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宁娜记者曹德伟)本以为是废弃的砖墙,没想到却发现了明代城墙砖。现代快报记者从镇江博物馆获悉,日前,在刚刚验收通过的、由镇江博物馆承担的镇江太平圩上市地块考古调查、勘探项目现场,提取了近百余块城墙砖。一个长江南岸的勘探工地现场,地块内并无文化遗存现象,缘何出土如此多城墙砖?据悉,这批城墙砖并非考古发掘出土的,而是考古队员“捡”到的意外之喜。
镇江博物馆副馆长何汉生介绍,在考古勘探项目正式进行前,考古队员通常需对该地块先进行考古调查。考古调查分口碑调查、实地踏查、资料收集三种方式,其目的是全方位的对项目地块有所了解。这批城墙砖就是在前期考古调查中,进行实地踏查的时候,由考古队员居法荣发现的。
居法荣解释,这批墙砖当时被“藏”在了一段废弃现代红砖墙里,自己在现场实地踏查时发现了一条拆迁后残存部分基础的现代红砖墙。他回忆道,当时大家正在讨论是否需要借助机械清表,为人工勘探提供条件。“我就看这个现代墙基破损处颜色不太对,现代墙都是红砖的,这个墙下面却是灰色的。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想着不太妙,水泥浇筑的墙基可比砖头砌起来的难清理多了,这个必须要现代机械介入的。”他上前仔细查看的时候,发现水泥似乎是涂抹上去的,于是拿着考古工作者随身携带的手铲前去撬了两下,这一撬,水泥松动了,下面露出了灰色的大砖。
凭借多年的田野考古、城市考古工作经验,根据露出来砖的颜色、规格,他立刻感觉到这应该不是普通的现代灰砖,很有可能是古代文化遗存。然而砖缝里清清楚楚可见,填着的都是水泥。
“这一段砖墙本来作为拆迁后的地表现代建筑垃圾,就是要被清除的。发现了这几块夹杂在红砖里的灰砖以后,我们决定在勘探工作正式开始之前,作为实地踏查的发现,先把这个地方清理出来看一眼是什么情况。”他同几名民工师傅们对这段残存的墙基进行了清理。清理后揭示出来了被砌在红砖墙下的一段长约8.42米、宽约0.64米、高度约0.11米的灰色砖墙,并在周边采集了部分该地块拆迁时散落的砖块。
这些砖块规格约为42×20×11厘米,呈纵横两行平铺在红砖下,砖缝中填有现代水泥。在考古队走访了部分周边居民后,推测得知,这些砖应该是很久以前原房主捡来的,因为砖烧制较好,规格较大,于是在盖房子时填进来做了墙基。令人惊喜的是,经过考古队员初步清理发现,部分砖面残留有“白灰”,可能是古代砌砖所用糯米浆加石灰混合材料的遗留。此外,所发现的砖里,有少部分为文字砖,砖面上有阳刻文字,依稀可辨认“巢善甲首”“窑匠方秀二周”“造磗”等字样,推测为明代城墙砖。
何汉生介绍,目前这批砖块已被提取,交由镇江博物馆收藏、研究。意外发现的这批明城墙砖,是否为江水冲积而来,淤积此处,后为居民意外捡拾?其上文字资料是否会对研究镇江古代城市发展历史有所推动?将拭目以待。
(通讯员供图)
责任编辑:朱佳琪(EN042)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guoxue/1332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如何看待易中天对《三国演义》的否定
下一篇: 末代皇帝溥仪,到底败了多少清廷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