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魏国军事家尉缭,曾逃离秦国,为什么秦始皇还是重用了他

肖邦老师的课堂 2023-09-21 12:33:53

尉缭是魏国人,是战国时期的兵家代表人物。他主要活动在秦王嬴政时期,魏国派他去秦国游说,结果是一去不回了,被嬴政任命为了国尉,成为了秦国的大臣。

那么尉缭为什么会留在了秦国呢?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1、尉缭懂军事

尉缭是战国的兵家代表人物,因此他是很懂军事的。他编写的《尉缭子》受到历代帝王和军事家的重视。秦国当时的将领也不少,那么嬴政是看上了尉缭哪方面的优势呢?

秦国虽然不缺将领,但是缺少军事理论家去指挥作战,没有把握全局,制定军事计划的人。这样尉缭的到来,可以填补秦国在这方面的空白。

所以秦始皇重用他也是考虑到他有军事理论方面的才华,尉缭的军事才华吸引了秦始皇的注意。

2、尉缭献计秦始皇

尉缭到秦国是准备去游说秦国,却向嬴政献了一计。尉缭建议嬴政去贿赂各诸侯国的权臣,来扰乱他们的谋略,这样就能实现嬴政统一六国的愿望。

这正是嬴政想要的结果,因此嬴政认为尉缭不是一般人,而秦国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嬴政为了能让尉缭留在秦国,对尉缭是非常的恩宠,给尉缭很多高规格的生活用品,而且对他是非常的恭敬。

尉缭就是因为献了这一计,使得嬴政决定要重用他,因为尉缭对秦国统一中原有决定性的作用。

3、李斯的建议

尉缭到秦国游说,结果意外被嬴政看中,要重用他。可是尉缭认为嬴政性格刚烈,不能容忍被人冒犯,对敌人毫不手软,缺乏仁德。

因此尉缭多次拒绝嬴政的求教,并逃离秦国。这使得嬴政非常愤怒,要杀尉缭。这时李斯为尉缭求情了,他向嬴政提议,让他追回尉缭,并建议嬴政授予尉缭国尉的官职。

在李斯的劝说下,尉缭最后答应帮助秦国,成为了秦国的大臣。李斯的建议既帮了秦国,也帮了尉缭。

尉缭能被嬴政重用,以上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才行,否则尉缭是不可能被嬴政重用。

尉缭不懂军事,嬴政也不会在意有这么一个人;如果尉缭不献计嬴政,那么嬴政也不会想到重用他;李斯如果不阻止嬴政杀尉缭,那么尉缭就会被嬴政杀了,尉缭被重用的事也就没有了。

所以尉缭能够在秦国为官,既要感谢李斯,也要感谢他自己,再加上时机的出现,那么尉缭被重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因为秦国没有像尉缭这样的军事理论家,所以他才被嬴政重用。如果秦国有一个像尉缭这样的人,嬴政也不会那么重视他了。

所以从尉缭被嬴政重用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想要被某家企业重用,要同时具备三个方面:

首先,自身要有所才华,一个没有才华的人,是不可能受到重用的。

其次,要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如果没有机会展示才华,谁也不知道此人有才华。

最后,还要有人帮忙,一个人展示了才华,也不一定能受到重用,还得有人帮忙说话,没人推荐,这个人也不会受到重视,比如庞统,在见刘备时,没有提到诸葛亮等人的推荐,刘备开始也没重用庞统。

这样看来,一个人要想有出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才华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实现,但是机会就需要等待了,得到某人的推荐,那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的学习,同时要调整好心态,等待时机的到来。这也说明才华和时机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那么是不是每一个有才华的人,都能遇到合适的机会呢?当然不是。没有遇到机会,那么我们的才华是不是就浪费了呢?其实也不会。

因为生活中还是需要有才华的人,我们学到的知识,能够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也是一件自得其乐的事。

参考文献:

《史记·秦始皇本纪》

作者介绍:

肖邦:喜欢中国历史,对历史人物、事件有独到见解。希望通过文字还原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历史,掌握现在,拥有生活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链接: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4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