就该如此嚣张,敢在我们头上拉屎撒尿,非得把他们的嚣张气焰打下去不可。但是集体进攻是肯定不行的,于是皮定均就,定下了打冷枪打冷炮的活动。
皮定钧在朝鲜战场的“冷枪冷炮”活动
冷枪冷炮并不能看字面上的意思,他的意思是,不用集体进攻的规模,只用一人一枪,一个一个干掉对方的人。就这样,24师前沿阵地奉皮定均的命令,开展了冷枪冷炮运动。
有一天作战部的肖灿某,兴冲冲地跑到皮定钧的面前来说,“报告军长,我们72师214团三营八连,有个战士叫张桃芳,听说他在22天的时间内用274发子弹,打死了71个敌人”。
皮定均一听太高兴了,这就是典型的冷枪冷炮运动啊!立刻给肖参谋回话,说你必须马上找到这个战士,亲眼看他如何消灭敌人,如果这个消息属实,皮定均说着看了看自己睡觉的铺床,然后,从下面拿出了一双崭新的皮暖靴递到肖参谋面前,又接着说,只要消息属实,你就把这双皮鞋送给他,作为奖励,要是只是个空架子,就把靴子拿回来。
这双皮暖靴是志愿军总部特地发给军首长的一个军鞋,也就两三双,外面是零下二三十度的温度,而皮定均毫不犹豫地把它拿了出来,奖励给能打好冷枪冷炮活动的战士,令肖参谋十分感动。
肖参谋,非常相信张桃芳的事迹是真的,为了扩大这个事件的影响力,他还到政治部叫上了摄影记者王光荣;两人猫着身子进入了214团八连的坑道,八连连长急忙出来接待他们二人,肖参谋和王光荣也没有多说废话,直接就问张桃芳在哪儿?听说,八连出了打冷枪的英雄,特地请记者来采访并实地考察一下。
张桃芳枪法征服肖参谋
八连连长一听,哎呀,多好,太长面子了,就赶紧跑到坑道的角落,把张桃芳领了过来。张桃芳那年不过二十一二岁,身材略显单薄,厚重的嘴唇,带着庄稼人的敦厚脸很瘦长,但是两眼熠熠发光,非常有精神。
见到陌生人,张桃芳略显腼腆,但一听说肖参谋和王光荣记者,是专门来看他打活靶子的,二话不说就领着他们二人直接沿着坑道走到了最前沿,选择了一处狙击阵地,先把肖参谋和王光荣记者安排到一处,既隐蔽又便于观察自己聚集的地方,又回到了自己的狙击位置。
埋伏了好久,对面阵地突然响起了节奏欢快的音乐声,一个高个子和一个矮个子从坑道里出来,两人嘻嘻哈哈打闹玩笑,就在这时,张桃芳随手一枪,枪响就把那个矮个子打死了,又是一声枪响,高个子也一声倒下,敌人阵地一片惊叫,但是没人敢跑过来救这俩人。
张桃芳打完这两枪就马上移到另一个狙击位置,瞄准了一个换岗往回走的哨兵,一声枪响,啪,哨兵也被撂倒了。肖参谋和王光荣记者目瞪口呆,想叫好,却不敢发出声来,他们相信了神枪手的厉害。
三人回到坑道,肖参谋将皮定均军长给的靴子,挂在了张桃芳的脖子上,张桃芳面红耳赤,非常激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而王光荣记者抓住这个时机,咔嚓、咔嚓、咔嚓的一直拍了好几张照片,后来有一张照片还送到了皮定均军长家中,一直保留至今。
后来,这个冷枪冷炮运动,硬是把躲在碉堡的敌军升了个白旗出来喊中国佬,你们不能再打了,太不仗义了,们吃饭拉屎撒尿都只能在这个包里了,你好歹得让我们出去偷口气儿啊,你们躲在暗处打枪算什么本领?有本事出来真刀明枪的干。杨金芳没搭理,一声枪响,喊话的敌人也挂了。
不仅如此,皮定均还推选张桃芳去办射击教导队,以致张桃芳离开部队的时候,皮定均刚好外出开会,两人没能见上一面,直到飞机出事,二人也还是没能见上一面。
抗日战争:小日本眼中的皮猴子
1940年二月,皮定均同志担任太行第五分区司令官,没过多久,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交给第五分区一项任务:尽快搞清武安城内日伪军的军事部署情况。皮定均一看到命令二话不说,决定亲自化妆,进城侦察。他以前的老部下金传华得知后,马上赶到西达城去见皮定均了。
皮定钧司令员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去侦查
金传华说,你现在不再是小小的指导员了,你是我们第五分区司令员,但凡你在侦查路上有个闪失,我们怎么办?这第五分区接下来的工作怎么开展?谁开展?谁来担任接下来的司令员?这些你想过吗?
