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系列的电视剧电影大家一定都有看过,我们也可以发现,电视剧里边的包青天,也被人们称之为“大学士”,但事实上,他只是龙图阁直学士,而其实大学士的身份也都是后人所杜撰的。我们都知道,明朝时期大学士的身份十分尊贵,到了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时候,大学士的境遇又是怎样的呢?
清沿明制,按照道理来说,大学士的身份应该是不受影响的,那事实上又是怎样的呢?
原来,清朝虽说是保留了大学士的制度,但是却因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立而使得大学士原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发生了改变。
这个机构是清入关之后,保留游牧民族部落议事风气的体现,参与这个会议的成员,大多都是王爷或者是八旗中宗室成员,而且他们所组成的团体也就成了仅次于皇帝的重要政治团体。
后来虽然权力在各个机构都有所转移,但是不管是康熙还是其他人,因为皇权加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也会渐移南书房,还是雍正时期权力移到了军机处,或者是嘉道后亲王当权,都使得内阁处在一个徒有“第一政治机构”虚名的地位上。
内阁的尴尬处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内阁大学士的尴尬地位。这种尴尬是可以从官员的官衔上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体现,在顺治初年,满族大学士的官阶品味按照规定要高于汉族大学士,虽说到了后来,顺治将满族大学士的品味调到与汉人相同,到了雍正八年,不管是满汉,都可以被评为正一品,但是大学士的前缀依旧可以表明他们的地位。
后来到了清初,这一称谓也发生了变化,前缀由“殿”“阁”变为了“院”。后来经过康熙皇帝对殿阁制度进行过两次改革,到乾隆十四年时三殿三阁制度正式确定,但是后来乾隆帝不再设立保和殿大学士。
后来有了南书房与军机处的存在,大学士在军政大事面前也没有了发言权,所以他们其实只能担负笔录监修,考官,讲官,独卷官,释义官等涉及文教大事的职务与工作。“大学士”也成为了皇帝赐予宠臣的头衔,内阁的日常工作也就在后来落到了所配备的“协办大学士”身上。
他们其实在当时并没有实权,只是一种荣誉,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大学士可能一年都不会到内阁。尤其是在后来军机处出现之后,整个内阁更是可有可无。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爱新觉罗·胤祥大家可能不熟悉,先简单的介绍下,他的康熙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出身于康熙二十五年间,卒于雍正八年,胤祥继位后就被封为怡亲王,他可是被封的第一代,有什么特殊之处吗,没错,可以处理重大朝政之事,可以说是朝廷的二把手了,而且处理得很好,政绩很好看,雍正元年就被命总理户部,还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又被封为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可不是一个随便的称号,清朝成立以来,只有八位人物被封为这个称号,他是第九位。雍正八年,享年44岁,去世之后皇帝还赐了块匾“忠敬诚直勤慎廉明”。
他可能不被我们所熟知,没关系,和珅绝对是被大家熟知的,有的人还称其为”二皇帝“可想而知的权力大,那我们对比下就知道胤祥的权力有多大了。
胤祥是皇子,皇帝的亲生儿子,是亲王,旗主,铁帽子王,身份无比高贵,只要不参与到皇位的争夺中,一生荣华富贵是铁定的,并且代代世袭。和珅虽是旗人,但他终究只是皇家的奴才而已,他见到胤祥是要下跪的,一件事办不好就可能免职或丢了性命。而这些情况是不会发生在胤祥身上的。
和珅权力期是在乾隆朝,出身是满人,一步一步从御前侍卫做到大学士(宰相),在乾隆后期确实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两人实际权力来说可能都可以做到为所欲为,但是就背后的隐形实力和朝民的认可与支持来讲,胤祥更胜一筹。而且胤祥在军中也有很好的基础,甚至雍正皇帝也要有所倚重。而和珅的权力来源只有乾隆的信任而已,多属于衍生权力。
胤祥和和珅的权利,自然是胤祥权力大了,先说胤祥在九子夺嫡中帮胤禛顺利登基扫平了障碍,而后被雍正直接封为怡亲王辅佐雍正管理国家大事,可以说他就是雍正的影子,他可以替雍正直接下旨给臣工去办差,死后也很风光不用避讳皇帝名字雍正直接把允祥改成胤祥,且按清代来说铁王亲王可不多,还世袭罔替,这足以证明他这个兄弟在雍正帝心里的地位。
再说和珅他只不过是乾隆的宠臣而已,虽位高权重,从御前侍卫一路顺风做到军机处大臣,但也只是到这了,他再好在会办事亲王这个位置乾隆也不会给他的(虽说他也是满人)后来又何了呐乾隆一死还在丧期了嘉庆帝立刻除掉了他杀之后快,嘉庆帝早看他不顺眼了,所以还是胤祥的权力大一些。不但大还深得皇帝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胤祥碾压和珅,是仅此皇上的存在,可想而知权力有多大。
王爷和丞相谁的权利大?为什么?
