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朱德的师生情

大荟师红色文化 2023-09-21 12:15:16

朱德,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元帅,人民的救星,军队的创造者和领导者,还扮演着其他各不相同的角色,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朋友的知己,老师的学生……

他戎马倥偬一生,情义厚重深沉,这份爱不仅给了老百姓们,同样给了周遭的亲友与恩师。

1909年开春,23岁的朱德离开家乡,与同学秦昆一起,投考陆军讲武堂。

两人成绩均超过录取分数线,可唯有秦昆顺利入校就读,朱德榜上无名,未能遂了自己的心愿。

山遥路远,来一趟盘缠已用尽,朱德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就地参军入伍。

当兵的那段时间,他仍旧渴求到正规院校学习系统的军事理论,而非在繁琐的军队杂务中消耗时光,美其名曰实践,实则净是做无用功。

为了不在同一个坑中跌倒两次,朱德考前专门询问了讲武堂内部人员,有何需要注意的细则。

其中,有一位学生提供了重要消息。

原来,讲武堂刚刚创立不久,在录取工作上有所倚重,存在地域偏见,以云南籍的学生为主,其他地域的列为候选。

一来,当时国内各地军校如雨后春笋般节节冒出,不缺院校,讲武堂觉得学生肯定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就把读书的机会多分给了本土人。

二来,依照当时的惯例,外地考生如果考上了,学校是要补贴车马费的,算下来开销不小。

朱德考试时,籍贯一栏明晃晃地写着四川仪陇县人,就注定了不能成功。

知晓了其中缘由后,第二次报名时,朱德学聪明了,大笔一挥“云南临安府蒙自县人”,加上成绩不错,这才被录取了。

滑稽的是,出生地可以随便填,口音骗不了人。

与同学朝夕相处间,朱德一口地域特征极为明显的四川话,让学校当局争执不断。

有些老师认为应当开除,否则难以树立威信,紧急关头,一位名叫李根源的老师站了出来,他表示,不要因为籍贯而寒了一个千里迢迢来考试的考生的心。

此番话语抚平了风波,朱德没有受到处分,只是将籍贯重新改了回来。

此外,讲武堂内有些长官,喜欢任意打骂和侮辱士兵,朱德时常出面制止,并积极抵制这种行为,没想到,再次受到李根源的力挺。

鉴于知遇之恩,朱德一直十分尊重李根源,一日为师,终生为师。

1911年,讲武堂里来了一位讲军事课的新老师——蔡锷。

蔡锷是云贵总督信赖的青年将领,时年27岁,仅比朱德大4岁。

他不凡的谈吐,沉着冷静的处事态度,授课时的旁征博引,令学员们心悦诚服。

朱德本就善于思考,刻苦好学,揣着许多的问题,想要当面讨教蔡锷。

在学校担任讲师只是兼职,蔡锷的职位为南新军十九镇三十七协的协统,只不过司令部设在了讲武堂内。

一天,朱德半夜前往拜见,险被误以为是刺客,好在蔡锷及时制止,请朱德到办公室相谈。

此次前去,朱德聊了学业进修问题,获蔡锷赏识。

短暂的相见,竟有点像《西游记》中的一个场景——菩提老祖拿着戒尺在孙悟空脑袋上打了三下,暗示他半夜三更走后门,去找他学习七十二变之术。

从此,成就了孙悟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妖怪来了杀尽妖怪的一世英名。

朱德与蔡锷的会晤,也使朱德受益良多。

两人还有一层联系,那就是都是同盟会的会员。

讲武堂内学生共计500人,绝大部分不满足于现状,成立了同盟会,朱德早在入校后不久,也就是1909年冬秘密加入了同盟会,与范石生分在了同一个小组。

蔡锷不与组织内的人交往,却会暗中保护大家。

临近毕业前,朱德因成绩优异,从丙班跳到了特别班,与甲乙两班同时毕业。

是年10月11日,朱德被分到蔡锷的部队当军官,受到了蔡锷的重用。

在武昌起义和援川战斗中,两人配合默契,培养了坚定的革命情谊,逐渐从师生,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袁世凯复辟帝制,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惨遭全国人民的唾弃。

蔡锷假意同意袁世凯的收买和控制,曲线救国,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

朱德响应其号召,在蒙自发动了起义。

袁世凯逝世后,蔡锷身体每况愈下,清瘦如柴,面如白纸。

生命进入了倒计时,蔡锷多次嘱咐朱德,要多注意关乎国家的大事。

1916年,蔡锷病逝于于日本的福冈医院,朱德听闻消息后,悲痛万分。

他在泸州为蔡锷举行了特别隆重的追悼大会,并书有挽联倾诉哀思:“勋业震寰区,痛者番,向沧海招魂,满地魑魅迹踪,收拾河山谁与问。精灵随日月,倘此去,查幽冥宋案,全民心情盼释,分清功罪大难言。”

可以说,朱总司令之所以德行高尚,除了自身的约束外,少不了这两位老师的敦促和教导。

一位交给了他孰是孰非,仗义执言,不要害怕强权打压;

一位教会了他何为正义,什么才是军人该有的姿态。

蔡锷任滇都期间,群众的负担很大,他便两次下令要军官减薪,还明令规定,非星期日不宴客,一席之费不过5元,谁违规了就要接受处罚。

蔡锷弥留之际,留下遗言:“锷以短命,未能尽力民国,应以薄葬。”

抗日战争时期,朱德仍记挂着这位人生导师与故友,多次跟部下说:“在西南,还没有人能赶上蔡锷的才华,可惜,中国一个民族英雄,仅仅35岁就死了。”

他只能用实际行动,来延续蔡锷对他的影响。

十几年来,朱德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共苦。

他写信给老同学戴与龄借钱,原因是自己在抗日前线,没办法照顾家中的亲生母亲和养母,也没钱寄回去,希望戴与龄募二百元中币,帮母亲度过收成不好的年月。

只此一封信,朱总司令的清贫一览无余。

蔡锷已故,李根源还在,朱德从未忘记师恩。

1950年2月20日,朱德邀请李根源赴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次会议。

李根源到京后,朱德、周恩来等人热情接见,并邀其赴颐和园就餐。

政协大会闭幕后,朱德邀请李根源到北戴河休养。

因年纪大了,李根源饱受病痛折磨,朱总司令政暇慰问,亲自负责住院和治病事宜,每月抽空探望。

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朱德日理万机,每次到李家看望李根源,仍然亲切地唤李为老师。

1965年7月6日下午1时35分,李根源与世长辞,朱德亲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在嘉兴寺主祭安葬。

他尊师如父,爱民爱兵如子,如此的开国将帅,实为后世之楷模。

本文由大荟师合伙人商城【刘尚悦】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4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