皮定均就这样默默地看着他,什么也没说;他不说,并不代表他认同了金传华的观点,相反,他什么也不说,代表了我的主意,别人改变不了。
金传华见状又想出了一个办法,说你把任务交给我,或者交给其他你信得过的人去做不好吗?我们保证完成任务,不会让你和组织失望的,皮定均还是啥也没说。金传华看自己想办法,怎么也劝不了皮定均只好向34团团长求助。
34团团长说:“老金啊,你都跟了皮定均司令员这么久,你还不了解他的脾气,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你怎么能劝得回来呢?快别劝啦!”
金传华怎么可能不了解皮定均呢?他跟了他这么久,只是他还是觉得皮定均作为司令员,动不动自己想上阵,说亲自侦查,就亲自侦查,这哪了得?但凡出点意外,谁能担起这个责任?
他就打电话给分区司令部的值班参谋,希望分区司令部的人,可以加以劝解,最后甚至还说,如果分区司令部不管这个事,他就会往师部打电话。接到电话的值班参谋说,分区司令部劝不了,您前脚一离开去找人,皮定均司令员后脚一早就化好妆,骑上毛驴,已经出发了,您便是打电话给师部也没用了。
皮定钧被日本人称为“皮猴子”
金传华急死了,作为小日本鬼子眼里的香饽饽,皮定均的画像早在敌人那里挂了号,这区区的化妆能瞒过敌人的眼睛?他马上派了几个侦查员到武安城东门去接应皮定均,还另外派了一名侦查员进城去找到皮定钧,并保护皮定均。
不仅如此,他自己还带上了一个班,前往武安城东门外的山上,以防后续小鬼子的追赶,事实证明,他这个举动非常的有先见之明。金川华举了半天的望远镜,望啊,望啊,怎么还没有人出来?欸,来了,这皮定均骑着那头小毛驴,不紧不慢地从城门外日军哨兵的身边走过,小毛驴颠啊颠的,不大一会儿皮定均就走出城门几百米了。
金川华悬着的心,刚要放下,就看见望远镜中一对鬼子兵从东门冲出来,金川华急忙下达,准备战斗的命令,与此同时,在东门外负责接应皮定均司令员的侦查员立即开火,吸引鬼子注意这一队,鬼子兵就没有顾得上追赶皮定均,等他们想起来追赶皮定均更重要的时候,返回头来想看看皮定均在哪儿,只见皮定均骑着他那头小毛驴爬到半山腰,一转眼就不见了。
负责接应的侦查员和金传华带领的接应小队,刚要撤离,就听见了气急败坏的小日本鬼子喊着:“皮猴子,真的鬼!”大家当时边撤离边笑,觉得还挺符合皮定均的性格。
就这样,皮定均这皮猴子绰号从小日本鬼子那里,传到了太行第五分区部队,在方圆百里的百姓口中更是增添了神秘色彩。
解放战争时期:皮老驴
皮定均率领部下奉命在苏北涟水阻击国民党王牌劲旅——张灵甫的第74师,当时涟水城南有一座古塔,是作为机枪手登高望远机枪扫射的好地方,于是皮定均派了一组机枪枪手登上这座古塔,把守住这里。
在刚刚打退74师的首次进攻后,皮定均就想去看看古塔上的同志们;他的部下王培成一把拉住皮定均说,“旅长您还是别上去了,上面不太安全,万一,74师又马上来了,怎么办?”
