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圆明园流失兽首,如何再“聚首”?
12月1日,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12月1日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圆明园马首铜像结束百年流离,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马首铜像现安放在圆明园正觉寺,国家文物局投资1000多万元对圆明园正觉寺的安保和消防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使正觉寺具备了文物安全与展览条件。
马首回归原属地对圆明园有重大意义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 李向阳:马首铜像入藏圆明园,对于圆明园人来讲,它是一个历史性的大事,尤其是我现在就在马首旁边,所以非常激动。马首是第一个从海外归来的重要流失文物,最主要的是它回归了原属地,这是它的最大意义。因为文物只有回到它的原属地,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国际共识也是让文物回到它的原属地。
圆明园如何保障马首回归之后的安全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 李向阳:为了保障马首回来之后的安全,我们一定要给它安排一个安全的家。在这之前,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海淀区政府的主管领导,包括海淀区文旅局一起到圆明园勘察了一些马首回归展陈的地方。首先到了海晏堂,因为那儿还属于遗址状态,就没有选中。另外又选了圆明园现在的博物馆,但博物馆特别陈旧,而且离圆明园外围很近,安全上达不到,所以后来选择了正觉寺。正觉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建筑群,像一个回字形,中间的“口”就是现在马首所在的文殊亭,相对来讲这个地方还是比较安全的。我们请了专业机构为它进行安防方面特别的设置,也请了专业团队为它搭建了一个安全的家,所以现在已经具备了马首展陈的条件。
12月1日以马首回归为中心的展览同步开放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 李向阳:马首回归以后,我们不能让观众光看到马首这一个展品,还要把它回归的心路历程以及马首所在的西洋楼的来历、圆明园的历史文化,同时呈现给大家,要利用这个展览让更多人支持和了解圆明园的历史,也希望圆明园一些流散文物更快回归圆明园。
马首的展览不会额外增加圆明园门票的价钱。平常来到圆明园有几种票,一种是10块钱的大门门票,还有25元的通票。如果买了10块钱的票,圆明园一共有五个门,其中正觉寺是看马首的门,只要从正觉寺进来,就可以看到马首。
以后我们要讲好马首回归的故事,也是举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大旗,激励更多社会人士,关心支持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回归,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激发更多海外爱国同胞们,呵护中华文化,为文物回归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兽首的理想回归途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中国博物馆学会法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霍政欣:现在已回归的这7尊兽首,它的回归方式不太相同,但总体上也有近似性,或是通过商业回购方式,或是通过捐赠方式,总体而言,并没有通过法律途径成功追索的。
这主要是因为圆明园的青铜兽首是在160年前被外国列强劫掠而走的,而当代的国际法关于文物返还的公约都制定在二战结束以后,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用今天的国际公约去诉及继往,要求当时的劫掠行为得到纠正,所以目前回归的青铜兽首都是通过法律以外的途径来实现回归的。所以目前来看,这也许不是一个理想的途径,却是我们不得不接受或者可具有操作性的途径。
除了这次回归的马首,多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有包括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在内的六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通过不同方式回归祖国。但至今,尚有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等五尊铜像仍未回家。
今天,马首铜像正式回归圆明园,也引发了国人对这五件流失文物的挂念。
国家政策不鼓励高价竞购海外流失文物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中国博物馆学会法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霍政欣: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青铜兽首的海外拍卖价格,从上世纪80年代它第一次现身,到2009年最后一次拍卖,中间经过了大概20多年,只不过三、四次的商业拍卖,它的拍卖价格就从最早的1500美元飙涨到最后一次的1400万欧元,20多年间涨了近1万倍,这种价格飙涨确实有可能会对今后的文物回归造成一些障碍。
现在国家已经明确要求,境内机构不得通过商业拍卖的方式,去竞购海外非法流失的文物,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非法流失文物海外拍卖价格上涨的情况。
