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关注我哦~
海上丝绸之路江苏循迹
向海而生,是一种探索的勇气
世界史上,恐怕从没有哪一条航路
像海上丝绸之路那样
用千年丈量时光,用万里丈量跨度
历久弥新
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预备名单中
江苏有13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在列
特别策划 “海上丝绸之路江苏循迹”
听那些来自历史的涛声……
“面朝连岛,背倚云台”的连云港,古称“海州”,素有“东海名郡”之美称。它东临黄海,西接徐郑,北控齐鲁,南蔽江淮。虽地处东南边陲,千百年来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东方之大门。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良多,是中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国际性港口城市、中国十大海港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方桥头堡。其中,矗立于孔望山顶的“秦东门”城雕,巍峨雄伟,气派非凡,历史悠久,且寓意深刻。
何为“秦东门”?
从广义上讲,“秦东门”可以是一片地理区域,朐县是秦始皇时在海州湾沿岸设立的最早的县, 在现今连云港境内,“朐界中”指的是在朐县沿海岸的中部,“立石东海上朐界中”,可以认为“秦东门”就是朐县,甚至包含朐县的更广阔的区域。从狭义的角度讲,可以认为“秦东门”就是在朐县中立石而成的一个门阙类建筑物,作为国界地标,这一建筑命名为“秦东门”。
秦东门石像
关于“秦东门”立石之所,历史上众说纷纭,一为秦山岛之说。清朝道光年间,海州知州谢元淮认为“海上”即“海中”,当从郁州去寻找,并指秦山岛为立石之所在。清代《光绪赣榆县志》认为,“立石”应该是秦山岛上的将军石,因此东门也应该在秦山岛。二为锦屏山马耳峰之说。明代张峰的《海州志》及《海州地方志》都认为“秦东门”在锦屏山的马耳峰。三是朐县孔望山之说。当地学者丁义珍则认为孔望山上的象石便是残存的秦东门植石雕凿而成,所以“秦东门”立石之所在如今的孔望山。《连云港市志》记载:“孔望山周围有很明显的古城遗址,前人曾认为是古朐县所在地。现代有人考证,着名的汉代东海庙就在此山,秦始皇东巡所立的秦东门阙也在此。”
孔望山 孔子望海像
秦山岛风光
“秦东门”究竟在何处,要准确考证仍是个历史难题。作为正史的《史记》,寥寥数语谈及“秦东门”,我们虽无法确切知道“秦东门”立石的具体位置,但通过种种史籍验证和前人考证它在如今连云港(古海州)这一区域内是大致确定的。
海州城游览图
“秦东门”究竟是什么模样呢?
连云港孔望山顶的“秦东门”城雕由碑顶、方柱形碑身和底座三部分构成。现在孔望山顶只有秦东门立石的基础石,今人称为“承露盘”。这是连云港的一件城雕艺术,秦东门这一古代建筑绝不可能只是几块巨石堆砌而成。如果作为秦朝国界地标的“秦东门”真在此处,那究竟是何模样?
孔望山摩崖造像
大多史料都将“秦朝东大门”记载为“秦东门”,但《隶释》《三家注史记》《水经注疏》《太平寰宇记》《前汉书》等史料都有“秦东门阙”或“东门阙”的记载。“门”和“阙”在古代是两种不同的建筑。门,指建筑物的出入口,或安装在出入口能开闭的装置。《说文解字》有云:“门,闻也。从二户,象形。”古代“门”的样式很多,有墙门、市门、城门等,而阙是我国古代设置在宫殿、城垣、陵墓、祠庙大门两侧标示地位尊崇的高层建筑物,因此也叫阙门或门阙。虽然大多史籍中称作“秦东门”,但其中的“门”绝可能是现代样式的简易型入口,作为秦朝东边的国门,这样简单的建筑绝不能彰显出秦朝作为首个大一统王朝的恢弘之气。
对于“秦东门”形貌的描写,在大多数史籍中并未出现,幸好《述初赋》记有东汉时期崔季珪渡海登郁州,也就是现在连云港附近云台山时,见到秦东门后抒怀而作的“倚高舻以周盻兮,观秦东门之将将。”之句,其中“将将”一词,可让我们对于秦东门的形貌窥探一二。“将将”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汇,用来作为形容词修饰描写事物的用法只在古文中出现,“将将”的古义为高大、雄壮的样子。《述初赋》中用“将将”来形容“秦东门”,可见秦朝东大门之宏伟壮观。或许城门于中、城阙置于城门两侧的高大雄伟的建筑才是“秦东门”的真面目,又或许楼台高耸、雕刻精美的阙才是“秦东门”的真相貌,只有如此,才能给人以“将将”之印象。
为何设立“秦东门”
秦始皇为何东巡?又为何设立“秦东门”?“秦东门”的地位和意义又在那里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对于秦始皇东巡有这样一段记载:“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既已,齐人徐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童女求之。于是谴徐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这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第一次东巡发生的事情,由此,徐福跨海东渡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仙药的故事被流传千余年,至今仍被津津乐道。
徐福东渡