皮定均说要是这样的话,上面那组机枪班怎么办呢?你也怕,我也怕,谁都不上,还能够从高而上压制敌人吗?皮定均一说完,一把甩开了王培成登上了古塔,他刚上去,一只腿都还没有迈上塔顶,就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人当面对他吼着,送水的,你怎么来这么晚?我们都要渴死了。
皮定均一脸纳闷:水?送什么水,我没有带水啊,那个络腮胡子人一听皮定均没有带水,态度更凶了,没水,你上来干什么?还不下去,给我把水拿来。
也不能怪这个络腮胡子的人,这么吼他,把他当成送水的人。皮定均旅长那个时候胃不好,吃的东西很少,所以,看起来瘦骨嶙峋的,颧骨非常突出,嘴唇翘得厉害,不知道的人都会把他年龄往大了猜好几岁,而且他也没有任何的官架子,也没有一上去就说同志们,你们打得怎么样?我来看望,慰问你们了。
皮定钧为机枪班长送水
皮定均也没解释什么,只说,哎呀,对不住,我给忘了,劳烦您们再等等,我这就下去把水拿上来,说完就翻身下塔;没过一会儿他又拎了一桶水,再次登上了塔顶,那个络腮胡子的人毫不客气地舀了一碗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下去,连句谢谢也没说,就开始抱怨起来,说这个皮老驴,真是头犟驴,硬把我们塞到这个地方来。这地方热的要死,跟个蒸笼似的,你也不看看现在什么季节,夏天热的要死。
还没等皮定均辩解,就有其他战士说,班长,这个地方登高望远,就是要打击74师最好的战略位置。皮定均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个满脸络腮胡子的是机枪班的班长。班长说,好个屁,热得要死,水又半天送不上来。你瞅瞅又来了个炮弹,我怕这74师了吗?我怕炮弹了吗我?我是怕我自个儿热死在这上面,回头就该把这个皮老驴放在上面,跟我们一起热一热,等他渴的时候,他就知道我们的感受了。
皮定均依旧没有辩解,只是微微一笑说,皮老驴是谁啊?你见过吗?机枪班班长说,皮老驴,就是我们皮定均旅长啊,当初进淮阴城的时候,老远瞅了一眼,看起来个子不高,不过听说脾气倒还挺大的。
皮定均说,好的,我知道了同志,回头我一定把你的意见转达给咱们旅长。机枪班班长一听这话高兴了,你这老同志,还不错啊!先前,我可能态度不好了一点啊,别介意,我就是实在太渴了。皮定均说,没事儿,我能理解,能理解。
皮定钧与机枪班班长,至此一别,竟是永别
在这个时候,团长登上塔楼向机枪班班长眼里这个瘦骨嶙峋的家伙,敬了个礼说,皮定均旅长,王司令请你去商量事情。机枪班所有人一听到这个称呼,愣住了,什么?这个送水的,这,这是皮定均旅长?机枪班班长听了,更是不好意思的,一直在挠脑袋。皮定均拍了拍机枪班班长的肩膀,说,同志们加油干,等打完这仗,我就给你们请功。
就这样皮定均又出了另一个绰号——皮老驴。
可惜的是,等这场战斗结束,皮定均想要再登古塔去看望这些战士的时候,他的部下拦着他说旅长,您还是别去了,这些战士都牺牲了;皮定均听完抬头看着古塔,什么也没说,古塔上千疮百孔的身影,在夕阳映照下,显得愈发清楚。
建国后:皮老虎
皮定均平时对战士十分爱护,但是对于不守时间,没有时间观念的干部会毫不留情面。
他在兰州担任军区司令员的时候,有一次去某个空军基地,当时飞机起飞的时间定在早上八点,基地领导还专门说第二天会来送皮定均,但是八点都到了,要送行的基地小领导的小车还没有来。
皮定均没有耐心等了,他对飞行员说出发,当时负责行程安排的军区作战部副部长硬着头皮说司令员,您要不再等会儿吧,毕竟空军基地领导还没到,这样说走就走,是不是不太礼貌啊?