从国家层面上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科学的态度。100多年前列强通过武力劫掠了我们的文物,今天中国人如果用高价再一次把它买回来,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这算是二次伤害,确实没有必要。
当然,今天国家的政策,仅能够针对一些国有机构具有明确的约束力。对于一些爱国人士,尤其是境外人士,他们这么做,他们的爱国热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从国家政策方面,不鼓励这样的行为。
文物承载民族情感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中国博物馆学会法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霍政欣:评判一件文物的价值,是一个综合考量的因素,它可能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很多文物也有民族情感的价值,尤其是这些被列强劫掠的文物,不仅对中国而言,对其他曾经的殖民地国家,或半殖民地国家也承载着民族的记忆。
所以,对于文物,尤其像兽首这样的文物的价值,不仅仅要从文物本身来看,它牵扯着很多民族情感,这也是一种价值。当然我们希望未来承载着中国人民情感的历史上被劫掠的文物,能够陆陆续续走上回家的路。
其余五件青铜兽首离回家还有多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中国博物馆学会法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霍政欣:今天早晨我在圆明园参加“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的时候,心情确实很激动,因为160年前兽首惨遭劫掠流失海外,160年后它终于回归原属地,中国人都希望这十二尊青铜兽首能早日回归,有个大团圆。
但是,目前还剩下的流失海外的五尊兽首,从法律途径追索确实有障碍。
所以,第一点,希望海外的这些藏家,能感受到青铜兽首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种民族情感和历史记忆,能够尊重中国人民的情感,尽早把这些文物捐赠给中国,当然,这是我们的良好的期望。
另外一方面,也期待着在本领域国际法的演进,能够逐渐向着有利于文物原属国追索历史流失文物的方向发展。
也许从现在来看还有很多障碍,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有纠错的勇气和不断进步的能力。所以我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能看得更远,我对历史上追溯文物国际法的演进还是持乐观态度的。
除了马首,其余已回国的六尊兽首,要让它们“聚首”圆明园吗?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中国博物馆学会法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霍政欣:从追溯海外流失文物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就是能让文物回家,回到中国。
回到中国以后,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圆明园并不是一个博物馆,只是一个遗址公园,从目前来看,完整摆放七尊兽首,甚至未来有可能是十二尊兽首,圆明园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当下,最重要的是保护它的安全。
一、流失文物概况
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已永远无法说清。以下资料或许可藉以管中窥豹。
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
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
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
二、流失文物介绍
1、十二兽首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
兽首由驻华耶稣会教士郎世宁设计,他以兽头人身的十二生肖代表一天的二十四小时,每座铜像轮流喷水,蔚为奇观。
1860年,十二生肖兽首被英法联军掠夺后流落四方,其中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马首铜像于2007年被澳门商人何鸿燊购得后捐献国家。
鼠首与兔首由法国皮诺家族无偿捐赠中国,入藏国博;截至2013年5月,据可靠消息龙首在台湾收藏;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2、《骏骨图》
《骏骨图》是元代画家龚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描绘了一匹饥肠辘辘的马,它瘦骨嶙峋,几乎抬不起头来,但仍可从其如炬目光中感受到不屈精神。
《骏骨图》右上角钤有“淳化轩图书珍秘宝”印和“淳化轩”朱文长方印,说明此画原藏于圆明园淳化轩内。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此画被人从圆明园掠出,后辗转到了日本,被阿部房次郎(1868—1937)家族收藏。
阿部房次郎是20世纪初日本的纺织业巨子,他深受当时关西汉学家内藤湖南(1866—1934)及长尾雨山(1864—1942)的影响,从日本和中国搜购书画。
1937年5月,阿部房次郎因病去世,临终嘱托家人其收藏来于社会,当归之社会。
1943年,其长子阿部孝次郎将160余件中国古代书画,捐赠给大阪市立美术馆,成为该馆早期的馆藏支柱。此画至今还保存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3、圆明园四十景图
