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庐陵印象106——陶母教子

微庐陵 2023-09-21 16:16:19

陶母教子

欧阳跃亲/文

在吉州区兴桥镇的古貌古心园匾联馆里,悬挂着一块“侃母遗风”的鎏金大匾。这是姓章的儿孙为母贺寿而献上的。一个外姓,却如此崇尚陶母,这是为何?

中国历史上,四大贤母的故事流传很广。孟母三迁造就了孟子成为天下大儒,岳母刺字让岳飞笃力“尽忠报国”成为民族英雄,欧母画荻造就欧阳修开创一代文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陶母退鱼使陶侃成为东晋名将。

陶侃的母亲湛氏,三国时代(243年)出生于新干南市村(今金川镇)。陶侃年幼丧父,家贫无所依托,湛氏只好携陶侃回到外祖父家。陶母一边以纺织谋生养子,供陶侃读书,同时教育陶侃要树立建功立业之志。因此,小小的陶侃发奋进取,读书万卷,精通兵法。

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陶母“截发筵宾”“送子三土”“封坛退鲊”的教子故事传为美谈。

范逵是陶侃父亲陶丹的好友,一向很有声名,被选为孝廉。有一次他路过陶侃家投宿,当时连日冰雪,陶侃家一无所有,但范逵的马匹随从很多,这可急坏了陶侃。陶母湛氏 不慌不忙地对陶侃说:"你只管把客人留下,我自 有办法招待好他们。" 回到屋内,湛氏将长得拖到地上的头发剪下,做成两段假发,卖掉之后换回几斛米。又将家里的几根屋柱各削下半边,全都劈开当柴烧火做饭,还将坐卧用的草垫铡碎作为马料。到傍晚时分,精美的食物就准备好了。

截发筵宾。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所以头发是不可以轻易剪的。陶母如此举动,足见她待客之诚心。范逵知道后大为感动,到洛阳后,他向羊晫、顾荣等人极力赞扬陶侃,使其美名远播。在拜访庐江太守张夔时,他又在太守面前夸赞陶侃,张夔就召陶侃做了督邮,兼任枞阳县令。从此后,陶侃走上了发达的仕途。

陶母截发延宾,锉荐喂马之事也在乡里传为美谈,官府还特为陶母住所立坊,名为延宾坊,命屋边之桥为德化桥,以此嘉彰这位贤母。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还下令在德化桥头立“延宾坊故址”巨碑,供后人瞻仰,以此宣传陶母“截发延宾”的事迹,教化乡民。

陶侃在踏上仕途赴任之际,湛氏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侃儿,为娘苦了一辈子,总算看到你有了出头之日,望我儿做一个清廉正直之人,不可误国害民。”

“娘,孩儿记住了。”陶侃说。

“今儿你上任,为娘拿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给你,就送你三件土物吧,东西都包在包袱里。”

“三件宝物?”陶侃疑惑不解地望着母亲。

“是的。”湛氏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包袱递给陶侃,“带上它吧,到时你就会明白。”

走马上任到官府,陶侃打开包袱一看,只见里面包着一坯土块,一只土碗和一块白色土布。他先是一怔,过了一会儿,才慢慢领悟到母亲的用意。原来一坯土块是要他不忘家乡故土;一只土碗,是教儿莫贪图荣华富贵,要保持自家本色;一块白色土布,是教儿为官要尽心恤民,廉洁自律,清清白白,永不忘本。

陶侃当上浙江海阳县吏后,监管渔业,常有下属送东西给他。有一次,一位下属送了一坛鱼鲊(腌鱼)给陶侃,孝顺的陶侃马上念及一生贫居乡下的老母亲。老母亲从小就经历着贫寒的生活,定然没有吃过太多的大鱼大肉。于是他就吩咐下属将这坛子腌鱼给母亲送去,谁知道没过多久,母亲就将这坛腌鱼退了回来,并在回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鲊和回信,愧疚万分。从此,他下定决心,一生遵循母亲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官,这就是“封坛退鲊”的典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陶母的敦敦教诲,让陶侃一直坚守着“为人正直、勤政廉政、秉公执法”的初心。从长吏、太尉、都督大将军一直到封为长沙郡公,陶侃最终成为中国古人治学和为官的表率。

后人赞誉道:“世之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则国何患无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恶有不理哉?

来源:庐陵印象欧阳跃亲(版权归原创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9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