皮定均一脸严肃,我不礼貌,你动脑子好好想想,是我不礼貌,还是他没礼貌?作为一个军官,一个领导一点时间观都没有,说好了,八点来送就是八点来送,八点都到了,他还不来,那为什么我要等他?
皮定钧说,我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大好的中国等着咱们去建设,凭什么要放在等他这件事上?这种领导怕是有了一点功绩就沾沾自喜,没有一点分寸;别管了,飞行员马上起飞。而当飞机刚升到半空时,负责前来送行的基地领导的小车缓缓开进了机场,当时的那个场面那叫一个尴尬。
皮定钧爱憎分明,获得“皮老虎”称号
60年代末,皮定均奉命去兰州担任军区司令员。有一天他去张掖勘察地形,顺便考察民情的时候,发现前来迎接车辆的都只有男人,而没有女人,而且这些男人衣衫较为破烂。皮定均还随机钻入一户人家的,房内发现女人们都围在炕上,只穿了上衣,坐在炕上,这些女人发现一有陌生人进来,急忙把上衣往上拽,想遮住自己的腿。
皮定均当场大怒,命令部下,马上把当地的地委书记叫来。当地委书记火星火燎的赶到之后,皮定均瞪着他说,这些人的衣服穿的这么破,你穿的这么好,你是不是中饱私囊了?还有这些女人,为什么没衣服穿?地委书记大喊冤枉,说我哪敢贪污啊,这些是当地的风俗。
后面这句话不说则已,一说皮定均怒气更是旺盛,你家的女孩有这个风俗,是不是地委书记满脸羞愧?无言以对,回到家中皮定均联合夫人一起翻箱倒柜,把自己和夫人不要的旧衣服以及当初政府发配给全家的票,全部找出来,如数捐给了张掖的农民们。
正是因为他原则性强,爱憎分明,平时对战士或者普通工作人员都和蔼可亲,但对干部要求而言,他的许多部下都领教了他的狠劲,皮老虎的称号由此而来。
再举个例子,1937年十月的一天,当时皮定均是兰州军区司令员,他到军区司令部去视察,刚搬迁的新营区发现有一条道路崎岖难行,那条道路正是通往警卫营二连驻地皋兰山的。
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工程部在下坡过沟上铺设的木板非常滑,就在他想要找人的时候,巧了,军区工程部的吴副部长就走了过来,皮定均就说来,吴副部长,你去走走那块木板,啥也不用想,就走来回走十次。
吴副部长走了十次,有几次差点一滑摔到沟里,回来后就立刻向皮定均报告,说请首长指示,皮定钧就问他这十次走感觉怎么样啊?舒服吗?皮定钧说没什么太大感觉,就是木板实在太滑了,皮定钧说,木板太滑,你也知道木板太滑,那你怎么不多加几块木板稳固一下?你怎么不赶紧修一下楼梯?这要是战士们接连摔伤了,你负得起这个责吗?
吴副部长一下就明白了,皮定均司令员让他来回走十次,目的说首长明白了,我马上就会叫工兵团的人过来,在这儿加几块木板,再钉上木条,保证再也不会让战士们滑倒了。
吴副部长回去之后立即组织了工兵团的人时,组织施工方案,天晴之后就对这条路立即进行加紧施工,很快通往二连驻地的道路,晴雨天都可以通畅无阻了。
结尾
从敌人战士和干部给皮定均的三个不同称号(皮猴子、皮老驴、皮老虎),可以看出,皮定均将军的做官和治军原则是,首先,亲身侦察才可真正探知敌情,其次,深入战士所处的环境,掌握实际;最后,干部必须要率先做示范,做事情一定落在实处。
皮定均是一个难得的大将,不管是在建国前还是在建国后,他为人处事的标准从来没变过。对待战士和对待干部的态度,也从来没有改过,以至于他的夫人,有时候都劝他不要太耿直了,并且对他的严厉作风提出了质疑;但是皮定均是这么回答他的夫人的,我现在对他们严厉,他们在战场上就能少牺牲,多活下来。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3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