这两个无法比。一个是荣耀生的爵位,一个实实际的权力,丞相的实际权力要大一些
都是重臣,古代的王爷和宰相究竟谁的官大
这两个是不能比的,宰相是官职,而王爷是爵位。官职是实际权力的执行者,而爵位是“荣誉称号”。
王爷:封建时代尊称有王爵封号的人。不一定是王公贵族出身。包括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平民被授予称号。
宰相: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
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
扩展资料
1、王爷就是一个爵位,“王”在秦朝以前是对诸侯和周天子的称呼,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王就成为了一个爵位。
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魏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王”分成两等:亲王和郡王,亲王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在中国封建制度中,为王爵的第一等。
2、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据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在当时尚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由于当时养士之风盛行,不少有知识的人被各国招聘为相。
秦国由于变化彻底,发展迅速,是战国时代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并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
在秦以前的殷周时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通过分封诸侯进行统治的,商朝的王或周朝的天子不能干涉分封国的内政,又因分封国的国君由贵族世袭,所以天子无权解除他们在分封国的统治权力。
秦始皇之后,废分封,设郡县,废诸侯,设官吏,皇帝不再通过宗法亲缘关系进行统治,改为任命官僚向全国发号施令,因此有必要组织一套官僚机构,并借助于宰相大臣辅佐政务。宰相就在这一历史条件下产生了。随着封建国家的发展,宰相制一直沿袭了两千年。
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锦衣卫这个群体,这一个独特的群体也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焦点。曾令明朝百官胆战心惊的锦衣卫,巅峰时的权力很大,几乎不受约束,常常罗织罪名,胡作非为,贪赃枉法,让群臣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所以经常有人说,明朝灭亡,其实和锦衣卫有很大的关系。
锦衣卫的头目叫指挥使。指挥使属于正三品。和六部的侍郎级别差不多。锦衣卫指挥使的权力大多了。在宫中里跺一跺脚,整个朝野都是要震动的。
据记载,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叫毛骧。毛骧深得朱元璋信任。毛骧曾带领锦衣卫搞了一个大事情,导致满朝文武几乎被杀、被关、被流放完了。就算是开国元勋的李善长,也被满门抄斩。锦衣卫的第二任指挥使叫蒋瓛。蒋瓛同样也搞了一件很有名的案子,“蓝玉案”。蒋瓛将明朝开国功臣,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还诛杀了一万五千多人。最后蒋瓛在“蓝玉案”后也被朱元璋赐死。
锦衣卫第三任指挥使叫纪纲。纪纲权倾一时,曾经将内阁首辅、大学士解缙灌醉后拖到雪地里活活冻死。并且诬陷浙江按察使周新,让其以谋反罪被处死。锦衣卫第四任和第五任指挥使是刘勉和徐恭。只有他们“临事谨饬,御下严整”,历史上的评价非常不错。
锦衣卫第六任指挥使叫马顺。马顺因为呵斥群臣,被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活生生地打死在朝堂上。第七任则是朱骥,在他的整顿下,锦衣卫的风气大为好转,没有出现大规模杀戮现象。
?总之,在古代,锦衣卫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巅峰时的权力也非常惊人,甚至让群臣们都胆战心惊。锦衣卫在历史上的存在,简直是太厉害了。
明初时设有丞相后来被朱元璋废掉 ,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官品为正五品,作为皇帝日常行政的顾问。明成祖朱棣由于常年热衷于打仗,更是没有精力处理政务,于是招揽大学士进文渊阁,始有内阁之称,当时的内阁成员官品较低,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处,内阁成员间并没有首辅次辅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 。
明朝内阁制度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手里,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到了朱棣的孙子明宣宗继位后,内阁成员由一到七人组成,内阁并不是完全的民主机构,对于所讨论的事内阁首辅有一票否决权吗。经过大明嘉靖、隆庆朝的发展,大明万历朝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内阁首辅变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但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之际,可以说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到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专擅朝政二十余年,内阁的权力已经完全与从前的宰相一样了。经过嘉靖、隆庆的发展,万历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张居正的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2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