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弘历即传旨如意馆画师冷枚:按康熙朝绘制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为圆明园各“殿宇处所”起稿分景画样。其后不久又改令唐岱、沈源二人绘画。
由沈源画房舍,唐岱画土山树石。后来周鲲等人也参与了这套“圆明园大册”的绘制。起初这套图仅绘了33景。
乾隆六年增入方壶胜境、蓬岛瑶台和慈云普护3图,乾隆九年九月又增入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洞天深处和月地云居4图,从而最终成为《圆明园四十景图》。
因为圆明园所有建筑均已无存,《圆明园四十景图》便成为后人领略圆明园盛期风貌的最直观最形象的珍贵史料,也可以称之为国宝。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三园,《圆明园四十景图》被法军上校杜潘(Du Pin)所得。
杜潘在回到法国后分别于1862年2月26日、27日、28日和3月1日在杜鲁欧拍卖行举行专场拍卖,其中就有这套《圆明园四十景图》。
4、金瓯永固杯
“金瓯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金瓯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杯口边铸有“金瓯永固”、“乾隆年制”篆书。
根据清“内务府活计档”记载,乾隆对“金瓯永固杯”的制作十分重视,不仅要领用内库的黄金、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而且在制作过程中的每道工序之前都要先精细地画图样呈览,直至皇帝十分满意方可。
根据华莱士典藏博物馆馆方资料显示:这对“金瓯永固杯”为法军上校杜潘(Du Pin)于1860 年从圆明园获得(著名《圆明园四十景图》就是此人从圆明园掠夺走的)。
5、《虞山林壑图》
《虞山林壑图》盖有“淳化轩”和“淳化轩图书珍秘宝”两方印章,并被收录于《石渠宝笈续编》淳化轩,证明其为圆明园淳化轩旧藏。
咸丰十年(1860年)圆明园遭劫掠,流散民间。此画一度被浙江宁绍道台顾文彬的过云楼收藏,后又被上海大收藏家谭敬(1911-1991)得到。
上海解放前夕,谭敬带着书画去了香港,任香港华商总会理事。因驾车出了事故,吃了一场人命官司,因此入狱服刑。
释保后预备出走澳门,为筹备资金,把手边的真品、精品都卖了,得款合当时金价600两。
人民网——学者:法国枫丹白露宫收藏3万多件圆明园文物
——十二兽首
——圆明园
中新网2月23日电2月23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将开始为期三天的“伊夫·圣洛朗与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因为事关中国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鼠首和兔首的命运,中国的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律师团已经提出申请,希望法国法院将在拍卖开始前,能下达“禁拍令”。
中国律师团对拍卖圆明园文物说“不”
巴黎一家法院将于当地时间23日中午11时30分紧急审理中国“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提交的禁止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的请求。此前,中国追索海外文物律师团的首席律师刘洋乘机前往巴黎,要去阻止圆明园兽首拍卖活动。
此前,“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已于本月9日向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和收藏人正式发出律师函和律师声明,表明了反对拍卖的立场,阻止拍卖一事进入法律程序。
记者从法国佳士得拍卖行获悉,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活动将在当地时间2月25日晚19时开始。根据法国佳士得拍卖行网站消息,目前鼠首和兔首铜像的起拍价仍是“估价待询”。
法国佳士得拍卖行的这场拍品预展21日在法国巴黎大皇宫拉开帷幕。在此次拍卖会上被拍卖的艺术精品悉数展出,其中包括中国圆明园流失的著名文物“12生肖兽首”中的鼠首和兔首铜像。在这次的拍卖的亚洲艺术品中,最为重要的两件就是分别代表鼠和兔的两尊铜质兽首,它们来自中国圆明园。这两件中国艺术品还被列入重点推荐拍品名录。能否在最后一刻被禁止拍卖,23日将有一个答案。
原告变动一波三折,最终找来“外援”
原告问题是追讨圆明园鼠兔首事件的焦点之一。对此,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锋表示,按照律师的说法,最适合当原告的是圆明园管理处。
牛宪锋表示,按照他给我们讲,最合适的应该是圆明园,但是出于客观的原因,圆明园作为原告有一些困难。另外后来出现了一个原告,叫爱新觉罗宗亲会。但很多法学界的人士还有很多媒体的记者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实际上对这个宗亲会,从我听到的一些意见当中,对他有一些质疑,认为他作为原告的身份不成立。
他指出,最核心的两点,其一,我们如何,就是从法律层面上来讲,如何来定性,就是圆明园鼠首和兔首的的确确它的性质就是被战争掠夺的,这是定性的问题。我们在法律文件上这个定性能不能站得住脚。其二,最好的方式还是实际上不要直接一下子进入法律诉讼的环节,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外交层面的途径,外交协调,由政府出面来做,这是最合适的。
据称,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作为“禁止令”申请人,19日向法国司法部门提出在拍卖前对拍品进行“财产保全”申请。根据法国法律,在不禁止拍卖便会影响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申请“禁止令”,使拍卖活动依法停止。
