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毛泽东如何评价《孙子兵法》 曾对众人说:打仗不能照本本

酱知儿 2023-09-21 12:12:13

《孙子兵法》,中国兵家首屈一指的经典,在外国被翻译为《The art of war》——战争的艺术,由此可见《孙子兵法》获得了中外一致认可。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奠基人,人民军队的决策者和指挥者,公认的军事家,他一生跟《孙子兵法》结缘的地方不少,有些是他个人对这本兵书的看法,也有人用《孙子兵法》质疑他的能力。

《孙子兵法》相传是孙武所着,这位春秋后期的军事家是齐国人,后来由齐入吴,成为吴王阖闾的大将。孙子在史书上事迹不多,最大的战绩是柏举之战,用三万吴军大败二十万楚军,威震楚国上下。

毛泽东从小志向远大,手不释卷,早早就看过《孙子兵法》。在他1913年写的听课笔记《讲堂录》中,很多地方都摘抄有《孙子兵法》中的句子,可见他对这本兵书十分欣赏。

毛泽东在跟自己的军事高参郭化若聊天时,曾感慨道:

“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有这样的兵书,真是件了不起的事。”

郭化若算是毛泽东最信任的军师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来去莫斯科炮兵学校进修,1930年到苏区担任参谋,协助毛泽东指挥了二次、三次反“围剿”,长征后既负责当参谋,同时也是主管八路军教育事业的干部之一。

郭化若

毛泽东信任郭化若,也喜欢跟他聊天,有时候两个人还会交换一下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关于《孙子兵法》,毛泽东对郭化若说:

“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

“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出自《毛泽东选集》)

郭化若知道毛泽东喜欢《孙子兵法》,立刻着手研究,他计划从中提炼一些适应现代战争的观点,拿给毛泽东看,辅佐决策。

其实在跟郭化若聊《孙子兵法》之前,毛泽东还因《孙子兵法》受过批评。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喜欢《孙子兵法》,这也成了别人刁难他的一个切入点。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开这个会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红军的军事决策由谁负责的问题。当时军事决策由博古和李德负责,红军总是吃败仗,大部分人都意识到博古打仗不行,他才28岁,之前还一直从事的是宣传工作,对军事基本上一窍不通,再让他指挥下去,红军就岌岌可危了。

大伙一致认为应当恢复毛泽东的指挥权,就在这个时候,护着博古的凯丰(何克全)站了出来,他指责毛泽东:“你懂得什么马列主义?你顶多是看了些《孙子兵法》。”

言下之意,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不过是从《孙子兵法》学来的,现在不管用了。对这件事,毛泽东记得很清楚,后来多次谈及:

打仗的事怎能照本本去打,我问他《孙子兵法》共有几篇?第一篇的题目叫什么?他答不上来。其实自己也没有看过。从那以后,倒是逼使我再去翻了翻《孙子兵法》。(出自《毛泽东外交选集》)

这段话说的很明白,打仗不是照本宣科,即便读了《孙子兵法》也不能照搬里面的方法,毕竟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凯丰的问句其实也暴露了他自己的思维短板,他认为“读过马列”=“懂得军事”,这是极度机械的一种想法。

凯丰这个人很有原则,虽然遵义会议上没有支持毛泽东,但两个月后看到红军因毛泽东的指挥而扭转局势,他立刻承认错误,表示毛泽东是对的。

1939年,抗日进入一个相对僵持的阶段,蒋军调转目标,开始跟八路军搞摩擦,毛泽东对此忧心忡忡,要如何改变这个不利局面,他找来郭化若问计。

郭化若说他在研究《孙子兵法》,毛泽东很高兴,从《孙子兵法》中找到“破局”的钥匙是个好思路,但是必须去芜存菁,他对郭化若说:

要精滤《孙子兵法》中卓越的战略思想,批判地接受其对战争指导的法则,以新的内容去充实……必须深刻地研究孙子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性质、哲学思想以及包括孙子以前的兵学思想,然后再对孙子兵法本身作研究。

毛泽东的意思是,《孙子兵法》里面的指导思想很好,但毕竟已经是2000年前的文字了,现在有了新的战场和新的环境,就要用新眼光去看文中的思想。比如说当时孙子考虑是吴国怎么打赢楚国,虽然吴弱楚强,但楚国内部问题很大,军制落后,可以说不堪一击。

现在的情况是日本强中国弱,日军相对于蒋军更团结,军事制度和装备也更先进,想要打赢他们必须“避其锐气,击其惰归”“避实击虚”“攻其不备”等等。

郭化若本来就是聪明人,经过毛泽东的一番点拨,立刻知道毛泽东想要看的内容,他用了三个月时间,写出了四万字的《孙子兵法初探》提纲。

毛泽东连夜看了提纲,觉得很好,让他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做讲演。参加这个会的基本上都是高级指战员和参谋,郭化若在台上讲得内容,基本上就是毛泽东想让大家明白的战略。

演讲完了之后,反响很不错,毛泽东又让郭化若作了整理,刊登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给前线的中下层指战员也看一看。

郭化若翻译的《孙子兵法》

建国后,郭化若任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授予中将军衔。1973年,毛泽东让郭化若就他关于《孙子兵法》的研究写一个“批判吸收性的序言”,然后重新出版,当年12月郭化若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担任副院长,带着《孙子兵法》教书去了。

从毛泽东一生关于《孙子兵法》的学习、研究来看,他肯定了《孙子兵法》的价值,但尽信书不如无书,他在读书时还做到了筛选、加工和升华,从而让这本“老兵书”变成了“新指导”。毛泽东的读书观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参考资料:

《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外交文选》

《一代儒将郭化若纪念文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4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