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日本渔民捞起一铜印,专家认出蒙古文字:神风拯救日本的历史真相

妙谈历史 2023-09-21 16:11:55

蒙古人崛起后,发誓要把蓝天下的土地都变成自己的牧场。虽然他们没有真的做到这一点,但蒙古帝国的疆域之广,仍然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

除了北方太冷,蒙古人都不愿去外,另外三个方向都扩张到了极致。南边的越南丛林太热、太潮,习惯于北方空气的蒙古人实在受不了,连马都呆不下去,那就算了吧。

西边本来还算顺利,欧洲的地盘也很大,没想到蒙哥大汗突然死了,又没有足够威信的继承人,于是各路蒙古军队纷纷回师,去抢大汗之位了。

东边是大海,海的对面有个日本。蒙古人不擅长海战,想派个使者让日本人臣服就够了。没想到日本人还挺横,居然把使者给杀了。忽必烈怎么咽得下这口气,让忻都、范文虎率14万水师征服日本。

史料记载,蒙古水师原本已经在日本登陆,但蒙古人不熟悉海岛作战,照搬了陆战的经验,天黑后全部撤回船上休息。然后一场台风刮来,把蒙古水师吹得七零八落,十不存一。日本人趁机杀过来,几乎全歼了蒙古水师,只有两位主帅逃了回去。

史书是这么写的,但一直没有直接的证据,也没有相关的实物出土。有些人便对这段历史表示疑问,当时真的有神风吗?还是蒙古主帅为了掩盖失败而故意撒谎?

1974年,日本渔民向江国一在长崎县的伊万里湾捞到一块废铜,上面刻着几个不认得的文字,既不是日文,也不是汉字。向江国一随手把铜块扔进工具箱,没有太当回事。

1980年,东京大学的教授茂在寅男一直在寻找700年前那场神风的证据。他听说伊万里湾经常捞出古怪的东西,像是古代的遗物,便专程来到了伊万里湾。

当茂在寅男教授说起海底有遗物时,一旁的向江国一突然想起了那块古铜,他马上回家把古铜翻了出来。茂在寅男发现上面的文字竟然是蒙古的八思巴文,是一位蒙古千夫长的铜印。看来,这里还真有可能是当年蒙古舰队的葬身地。

茂在寅男又在这一带的海底找到许多刀剑、箭头和陶器,但限于技术设备不足,一直没有找到蒙古人的船队,不得不暂时放弃。到1994年,茂在寅男携带更先进的探底声纳,再次对伊万里湾进行勘察。

这一回终于有了收获,在海底淤泥下一米深处,声纳发现有大型异物。经过潜水发掘,捞上来一只一人多高的木锚。经过对木质的鉴定,确定这是产自中国福建沿海的红栎木,时间大约在13世纪前后。

这种木材经常被用来制作海船,而时间也与蒙古远征日本相符,确定属于当年那支蒙古舰队无疑。随后,茂在寅男又在附近海域发掘出更多的遗迹:木船碎片、士兵遗骸和盔甲武器等等。这个海湾就是当年蒙古舰队驻泊的地方。

茂在寅男先对这些遗物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些船的质量都很差,很多龙骨和桅杆都用的是旧料,而不是新采集的木材。按照制船的要求,这些承力部件是不能用旧料的,否则会严重影响船的牢固度。

这种情况正好和史书上记载“简阅旧战船以充用”的情况相符合,范文虎找来很多旧船,甚至拆掉部分旧船来拼新船。更有甚者,出土的上千块船板都属于没有龙骨的内河船。

也就是说,范文虎远征心切,不惜把内河船都开到日本来了,别说是台风了,稍大一点的海风海浪都会使这些内河船散架。也正因为如此,范文虎才能凑出足够的船,用来装载14万大军征日。

另一方面,茂在寅男教授通过计算机,模拟了1281年即蒙古远征日本那年的天气,并根据现代台风的数据,计算出确实可能有台风在那一年扫过了伊万里湾,蒙古舰队就是毁于这场台风。

真相揭晓了,史书的记载看来是可靠的,但又有一个疑问浮出了水面,既然蒙古舰队的质量很差,那为什么两位主帅忻都和范文虎都能安全逃回去呢?

由此看来,至少这两人乘坐的船是足够坚固的,如果整个舰队都是这种船,恐怕神风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大了。而绝大部分蒙古水师原本是南宋的降军,蒙古人一点也不在乎他们的死活,所以让他们乘坐旧船或内河船,结果导致了整支舰队的覆灭。

【参考文献:《元史》、《宋史》】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9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