中国各方众口一词:不差钱,也不高价竞买!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曾记录了英法两个侵略者的龌龊一幕:“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如今,这一天已经过去一百四十多年了,被强盗们抢去的中国文物,又被拿来赚中国的钱。在抢劫以后,又来索要天价的赎金。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指出:“众所周知,相关文物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劫掠走,并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国珍贵文物。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拍卖战争中非法掠夺的文物不仅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而且有悖有关国际公约。我们希望有关方面能够慎重予以考虑。”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认为,对这件事“不予理睬是最好的应对”。他说,对由于战争原因被掠夺到海外的文物,国家文物局可以通过许多形式使其回归,但绝对不会采取“回购”的方式,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他也呼吁,海内外媒体不要炒作此事,“炒作的结果,是让那些利用中国老百姓爱国热情投机赚钱的商人获利”。
此外,作为英法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的受害者,圆明园管理处也明确表明了立场,在最近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明确指出:圆明园“兽首”理应归还中国。圆明园说,我们历来不赞同圆明园流散文物进入拍卖市场,也不赞同以“回购”方式买回被别人“掠走的”中国珍贵文物。因为它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中华民族的情感。拍卖圆明园流散文物,容易模糊其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中国人民的文化利益,而且有悖相关国际公约。圆明园管理处对所有关注、支持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的爱国民众和团体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们热切地期盼圆明园流散文物能够早日回归,热切地期望“12生肖”再次聚首圆明园。届时它们将改写圆明园文物自1860年以来所经历的被掠夺、被盗卖、被散失的历史,并将为圆明园遗址公园提供独特的沧桑见证,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文物成交价飙升背后,其实也正是国际吵架利用国人的爱国热情,对中国人的财富进行“二次掠夺”。根据中新网做得一份调查,超过九成的网友认为不应该回购圆明园文物,即便我们的国家现在富强了、不差钱!
兽首三种命运:最佳是归还 下策是竞拍
分析认为,这次的拍卖活动,最佳的结果还是拍卖被禁止,圆明园国宝无条件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到它们的原生地。这也是中国各方一直坚持的一种立场。这是最理想的一种结果,无疑将皆大欢喜。中国对这些文物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拍卖战争中非法掠夺的文物不仅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而且有悖有关国际公约。按照国际公约,圆明园兽首铜像的持有人,也应该将其归还中国。
不过,正如官方媒体在仲裁前夜评论的那样,我们除了“有理”,“有利”,还要做到“有节”,就是要以公平合理的方式收回流失国宝。追索流失文物是个世界难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国家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常常要做多方面的工作,进行多年的努力。埃及索回大英博物馆中狮身人面像胡须就花了193年的时间。中国有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追索起来要更有耐心和信心。我们当然希望按着国际公约以公益方式收回国宝,同时也会考虑收藏者的切身利益。即使一时收不回来,我们也希望持宝者能够妥善保管,感受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
考虑到这种情况,也不排除圆明园兽首被拍卖,或转手,或流拍。这其中理想的结局应该是大家都不理会佳士得的炒作活动,让这两件国宝流拍。其实国家文物局一直不想让媒体炒作,就是不希望将此事炒热。从1985年第一次拍卖时,价格不过每具500美元,到保利集团于2000年拍回圆明园流失文物铜牛首、铜猴首与铜虎首时,花费近3000万港元,澳门人何鸿燊在2003年和2007年,分别斥资700万港元和6910万港元买回铜猪首、铜马首捐献祖国。到现在,国际炒家漫天要价要出高达2亿元人民币,其身家已经飙升了几万倍。这次,在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而且艺术品市场的泡沫也渐渐落定,高达两亿元的叫价可能会无人问津。
如果看到无人上钩,这种近乎“绑架后敲竹杠”的行为落空,法国方面也许会正视自己。法新社报道称,这两件国宝的现持有人皮埃尔·贝尔热在接受采访时承认这是侵略者从中国劫掠的,不过他一口咬定,自己是“从巴黎的古董商手里买来的”,来源合法。他还以在大英博物馆的希腊文物为例,认为可以不还。他说,自己要拍卖这些东西,“没有任何的法律上的障碍。”不过,他也指出,也不排除有条件的将兽首还给中国的可能。这显然也表明他对这次拍卖的前景不乐观。
