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之君与开国功臣,创业之时如兄弟,事成之后如仇敌,皇帝防着昔日的兄弟造反,昔日的兄弟觉得我可取而代之,免不得又要火拼。
火烧得最的旺的,莫过于西汉和大明。
今日要讲的,乃刘邦的好哥们彭越,人生最后时光里的一件“奇”事。
为何要给奇字打引号呢?
因为啊,后人们咋一看,会有点想不通,太巧合。
《史记》载:
(彭越剧照)
梁王不听,称病。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
於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
有司治反形己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
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雒阳,道见彭王。
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原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雒阳。
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
於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刘邦征陈豨,要彭越出兵,彭越称病不出,手下有将领说干脆反了,他犹豫不决。太仆不满他一些做法,逃到刘邦那,告他谋反,刘邦出其不意抓了彭越,囚禁在洛阳。有司说要依法处斩,刘邦念旧情,把他发配蜀地。
就在他离开洛阳往蜀地的时候,碰上了从长安到洛阳的吕后。他向吕后哭诉,吕后表面上说愿意替他说情,实际跟刘邦讲,不要放虎归山,杀了最好。刘邦一狠心,干脆来了个族诛。
有人可能跟我一样,不解了,汉朝那么大,他二人碰到一起的几率有多大?
是不是司马迁在写史之时,有意替刘邦杀开国功臣缓颊,把主要责任怪到吕后身上,所以编了这样一出戏呢?
但查过资料之后发现,彭越和吕后,碰上不,才奇怪呢。
说起来,这都是秦始皇促成的。
又关嬴政何事?
只因为他把路修得太好了。
《史记》载:
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自极庙道通郦山(即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
何谓驰道?
(驰道)
虽有各种文字记载,也挖掘了一些遗迹,但秦朝驰道具体是哪样子,还很有争议。
主要是宽得不可思议,竟达近70米。
如今双向八车道,也不过30余米而已。
古代没多少车,搞那么宽,不是徒费民力,又损国财,还浪费吗?
但有几点,却很明晰。
一是虽然没那么夸张,但路很宽,路况也好,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高速公路,却是肯定的。
二是主要有九条。
如通川蜀的栈道;
通甘陇的西方道;
通岭南的武关道;
把彭越从山东定陶抓来,走的则是东方道。
他从洛阳发配蜀地,最近的路,是走滨海道的河南陕西段,再折往南;
吕后到洛阳,走的,正好也是这条路。
(刘邦吕后剧照)
本着路途最近,效率最高的原则,二人一个自东往西,一个自西往东,行进在同一条高速公路上,迎面相遇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当时多几条大道,他先往南再往西,也许,就不会碰上吕后,寄上满腔信任,却被背叛,死得那么惨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1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