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时期,水师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很大程度上,曾国藩、曾国荃统领的湘军,之所以能够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是因为湘军水师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将天京困成了一座孤岛。
正因为此,湘军水师统领得到了清廷的重用。杨岳斌、彭玉麟均官至总督,成为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
那么,为什么英勇善战的太平军,不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部队呢?
其实,太平军最初有一支水师部队。
太平军以陆师起家,擅长陆战。1852年12月,当太平军攻克了位于洞庭湖边的益阳和岳州后,获得了大批船只。东王杨秀清任命祁阳县木材商唐正财为典水匠,利用这些船只组建了一支水师部队,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总计2万余人。
在1855年之前,太平军水师与湘军水师在长江沿岸进行拉锯战。由于湘军水师船只少,经验不足,屡吃败仗。在靖港水战和湖口之战中,湘军主帅曾国藩两吃败仗,羞愧得差点自杀殉国。那时候,太平军水师占据了长江中游地带的控制权。
可是,随着湘军水师的日益壮大,太平军水师逐渐丧失对长江中下游的控制权。1863年11月10日,戈登率洋枪队“常胜军”进攻苏州时,唐正财奉命率部驰援,在无锡梅村太湖的战斗中不幸中弹战死。至此,太平军水师彻底解体,黯然退场。
太平军水师被后来居上的湘军水师干掉,既是造化弄人,也是历史必然。太平天国的统帅们,根本就没有把水师当作一支独立的作战部队来打造。
按照太平天国给水师的定位来看,太平军水师只是负责江河作战的保障任务,协助陆师作战。这就意味着,太平天国不会在水师上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购买、建造舰船,配备新式武器,训练水师队伍。太平军水师只好使用民用船只,改造成战船,武器简陋不堪。所招募的水师队伍,多数只能驾驭船只,不懂得如何与敌人进行水战。
打仗少不了磨损。太平军水师缺乏后勤保障,船只打坏一只,就减少一只,没有补充。
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将水师作为一支独立作战部队来打造?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洪秀全、杨秋秋为首的领导层缺乏战略眼光,看不到水师部队蕴含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太平军中缺少精通水战的将帅之才。
太平天国名将罗大纲,在投身太平军之前,就是一名精通水战的艇军首领,“往来茭塘一带,出没无常”。可是,罗大纲到了太平军后,没有担任水师统帅,而是另有所用。担任水师将领的唐正财,虽然熟悉水性,精通船务,但却不懂行军作战,也不懂如何操练部队。
然而,就算太平天国有心打造水师部队,而且拥有专业的水师将领,就能够训练出一支能够与湘军水师抗衡的水师部队吗?
不存在的。
随着热兵器时代的到来,打造水师成为一件很“烧钱”的事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年,李鸿章奉命组建北洋水师,每年都要耗费400万两银子,让国家财力相当紧张。太平天国能与清廷相比?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在短短2年之内就从西南边陲打到了长江沿岸,定都天京,并派遣一支北伐军威胁到京畿重地。可是,太平天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所拥有的地盘非常有限,能够调动的资源,远远不能与清廷相比。在资源不多的情况下,太平天国只能将财力尽可能地向陆师倾斜,水师就变成了“随缘”的状况。
相比之下,清廷就非常重视水师的作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将领都舍得花钱投入到水师建设上。就以曾国藩的湘军而言,在湖南、江西等地拥有造船厂,可以制造、维修各种类型的船舶。这些造船厂制造的船舶,当然远远不能跟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列强的近代舰船相提并论,但与太平军水师那些由民船改造的陈旧船只相比,仍然具备压倒性优势。
在太平军的领导层里面,石达开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将领。他很早就注意到水师的重要性,在1855年湖口之战后,石达开启动了一项造船的计划。
可是,一年后,天京事变爆发。石达开被迫率部出走,造船计划无疾而终。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2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