此外,也可能是有人买下这两件文物,然后转赠给中国。如此,则不符合有关方面的呼吁,爱国主义被投机分子利用,正义输给贪婪,让法国佳士得和其持有人坐收渔翁之利。
它山之石:中国可向美国追讨文物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1月17日宣布,中美已就限制进口中国文物达成双边协议,并于本月十五日在华盛顿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二百五十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
这是中美双方作为一九七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的缔约国,根据该公约而采取的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也是中国继与秘鲁、印度、意大利、菲律宾、希腊、智利、塞浦路斯和委内瑞拉等八个国家签署相关协定后的一次重要进展。
按照规定,美国政府应限制以下考古材料进口到美国:原产于中国和代表中国的文化遗产、从旧石器时代到唐代结束(公元907年)的考古材料和至少二百五十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包括将由美国政府公布的清单上所列的各类金属物、陶瓷、石材、纺织品、其他有机物质、玻璃和绘画。
专家认为是小布什政府临下台前送给中国的一份文化礼物。这次备忘录签订后,一个最直接的作用即是,以后若有符合条件的中国文物被盗运至美国,只要有充分的证据,中国将可以直接向美方讨回,“这在以前是有很大难度的,但签订以后就不同了,追讨文物将会比以前更加顺利。”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1]
目前,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其中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一提起中国,很多国际友人率先想到的就是文明古国,以及我们的万里长城,而这我那里蹭车更是因其宏伟的程度之大,被誉为是世界底八大奇迹,让国际友人纷纷发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感慨。然而除了万里长城,其实还有一座建筑,也让外国人非常赞叹,只不过它在1860年被付之一炬,如今只剩残骸,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大多将其遗忘,那就是圆明园,英法联军将里面的文物抢夺一空后,一把大火将其烧毁,而在联军抢夺的文物中,有十二座兽首,近些年来,兽首回归的消息不断传来,新如今已经回归了7件了,不过这另外的五件又在哪里呢?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康熙修建来给当时大臣们并不看好的四皇子胤禛的,里面还包括长春园和绮春园,1722年应征继位后在里面增设了内阁六部以及军机处,将其打造成了一个处理政事的大园林,然而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晚清统治者弃城而逃,让联军几乎不战而胜。联军攻入北京城后,直奔圆明园,因为圆明园咋英法各国中颇负盛名,各大帝国早就对其垂涎不已,因此一进入园林,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疯狂的掠夺。在各种分配完文物之后,法军想要撤离,但是此时的英军将领却做出一个让人震惊的决定,那就是烧毁圆明园。
被掠夺的文武丽里就有十二座兽首,是以12生肖为原型,做了12个兽型喷泉眼,环绕相对,尽管是联军抢走的,但是这十二个兽首却并没有被各帝国的皇室所收藏,反而是一直辗转于私人藏家,其中鼠首和兔首曾在法国博物馆中被展出,自那以后我国政府一直密切关注这两个兽首的去向,并且为此专门成立了文物保护组织。
直到2009年在法国佳士得拍卖会上两个兽首被展出拍卖,对此还闹出了一场乌龙,厦门心和艺术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铭以1400玩欧元将其拍下后却拒绝付款,因为她决定这两个兽首应该无偿还给我们国家,对此大家议论纷纷,最后还是皮诺家族将其拍下,并在2013年捐献给了我国。
十二兽首中的牛首待遇似乎就没有那么好,它曾被自己的藏家拿来装饰花园,20世纪80年代,牛首被放在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卖,那时候的价格还非常低,但随着其他兽首的拍回,牛首的价格才逐渐涨上来,2000年,中国保利集团将其拍下,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眼看兽首的拍卖越来越热门,我国有心寻回当年的兽首,于是马首的收藏家也将其拿出来拍卖,2003年赌王何鸿燊拍下了猪首,但是价格没有对外公布,2007年他又以6910万港币将其从苏富比拍卖会上拍下,并在2009年,将其无偿捐给了国家,这一举动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到目前为止吗,我国一共寻回了7各兽首,那剩下的五件兽首又在何方呢?其中蛇首、鸡首和羊首至今下落不明,毫无头绪,但狗首曾有报道称,似乎有人曾在日本仅以1000美元就将其买下,不过报道的真实性无从得知,然而关于龙首的下落才是最让人震惊的,2009年的时候,台湾收藏家王度曾说,龙首,它就在台湾!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9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毛主席因游泳之事跟罗瑞卿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