作为帝王都有长生不老、永霸天下的雄心壮志,很多学者也认为秦始皇东巡主要是以“求仙问药”为主,然而秦始皇东巡的意义仅在于此吗?根据相关学者统计,15000多字的《秦始皇本纪》,夹杂在叙述东巡过程中的求仙相关内容仅700多字,其中直接叙述求仙的有两次,不足260字。可见,司马迁对“秦始皇东巡主要目的为求仙问药”的观点显然不是十分赞成。细细品来,秦始皇东巡有三大主要目的。其一,宣扬国威,清除最后一个被消灭的国家齐国的余孽,从而达到巩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作用。其二,体察民情,安抚民心,达到安邦治国的目的。其三,锻炼和提高国家航海水平,增强秦朝海上军事战斗力,从而达到巩固海防的目的。
公元214年秦国疆域,秦统一天下,正式开始进入大一统时代
在东巡的过程中,秦始皇“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秦东门”的建造有其独特深刻的意义。首先,从精神信仰上讲,“东方”是吉祥的象征,自古就有“紫气东来”、“东方极乐”、“东山再起”的说法,东方也是旭日东升的方向,预示着国家昌盛、欣欣向荣之意,同时东方是祭祀活动时,人们顶礼膜拜的方向,自古人们对于东方就有崇敬之意,“秦东门”这一秦朝东大门的设立,将国家兴衰与宗教信仰相结合,比起“北大门”、“南大门”、“西大门”有着更为独特的意义,进一步坚定了人们的精神信仰。
秦东门碑文:“ (秦始)皇所立,名之秦东门。”
其次,从国家安全上讲, 《汉书•地理志》记述:“戚、朐,秦始皇立石海上以为东门阙,有铁官。”《太平寰宇记》也记述:“朐山县,旧二乡,今四乡。本汉胊县也,属东海郡。秦始皇立石海上,以为秦东门阙,有铁官。后汉属东海国,晋不改。”“朐山县”就是“朐县”秦朝所置,在如今的连云港市西南海州街道。“铁官”是我国秦汉时期管理铁的冶铸事业的机构,也指一种官职,主要职责是铸造铁器。我们知道古代是冷兵器时代,所以刀枪剑戟的建造对于维护国家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东部沿海地区设置铁官能及时向抵御外族侵略的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在此基础上建造“秦东门”,将其作为秦朝东部的国界,无疑使国家大门更加坚固,假使有侵略战争,“秦东门”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御作用,有着保护国家、抵御外辱的重要意义。
秦始皇东巡像
再次,从国家权威上讲,自古就有“东道主”之说,“东”有“主人”之义,“做东”、“东家”等词也被延用至今,古时以东为大为上,主位在东,客位在西,“秦东门”的设立,是秦朝领土主权的宣誓,也是一种宣扬国威的表现。
最后,从对外交流上讲,“秦东门”是秦朝与东部海外国家的重要边界,古朐港自古就是朐县优良的自然港,秦朝把它看成是通达四海的交通门户。因此,“秦东门”是与海外国家进行友好互交互鉴的重要门槛。“求仙问药”绝不是这位有着雄心壮志、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千古帝王的主要目的,宣扬国威、治国安邦、巩固国防才是他的用心所在。
连云港是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历史古城,于“秦东门”处,回首昨日,让我们忆起两千多年前这座古城当年的俊逸风姿,敬仰之义、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还看今朝,为充分发挥地理资源优势、为创造独有的城市形象、为展示独特的海洋魅力,连云港誓争朝夕、不懈努力,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沉淀、同时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国际海港城市正于中国黄海之滨悄然崛起!
连云港风光
文作者:
张凌云,山东济南人,1995年出生。现为江苏海洋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读书学习之余热爱爬山,人生如登山,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努力前行,终会看到更为广阔的天地。
朗读者:
姜林杉,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江苏省“四名人才”,《林杉声音杂志》主持人、播音指导,江苏省播音主持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语艺委常务副主任、普通话测试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语言表演考级考官,《口才与朗诵——综合训练手册》编写者。
来源 | “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夜谈古今》节目
播出平台:
江苏新闻广播FM93.7周一至周五22:00--22:30
移动收听:
荔枝新闻客户端“随身听”、蜻蜓FM“江苏新闻广播”、喜马拉雅“江苏新闻广播”
无论漂泊到何处
这里都是你的家
喜欢本期内容,请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6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